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高原作战究竟有多困难 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2017年07月25日 18:0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高原作战有多困难?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在阿富汗,美军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后,总结出了高原作战的一句诤言:“到达就已成功一半”。

  在阿富汗,美军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后,总结出了高原作战的一句诤言:“到达就已成功一半”。

  对于在高海拔山地交战的双方军队来说,首要的敌人是其所处环境,其次才是对手。在这类作战环境中,高地并不总会成为双方关注的重要地域,通常,双方指挥者更关注利于机动通行,或靠近补给线路、后勤终端和中继补给站的地域。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稀薄且氧气含量低,人们会感到呼吸困难。在选择执行高海拔山区任务的士兵时,应根据他们身体对高海拔山区的适应性进行筛选。他们应当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肺功能。矮个、身材瘦长的士兵比高个、肌肉结实的士兵更能适应高海拔环境,被挑选的士兵也必须拥有超出平均智商的智能,以使其能更快的适应极具考验性的环境。而那些接受过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以矫正视力的士兵不应被挑选到高海拔山区服役,因为在当地的环境中,他们的视力可能受到永久性的损害。

  在高海拔山区,一切节奏都缓慢下来,这是由当地后勤保障的特点所决定的。高海拔山地战争,后勤补给成为关键,物资集散地的位置则成为作战行动的关节点。后勤终端(山地环境下,能够依靠机械动力进行物资运输的终点)到战线前哨站之间距离的长短,直接决定了前哨站可配置的部队数量。

  前哨站距后勤终端约3~14天徒步步行的距离,如果这一距离再长些,就需要更多的部队来维持前哨站的驻军。高海拔山地的作战行动中,后方营地常配置在后勤终端附近,再往前由于无法使用地面车辆,人员和物资需要通过途中中转站输送到前沿的前哨站点,这段路途上,直升机、搬运工或役骡都可用于输送。尽管现代战争中,人们想方设法希望用技术来“缩短”这段距离,但真正有效的输送、搬运工具仍是经过训练的役骡。当然,要完成这类任务,役骡也需要照料和训练,美国陆军在培养和训练高海拔役骡方面也有经验。但是一旦到了更高的海拔,连役骡也拒绝前行时,就不得不依靠人力了。

  高海拔山区的行军也极其危险,天气变化频繁,行军纵队在暴风雨、雪或浓雾中易迷失方向,前方部队留下的路标可能很快消失在积雪中,有时脚下看似安全的雪地可能会突然崩塌并吞噬掉攀行人员。印、巴在克什米尔高海拔的锡亚琴冰川交战时,就曾发生过整支巡逻队无影无踪消失在巡逻路上的事件。

  在这类山地地形上,视线内的直线通信质量非常好,而一旦被阻隔,比如山峰一侧与另一侧联系则变得非常困难。因此,通信站点的选择必须非常慎谨,这些站点也常成为关键地点。这种环境中,具有自动跳频、加密和猝发功能的甚高频(VHF)无线电作用明显,但其配用的常规电池在严寒环境中可能很快失效,因此为其配备锂离子电池必不可少。通常,这些高山之颠密布国有、军用、商用、电视发射及中继台站,因此也是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这些重要的地区需要军队保护,排级部队常驻守在这些通信发射、中继站点,以防备游击队等非常规武装的攻击。

至于战斗的主要力量,则是轻步兵和山地炮兵为主。至于战斗的主要力量,则是轻步兵和山地炮兵为主。

  高海拔山地作战中,进攻性作战行动包括渗透、伏击、突袭、巡逻、火炮攻击、有限的空中突击和攻击作战等,至于追击则很少进行;包围是最常见的策略,正面进攻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展开。防御性作战行动则包括反渗透、伏击、巡逻和阵地防御等。至于原地换防等行动,通常也只限于低一级单位。

  海拔山地作战中的进行行动多集中于通过封锁道路通行、阻止敌人获取补给并控制输送线路、俘获敌方营地及中继补给站点、摧毁输送力量等方式,来阻断敌方的后勤补给。前线进攻部队如果仅歼灭敌方巡逻队、突击敌炮兵阵地等,虽能为媒体制造话题鼓舞已方士气,但却很少能达到攻击敌方后勤体系所能起到的那种长期的效果。

  由于地形对后勤补给的限制,高海拔山区的进攻性作战通常由小规模的部队展开,这样易于补给和保障,太多的部队反而会妨碍行动。部队在这类地形机动时,多采取小队集群步行前进,以避免出汗和大口呼吸出的水汽在严寒环境中迅速凝结造成冻伤。由于攻击位置离营地很近,目标近在咫尺,所以进攻一方在到达攻击位置的过程中并不会被长途跋涉耗尽体力,并且减少了遭遇山地多变的恶劣天气的可能。而在组织其他地形的作战行动中,经常设置的出发集结地域,也不会出现在高海拔山地战场上,进攻部队往往从前沿阵地直接出击。如果已方压制火力不足或对方在反斜面构筑防御设施,进攻部队必须采用小规模编队,实施多波次攻击。由于冰雪堆积、道路变化,高海拔地区山体的地图也常常与实际相出入,因此进攻方案应简洁清楚,可将整个进攻目标划分成多个子目标,分阶段实施攻击行动。

  部队的机动也要根据交战地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攻击发起后预备队要尽快投入战斗,因为部队机动速度较慢,如投入过迟便无法起到持续扩大攻击成果的作用,且第一梯队与预备队之间也难以相互支援;而且因为机动速度慢,机动的距离也有限,有时根据当地天气和敌方的状况,机动和调防的力量从1~2人,到整个营级规模的部队不等。

  由于人员、物资有限,以及后勤补给困难,高海拔山地防御作战行动同样艰难。在沿边境布防时,一个营的防御正面通常可延伸至7000~8000码(6400~7315米),一个连的防御正面约为1500码(1372米),形成了宽正面、浅纵深、大间隙的防御态势。此外,一个整营在实际防御行动中,很少同时进入阵地,以一个连为例:通常只有一个排占据整个连防御正面,剩余其他部队则作为预备队驻扎在一线阵地后方较低海拔的营地内,这样有利于减缓恶劣环境对战斗力的影响。一个排通常只能在高海拔山地防线驻守10~14天,之后便应轮换调防其他排级单位,而整个连每3~4个月也应轮换设防到更低海拔地区进行休整和恢复。这意味着高海拔山地宽正面的线性防御阵地,主要是以一连串配备有机枪等自动火力的坚固据点作为支撑。

  至于在反斜面修筑的防御设施,则主要在正斜面观测站的配合下,以曲射火力杀伤正面敌军,这种防御样式更是高海拔山地防御战中的首选;当然建立在反斜面上的防御设施由于缺乏顶部掩蔽设施,也易遭受敌方空爆弹药的打击。(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