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为何不关闭歼11生产线转产歼20 受成本利润制约

2017年10月03日 09:13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网上出现几张国内某场站装备疑似苏-35SK重型战斗机的照片,再度引爆中国是否应该进口苏-35的争论。笔者实在不知这事有什么可吵的,现罗列几种典型观点予以批驳。

  观点一:“三代机无用论”

  国产四代机歼-20已经列装部队开展试验试飞工作,大批量生产指日可待。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必要继续采购三代改进型飞机,后者的综合作战能力必然较前者低,有这钱不如用于扩大歼-20生产线,并关闭三代机生产线。

  驳斥:

  这种军迷起码还知道三代机再怎么改进也无法对抗四代机,比那种叫嚣“米格-21照样肛F-4”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他们的逻辑却完全脱离实际:首先,如果关闭歼-10和歼-11生产线,目前正在使用三代机的部队还怎么维持日常训练和战备巡逻?都坐在宿舍里等歼-20下线么?有网友提出让沈飞转产歼-20,报废的三代机工装和原料你给赔?沈飞难道不是企业不考核经营成本和利润?其次,我军尚存不少仍在使用改进型二代机的作战单位,他们能否一步到位适应四代机?再次,我们的先进高教机尚未普及。即便四代机产能爆表,飞行员培训能否跟得上?

  歼-10A是标准的三代机

  以前南北都能造二代机的时候,你们说这是大锅饭、重复建设,要搞市场化改制,不同院所、厂家间要引入竞争机制;现在几个总体单位终于能以较高起点各搞一摊了,你们又祭出计划经济那套全国大协作、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希望沈飞、西飞等独立企业实体“牺牲小我”无条件转产自己“心仪”的飞机。精神分裂世所罕见。

  观点二:“三代机仿制失败论”

  我们的三代重型机抄了半天仍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继续买来抄咯~

  在军事斗争压力下,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驳斥:

  这完全属于闭目塞听,歼-11一直在改进。得益于我国电子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突飞猛进,目前歼-11最新改进型和歼-16已经装备主动相控阵雷达、兼容第四代空空导弹和各种国产空地制导武器,在一些单项方面显然已盖过苏-35SK。如果对苏-27的总体设计没有十足把握,何来如此深入的改进?但我们也应看到,苏-35SK也拥有一些我国尚未工程化的先进单项技术,比如117S发动机采用的全向矢量喷管就值得我们研究。此外,苏-35作为苏-27家族的顶级型号融入了俄罗斯对于未来空战的思考,对歼-11及其衍生型号的进一步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只采购24架显然不是拿来作战,而是侧重于研究的。

  疑似照片之一

  观点三:“受制于人论”

  我们买了那么多年AL-31,已经够丢人的了。现在又出现整机采购的情况,简直是开历史倒车。一旦战时俄国人断货,我们的空军岂不真成“空军”?

  WS-10A定型后,我们已具备和俄国人讨价还价的资本

  驳斥:

  作为苏-27的“复刻版”,歼-11用AL-31岂不天经地义?WS-10并非为其专门研制,由于性能接近才成为苏-27动力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方案。有人会说歼-1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用AL-31,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迈入三代机门槛时主观意愿与客观生产力脱节。即使俄国人不卖AL-31,我们也得找其他国外型号装机。在其他分系统全线突破的情况下,如果非要追求“国货”动力系统而导致型号研制停滞甚至下马,这恰恰才是“受制于(自己)人”,这才是对国防建设的不负责!

  我想反问一下持类似观点的朋友:美国PAC-3反导系统中部分电子器件由日本供应,为何无人担心日本一旦断货将导致美军无法抵御流氓国家的导弹攻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来回答大家关于AL-31新订单的质疑。

  观点四:“应急作战论”

  一种善意的声音认为我们采购苏-35是为了应国土防空之急,在中美空中对抗中不落下风。

  面对频繁在半岛上空炫耀武力的美制三代改进型和四代机,su-27系列已难有建树

  驳斥:

  这些朋友连观点一的认识水平都不如,三代机再改也是三代机,如何去对抗四代机?更何况战争从来就不是单件兵器间的对决,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乃至国力的对抗。末日科技救不了纳粹德国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更何况这还是一种尚未与我国空军作战体系整合的武器平台,就这样拿去正面肛美国人的作战体系,结果可想而知。此外,区区24架飞机如何在万里海防线上与数量同样占上风的敌机周旋?即便是24个霸天虎也得被累吐血。

  我们真正的应急措施是在国产三代机尚未结束研制的时候就启动四代机总体及配套分系统预研!当时我们的航空器总体设计能力有多弱?几家总体所捆在一起都凑不出个具备可操作性的三代机方案,轻型三代机都得找外援才能突破关键技术。就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我们竟抢在俄国人前面率先定型了四代机。(作者署名:空天米格)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