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年放弃研发一战机 印度却坚持搞了30年成笑柄

2017年07月20日 18:0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6年,印度自研的LCA战斗机,绰号:敏捷,正式开始服役,如今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一共仅交付5架,第6架尚在生产线上,计划年产8架的生产线依然没有达标,各类测试工作进展也相当缓慢!

  LCA战斗机

  自1982年提出的项目,到今依然如此确实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笑了,但是也别光顾及笑话印度,我们也有过一款类似于LCA一样传说中的战斗机:歼9战斗机。

  歼9与LCA为中印两国在几乎同样的条件:不具体可行性的情况下,强得上马的先进战斗机研发项目。1964年时,中国在仿制米格21的歼7尚没有取得成果的情况下,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提出要研制新一代战斗机,一共两个方案,一个:歼7放大版,最终发展为:歼八。另一个为:全新设计的歼9项目。

  歼9方案之一

  当时给歼9制定的技术要求与印度对LCA期待一样:高指标!而且一再调整提高要求,1966年时,要求2.4马赫 ,升限20000米,3000公里航程,600公里作战半径。1970年时,要求提高到2.5马赫 ,升限25000的双25指标,甚至一度提出双28的要求。将高空高速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如果能以实现,以大约近3倍音速,在2万米高空飞行的战机,那么导弹都追不上。也许在今天,我们想到的想只有美国的黑鸟侦察机,但是它不是美国黑鸟,而是非常可惜了的中国歼9。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连国连米格19的仿制工作尚不敢说完成了,如此之高的指标无异于梦想,既便放到今天,这个指标也不现实。伴随着指标一再改变,研制计划也一再调整,旧设计方案不断被推番,随着新方案产生,大量工作又重新开始,也许大量时间被浪费这种反复之中,浪费了10年时间之后,1975年,终于确定了设计指标:2.5-2.6马赫,23000米升限,最大爬升率每秒220米,2000公里航程,大于600公里的作战半径。

  歼9方案之一

  如此一来,原本并不被看好的歼8反而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原型机1969年7月首飞,到70年代未已开始投入量产了!歼9则在1976年初,才确定设计方案:歼9VI-II方案。

  从后来公开的模型,可以看出,歼9采用为鸭式气动布局,单发单座,机身长18米,两侧进气,安装205雷达。主要使用PL-4空对空导弹,该导弹按导引头不同分为两种型号;半主动雷达型PL-4A,最大射程18千米;被动红外型PL-4B,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

  歼9方案之一

  歼9外形不算差,显现中国在气动设计方面的认识水平不比国外同行差,但是分系统的问题太头痛。预定的采用涡扇6发动机尚处于研制中,实时列装成问题,雷达也是计划中的型号,PL4导弹更没有完成。

  诸多的问题让这个项目难以快速推进,其实这个项目,一直有争议,前此已二次短暂下马,故而在1978年初,将项目组压缩,随后决定下马,1980年,歼9的研制工作完成取消,随后相关的配套工程,逐步中止与取消。

  LCA战斗机

  经过14年的努力,歼9项目无果而终,确实令人扼腕。中国早已放弃了,只有印度的LCA项目坚持30年,终于飞上蓝天了,如今也服役了,然而我们依然庆幸及时中止了歼9项目,否则要陷进去了。其实,我们也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经验,为后来的腾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