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抵中国后为何至今未露面 三原因致其未形成战力

2017年09月09日 11:22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6年底,在4架苏-35来到中国之后的消息被媒体竞相报道之后,这款之前因为不确定中俄签是否署合同而显得“神秘”的战斗机,便再次以另外一种方式“神秘”起来——至今尚未正式露面,这种神秘感甚至让一些人再次怀疑中国是否真的已经引进了苏-35。

  有军事观察员对“迷彩派”分析认为,从中国新型军用飞机的装备资料来看,如果想让苏-35出现在军方的报道之中,那么可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苏-35在解放军空军必须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一款战斗机装备部队后,必须经过大量的飞行训练,与飞行员有了较好的磨合,并能完成常规的作战训练任务后,才能形成基本或初步的战斗力,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形成初始战斗力(IOC)。尽管中国并没有公布相关标准,但是参考其他国家战机形成初始战力的标准来看,基本都少不了三个方面。

  除了在中国互联网媒体流传过少量照片之外,中国的苏-35至今未正式公开亮相

 

  一是具备一定的数量,一般不应少于10架(大体是一个中队的数量),美国要求首次列装的F-35A数量为12至24架,F-35B为10至16架,而F-35C为10架。

  二是飞行员要得到较充分的飞行训练,要有足够的飞行小时,美国规定F-35A的飞行员,其平均飞行训练时间不应少于1千小时。

  三是要进行实战化的训练,美国明确F-35A要能在对抗环境中,执行基本的近距空中支援、遮断和有限压制敌防空或摧毁敌防空的训练任务。

  而从苏-35进入中国后的公开资料来看,想要达到以上三个方面都非常的困难。

  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解放军飞行员想要熟练“驾驭”一款四代半战机,需要更多的时间

 

  据塔斯社2017年2月的报道称,俄罗斯消息人士透露,自去年底首批4架苏-35抵达中国后,第二批10架战机有望于今年交付中国。而从俄罗斯战斗机的产能来看,一次性生产10架苏-35并交付中国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这10架苏-35应该会分批交付。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拥有的苏-35,最多也就在10架左右。

  此前,曾有数名中国飞行员在俄罗斯茹科夫斯基的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接受了苏-35的飞行培训,这些飞行员将作为解放军空军部队飞苏-35的“种子教官”。但区区数架苏-35显然无法满足中国飞行员的训练需求,短期内至多起到一个“熟悉机型”的作用。

  可以看到,不管是苏-35战斗机在数量上还是飞行员训练时间上,都无法满足苏-35进行实战化训练的需求,因此中国的苏-35战斗机想要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至少得等到2017年的10架苏-35全部交付完毕之后。

  国外媒体刊登的中国飞行员在俄罗斯接受苏-35飞行培训的照片

 

  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到,那就是苏-35的系统集成性非常的高,它采用了俄罗斯最新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飞控系统、武器系统,发动机还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这都会增加中国飞行员“驾驭”苏-35的难度和时间。

  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称,今年将有10架苏-35战机交付中国,另外10架将于2018年交付。如果苏-35战斗机要在中国空军形成全面或完全战斗力,需要在24架苏-35全部交付的基础上,实现融入解放军的空战体系,这会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可能比形成初始战力的时间还要长。

  “迷彩派”认为,当中国的第一支苏-35部队满编并形成战斗力后,中国将很快会考虑是否去购买更多的苏-35,毕竟除了中国空军之外,中国海军显然也非常需要这样一款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作者署名:迷彩派)

  从目前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国产军用飞机研制来看,中国增购苏-35的可能性很大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