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先进电传战机曾因德国航空技术太差坠毁

2017年07月19日 12:1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中国在70年代末期以后和西方进入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时代,包括欧洲阵风和台风的研制企业都和中国有过很深入的合作。

  台风的研制主导企业是德国MBB公司。但是和二战结束前的德国相比,战后的德国不仅原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大量流失,最关键的一点是在随后数十年——直到靠出资份额等非技术因素,获得台风项目主导权以前,战后德国从未自行完成过哪怕一种战机的研发。

  这使得MBB公司在气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设计上的水平十分低下——而且中国人还被殃及池鱼。中国早期尝试给战斗机装电传系统的项目,歼八ACT(ACT:主动控制技术)由于是请MBB公司做的飞控,后来直接坠毁,飞行员受伤逃生。

  图:在台风和歼八ACT之前,德国MBB公司的全部飞控研发成果就这么个玩意,而且还是美国技术力量帮助下搞的。是的,这倒霉玩意才是今天的台风真正的飞控技术验证机

  图:别看长得像,英国EAP验证机在台风方案竞争中被德国人用主导权和话语权淘汰了。。。。。。和今天的台风没有直接关系。。。。。。

  在80-90年代时期,MBB公司的真实水平就是如此——他们连没有使用涡流增升等三代机技术,控制难度和风险十分低下的二代机,都不能做到安全可靠的飞行控制水平。如果不是后来由美国和欧洲战机项目其它参与国的帮助,德国MBB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完成台风战机的研制。

  1983年,航空部和沈飞的代表飞赴西欧寻找技术合作单位,第一站就是选择德国MBB,第二站是英国马可尼。这是个非常奇怪的选择,因为德国MBB公司之前没有任何的独立型号研制经验,仅有的飞控研究,是基于F104战斗机做的CCVF-104验证机改进研究。

  图:葛文墉少将在法国试飞幻影2000以后,在国内公开表示——除非幻影2000飞行员犯错,否则歼八没有获胜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欧洲,法国的飞控水平远远比德国出色——冷战时期,苏联就一直不断通过民机项目(比如图-154B)引入法国的导航、自动飞控、任务管理等技术。而且70年代末之后和中国航空交往异常密切,沈飞将法国排除在外的动机很难令人理解——大概是因为当时国内已经决定要在成都搞一个中国的达索?

  由于英国开价较高等原因,沈飞公司最后在1985年和MBB公司签订了合同,签订合同的地点是MBB公司军用分部副总裁的家里。但是由于MBB公司设计的控制律软件存在严重而致命的逻辑缺陷——俯仰姿态控制缺乏迎角和过载反馈,歼八ACT样机在1991年4月23日,在降落过程中发生失控并坠毁。

  早在歼八ACT坠毁之前,由于该机的实际技术水平和性能本身就很低,只能实现最低级别的电传飞控功能验证;加上担心歼10飞控系统同样失败,上级同意了沈飞启动歼八IIACT项目,作为歼10飞控系统的后备项目。

  图:歼八IIACT,为了前移气动中心,形成放宽静稳定效果添加了固定鸭翼。该机硬件上大量从歼10电传系统中转移来的技术。

  1988年开始,沈飞又赴欧洲为歼八IIACT技术联系合作,这次的选择已经不包括德国,而是法国达索和英国马可尼。可见在与MBB公司展开合作之后,哪怕是对飞控掌握技术能力很弱的沈飞,也开始看出MBB公司的能力非常有限了。

  达索在歼八IIACT项目中给出了很大的诚意——直到1991年经历政治局势剧变以后,法国仍然派人到沈阳去落实项目;但是由于价格等原因,最终中法未能在这个项目上完成合作。

  在1992年以后,歼八IIACT的技术合作方改为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实际上这个俄罗斯的核心航空基础科研机构,才是苏27核心设计方案和技术的提供者;没有它的支持,苏霍伊最早的T10方案就是个比米格29还差得多的二代机水平产物。

  歼八IIACT在1996年,在俄罗斯方面完成技术评审以后首飞;根据沈飞官方材料的定论,该系统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水平优于苏27的飞控系统。由于成本等原因,歼八IIACT上的数字化飞控系统没有应用在后来的歼八II系列改型中;但是应用在了歼11BS(歼11B飞控是俄原设计国产化仿品)等后续的苏27国产仿制机型上。(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