1986年10月,解放军开始组建陆军航空兵,在组建之初,陆航部队就遭遇了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直升机种类过于单一的困境。当时我军仅装备有国产的老式直-5直升机,以及少数几架从法国和美国零星进口的海豚轻型直升机,小羚羊轻型直升机和黑鹰通用直升机。
在上述直升机中,直-5直升机是基于上一代苏联直升机研制的,即使在当时也已经性能过于落后,且普遍机龄过长,使用寿命所剩无几。当时研制成功的直-6直升机则是此前在对外封闭的状态下,我国直升机研制部门以直-5直升机为基础,对其机体和发动机进行放大、扩展而设计出的机型。这两型直升机不仅在研制时就已经陷入落后于同时代对手的窘境,长期难以解决量产的可靠性问题。
同时,当时陆航部队装备的少数几型从法国和美国进口的直升机,虽然性能先进且可靠性较好,同时可以满足陆航部队对于中轻型直升机急迫而广泛的需求,但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仅有的分配用作军备采购的外汇要保障采购优先级和紧迫性更高的武器和技术,因此能够从欧美等国进口的成品直升机数量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陆航领导机构决定以从法国引进的海豚直升机为基础,对部分急需的重点战斗直升机型号进行的研制和引进。由此开启了中国陆航中轻型直升机体系蹒跚却稳步行进的发展之路。
直9:法兰西血统的陆航“顶梁柱”
在1980年代后期,我军规划未来陆军直升机装备体系,其重点放在了国产化并量产直-8,直-9型直升机,并以此为原型的发展出各种陆航需要的专用改进型号。而各种专用型号的重中之重,则是集中力量研发专用(中型)武装型和轻型反坦克型直升机。这其中,直-9直升机又是在从1980年代末期至今的时期里,在中国陆航部队中发挥了堪称“顶梁柱”的支撑作用。
直-9系列直升机,是一种国产4吨级轻型通用直升机。该系列直升机的最大航程约1000公里,最长续航时间约5小时。直-9直升机的原型是1980年即从法国引进的SA-365N海豚直升机。
1979年10月13日,我第三机械工业部组成直升机考察组赴美考察,另以发动机局8人发动机考察组赴加拿大考察。经过比较,初步选定美国贝尔公司制造的贝尔212/412型直升机作为引进机型。后与贝尔公司开始进行商务谈判,由于对方要价过高,而且在出口地区和返销等方面条件苛刻,最终未能成交。
经过货比三家,最后决定引进法国的海豚直升机。1980年5月27日,三机部向国务院进出口委员会上报《关于引进法国海豚365N型直升机制造技术的请示》。考察组于4月初到法国对海豚直升机进行了了解与谈判。根据考察结果,海豚和贝尔212/412型直升机是一个等量级,但海豚技术更先进,商务谈判条件也比美国优越;因此拟改变过去引进贝尔212/412设想,以引进海豚365N型直升机为宜。
此时由于中国正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处于蜜月期,有着共同的遏制苏联的战略利益,所以中国一度被视为北约的准盟国,西方对中国的武器引进大开绿灯。例如1980年4月,美国麦道公司总裁麦克唐纳访华,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
麦克唐纳提出从DC-9-80飞机到合作研制新运输机的一系列大项目。还提出改装改进中国现有的歼7和歼8等作战飞机。甚至提出可转让F-15战斗机和麻雀中距导弹,以及适合打击高速低空目标的先进多普勒火控雷达。同时美国格鲁曼公司也提出向中国销售F14雄猫战斗机,配备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用于拦截苏联的逆火轰炸机。而日本从1974年开始调研论证引进F15J战斗机,1978年正式采购,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共采购213架。
1980年代初,解放军提出需要采购一种配备稳定火控系统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轻型反坦克直升机。美英法德等国迅速扑过来竞标,法国人向中国推销小羚羊反坦克直升机,德国人则推销霍特反坦克导弹。最后中国选定了法国小羚羊直升机。法国人以为遇上了大土豪,预计中国首批就能订购24架以上,于是毫无保留的安排了数次实弹性能测试。
没成想,由于军费限制,解放军以70万美元的单价订购了8架小羚羊SA342L1型武装直升机,顺手深入了解西方直升机稳定火控系统、霍特反坦克导弹的性能和设计技巧(后来这些技术被应用在国产直-9G武装直升机上面)。
等8架小羚羊直升机到货以后,下面就没了,这让法国人和德国人极度失落,本来都说好了的大批采购,咋就说话不算数呢!
由于美方要价太高,中国还放弃了美制贝尔212直升机。转而选择相对廉价的法国海豚直升机,通过引进海豚直升机的制造技术,从装配开始进而全部自制,到1986年计划生产200架,约需外汇9800万美元。7月2日中航技公司与法国宇航公司和透博梅卡公司分别签订了海豚SA356N/N1型直升机和阿赫耶1C发动机生产许可权转让,以及50架直升机和发动机生产的合同。10月15日经中国政府批准合同正式生效。
合同规定:1983年以前,中方分阶段完成由装配、部分制造到全部制造共50架海豚直升机及发动机的生产,然后转入用中国材料制造海豚直升机,计划生产200架。直升机可以出口亚非地区(除法语区及正在战争的地区)。法方提供发动机装置生产制造权和设计图纸,返销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总金额达到生产合作费用的30%。引进总费用为3.13亿法郎,按当时汇率折合7460万美元 。
1980年10月10日,株洲航空发动机公司开始按制造许可权合同试制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1C涡轮轴发动机,配装直9直升机。1985年通过中法双方试车考核。1987年6月法方签发该机制造许可权考核证书。国产发动机型号命名为涡轴8(阿赫耶1C型)和涡轴8A(阿赫耶1C1)型。
1983年10月,总参谋部下达(83)参装字第666号文,通知航空工业部,直-9直升机及其涡轴发动机列入中国军队装备系列。哈飞在1982年完成了海豚365N的首架装配,6年后开始实施国产化。1990年底与法国协议引进组装的50架直升机已全部生产完毕,其中28架基本型直-9,22架直-9A。1992年1月基本国产化的直-9A-100首飞,定性为直9B,国产化率达72%,1994年交付8架直-9B给陆航,1997年生产12架直9B给驻港部队。
直-9直升机的成功引进和国产化,不仅解决了中国急需中小型直升机的问题,同时也使中国的直升机设计制造技术达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进水平。
直-9的A系列包括直-9A运输型,直9A国产化运输型,直-9A通信指挥型,直-9A电子战型,直-9A侦察校射型。B系列包括直-9B多用途运输型,警用型,缉私型,直-9S搜索救援型。C系列是海军型,包括鱼叉系统试验机,直-9C舰载型。
直-9系列直升机列装海军部队后,如何保障该机在舰艇上安全降落成为摆在海军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从法国进口了3套“鱼叉”着舰锁定系统,并加以仿制。1994年直-9C舰载直升机首飞成功,1999年设计定型;2004年交付海军部队,随后又发展出导弹载机的直-9D舰载直升机,可以携挂鹰击-9反舰导弹。
随后中国又开发了直-9F警用型,H410民用型,H410G警用型,H425民用型。最后发展出AC312系列的第二代直9直升机,AC312是新一代4吨级双发多用途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综合航电,大功率发动机,抗坠毁燃油系统,抗坠毁座椅,全复合材料座舱。全机采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利用直-9发展出了W和G系列军用直升机,包括直-9G攻击型直升机,直-9W/WA武装直升机,直-9WZ武装侦察直升机,直-9W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中国在90年代对进口的小羚羊反坦克直升机的火控系统进行了测绘仿制工作,包括陀螺稳定瞄准具,平视显示器、火控计算机,机载武器随动机构等,随后将测绘成果结合红箭8导弹应用于直-9武装型上面,1996年5月定型。最新型的直-9WA在机头安装了光电瞄准吊舱,包括前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CCD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具备昼夜全天候对目标探测、搜索和跟踪、锁定的能力。可以携带AKD-9重型反坦克导弹和天燕90空空导弹。
据不完全统计,直-9直升机及其衍生型号仅装备陆航部队的数量就达300架以上。可以说在直-10和直-19武装直升机面世前,直-9一型直升机就撑起了陆航轻型战斗直升机和战斗支援直升机的几乎全部重任。
直-9的终极改进型号是直-19型4吨级专用武装直升机,是我国第二种专用武装直升机,该机脱胎于直-9WA型武装直升机,设计工作主要由景德镇的中航直升机研究所进行,哈飞负责生产。该机能携带蓝箭-9空地导弹、天燕-90空空导弹、57毫米航空火箭、12.7毫米机枪吊舱等武器,是一款偏重武装侦察和反坦克任务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和直10地位相当,共同构成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的打击力量。
批量装备陆航的直-19轻型武装直升机,是脱胎于直-9家族的“魔改”型号。这意味着在我国已经具有生产和装备中型武装直升机的今天,直-9系列轻型直升机的使命也并未终结。
就像前不久亮相于天津直播会的“顶个球”版直19所展示的那样,这款服役20余年的4吨直升机将主要作为战场侦察/战斗支援型直升机出现在未来战场,以其灵活而动力充沛的性能和丰富的使用经验继续活跃于陆航直升机家族中。(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