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战场上,绝大多数阵亡的直接原因,都是伤者的血液(比如大出血)和呼吸循环衰竭(比如胸腔被穿透)引发的;由于占体表的投影面积比例小,类似脑组织这样的关键器官被直接破坏而导致当场的死亡比例其实很低。
而根据一般的医疗统计数字,创伤性损伤死亡者中,基本有33-56%的人根本撑不到医院就已经失血死亡。在战地抢救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到止血,特别是针对股动脉这样的大血管破裂进行有效的止血,以赢得时间将伤员送往后方的急救机构,就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图:加压包扎
传统上的战场急救止血方法,首先是判断出血的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比如四肢的大出血,就要通过三角巾、四头带、绷带卷之类的布类织物,在垫上足够厚度敷料的情况下,对肢体加以适当的压力进行包扎。
图:早年广泛用橡胶管做止血带
图:现在流行的卡扣式止血带
因为包扎处的压强过大,虽然能起到止血的效果,但是整个肢体也会因此处于失血和缺氧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坏死,轻则必须截肢,重则引发休克死亡。这也是传统上战场急救原则强调使用止血带一定要非常慎重,要在加压包扎和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用这种方式。
这些传统上的手段,在使用过程中被证明难以令人满意——急救装备的体积太大,携带不便;使用需要的动作繁琐,耗时太长,而且效果好坏对于操作者的技能经验依赖性太高,可靠性不佳。
图:快速止血注射器
美国在近年开发了一种全新原理的急救止血设备,并在2014年的实战中首次实际应用,一名股动脉被枪弹击中的士兵因此免于死亡。
图:使用简单粗暴
这种被称为XStat的注射器,内部含有92颗压缩后的海绵体,在吸收液体以后会迅速膨胀。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将注射器插入伤口,然后将海绵体全部推到伤口深处;随后迅速吸血膨胀的海绵体,只需要15秒钟就能封堵住大动脉的出血。
图:聚壳糖海绵,带十字形示警材料
图:吸收液体后膨胀
海绵体上出了吸水膨胀材料本身以外,还包括示警材料——它在X光下会形成非常明显的十字型轮廓,与身体组织形成明显分别;这主要是防止在后续的抢救过程中,遗留下海绵体在伤员体内造成医疗事故。
由于使用方式异常简单,因此这种器材不管由谁来使用,所花费的时间、止血成功的概率、以及止血的副作用都是非常接近的,一致性好,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较低。特别是传统上的两个止血难点区域,腹股沟、腋窝,大出血几乎不可能依靠止血带或者人工压迫进行成功处理,而这种快速止血注射器则不受限制。
根据2016年5月的公开资料报道,国内已经研发了同类的相关材料——核心是聚壳糖海绵等材料;而类似的止血注射器,目前正处于研制过程中。(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