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项技术实现国产化 逼西方将价格从6千降到6元

2017年10月03日 10:59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北斗设计总师杨长风亮相央视一套《开讲啦》讲台,介绍北斗研制背后的秘闻。笔者也看了这期节目,聆听了北斗总师的讲课。

  北斗总师杨长风,提到了多个问题,如研制人员总计八万人,涉及到的单位400多个,还有就是2000年左右申报了国际电联轨道位置和频率,必须在2007年及时发射,才能最终占领这个轨位和频率,过时则算自动放弃,其中的幕后新闻也令人十分震撼,如应答机出现问题,结果技术人员颠簸了5个多小时,到成都某研究所,连续三天三夜终于使故障归零,成功装回北斗卫星。总师还提到,目前20多颗的北斗二代是属于区域导航系统,仅覆盖亚太地区,而我们将在2020年前后建设30多颗卫星的全球北斗三代导航系统。

  开讲中还提到了天罗地网这个问题,北斗其实是天基系统和地基系统相互配合的结果,其相互配合最终可以达到毫米级的定位。北斗总师还提到了由于北斗的出现,相关国外导航终端的成本从上千美金逐步降到400甚至200元人民币,直至今天的1美元。

  同时,总师也提到星载原子钟的问题,当时是三家单位在同步你追我赶研制,最终达到目标。我们目前的星载原子钟实现了每三百万年差一秒,据笔者所知,目前中国的星载原子钟主要是铷钟和氢钟。而氢钟的重量比铷钟更轻,是中国在铷钟之后开始投入使用的星载原子钟,而地面上则是采用更重的铯原子钟。

  此外,总师还提到了欧洲和我方的合作,欧方合作之初很积极,但最终切断了和我方的合作。我方是在自主情况下完成了北斗系统。

  杨总师 提到了北斗的应用,如汶川地震中,北斗特殊的短报文功能,发挥了奇功,而对远洋渔船来说,北斗短报文功能能帮助渔民报平安,遇到困难时候,可以及时发送信息请求援助。需要指出的是短报文功能可以在没有手机移动网络地面基站的情况下,在偏远地区或者海上直接靠北斗卫星传输信号,而地震时候,由于相关地面基站损毁,只能采用卫星短报文功能,因而其也是救助地址灾害通讯的利器,而海上则更不意外,由于海上没有移动基站,只能靠卫星联系,而北斗的短报文功能正由此在渔船通讯上发挥了奇功,其成本也远远低于海事卫星电话。

  在和下面观众的互动中,观众提及了北斗的导航应用,如电子羊圈,可以及时找到走失的羊群,也有观众是北斗三代,星间链路的参与者,所谓星间链路主要是指,两颗在轨卫星之间的通讯,杨总师提到这也是北斗三代相对于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所没有的独门绝活,也是中国未来2020年成为导航卫星中No.1的关键。也有观众提到了地图和导航定位系统的匹配问题。

  期间,也有高中生观众提到了某颗导航卫星,因为雷电,而使当天发射险象环生,但最终化险为夷的情况,这也得益于西昌航天发射场,相关气象人员和发射场区工作人员的努力,杨总师做了解答,也提到了不能有一点雷电影响发射,否则整颗卫星就会爆炸报废;杨总师还提到了发射时间窗口问题,如果不按时发射,则轨位就会相差很多,该颗导航卫星最终在一个两分钟窗口期内成功发射。

  总师的对话记录在掌声中结束,而中国今年的四颗北斗三代卫星将在今年11-12月前后以一箭双星方式再上征程,这也许就是继往开来的新一代北斗精神的延续吧!End!(利刃/时雨)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