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军对华有何优势:我军已62年没打过空地协同战

2017年07月18日 14:4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现代印度建国的过程,同时也是传统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过程。

  出于争夺克什米尔领土和政权合法性的问题,两国在建国以后就战争不断;先后爆发多次印巴战争和大大小小的战役,而低烈度的边境交火更是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空军在克什米尔高原地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特别是空地协同作战,而这恐怕是国内空军目前尚有所欠缺的。

  图:卡尔吉尔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现代空地协同作战

  时间最近、对印度空军影响最大的高原地区作战,是1999年的卡吉尔之战。当时巴基斯坦军队渗透到印度实际控制区域内将近10公里的地方,并且建立了前哨据点,做好了迎战准备。而这些据点,大量建立在4800-5500米之间的高度上。

  在卡吉尔之战中,印军主要遭遇并克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高原地区的战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在中印边境区域,不乏类似的作战环境,在此类问题的处理上,谁水平更高,就更能获得战场上的优势。

  图:在高海拔和复杂地形下,陆军的战斗力被自然环境抑制的非常厉害,对空军的依赖性更高

  卡吉尔之战的第一个问题,是空军和陆军之间的军种协调配合。由于对于作战任务的分配、具体作战形式的争执和冲突,印度空军的介入较晚,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基于印度陆军的强烈要求,不得不在明知道该地区非常不适宜运用直升机的情况下强行运用,造成了相当多的战损。

  图:印度米格21

  图:被肩扛防空导弹击落的印度米格21战斗机残骸

  卡吉尔之战的第二个问题,是空中力量的运用限制与内陆低海拔地区完全不同。高海拔地区大大的缩小了防空武器与飞行器之间的距离,就连肩扛式防空导弹这样的武器,也能对高速的固定翼战机形成严重威胁。而复杂崎岖的山地环境,以及巴基斯坦军队有意识的严格伪装,又使得防空武器在前期的侦察中往往非常难以被发现。

  事实上印度空军在当时被击落的不仅有直升机,还有米格21这样的高速飞机。这种情况极大的提升了空中力量的任务规划难度——比如怎样规划进入和退出攻击过程的航线,才能最好的实现借助复杂地形的掩护效果,并且避开对方的防空火力?

  而且必须要强调的是,卡吉尔之战中,巴基斯坦由于空军力量规模有限,一直没有敢越过印巴实际控制线;印度空军是在完全不存在制空权问题的前提下,执行的侦察和攻击任务。如果双方在高海拔的山地区域展开空战,战斗的复杂程度还将显著上升。

  图:幻影2000高原投弹,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战斗机在高原地区的武器投放和借助地形掩护的飞行机动动作、战术安排,都与低海拔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不是长期驻训高原的部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技能积累程度很难做到高水平。

  卡吉尔之战的第三个问题,是证明打击火力的精确性,重要程度远远超过火力的数量。该战中,印度空军依靠幻影2000H的出色表现,拔掉巴军的两个核心节点(后勤营地、指挥所),直接决定了战斗形势的走向。

  在整个卡吉尔之战中,空军投放的炸弹数量——大约500枚左右,虽然远少于印度炮兵打掉的25万发炮弹,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地面炮火完全达不到的。而在这500枚炸弹中,但作战能力显著低于幻影2000H——后者的导航和火控系统先进的多,即使是是投放无制导炸弹,命中精度也要远远优越于苏式飞机。

  在卡吉尔之战以后,印度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军种协同作战的流程,强化高原上的武器投放和空战训练,发展装备上特别注重强调战机的精确攻击能力。

  图:无人机配合精确制导武器,是中国在高原山地作战的极佳选择,这方面中国远远优于印度

  就国内现在的情况来说,即使是不算入歼20,空军的装备上国内仍然比印度占有优势。但是国内长期的制空和打击目标,一直都在东、南沿海方向;实际上高原作战能力的相关培训,展开的历史还并不是很久。

  在印度遭遇的三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应该是不构成困扰的。国内现在有着很强的精确制导武器研制能力和产能规模,国产新型三代机的航电火控系统也都非常好。但是在第二点和第一点上,即良好的适应高原山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并且实现空军与陆军的良好协同,则多少有些令人担心。

  而中国在1955年之后的一江山岛战役以后,就再也没有打过空地联合的实战。

  特别是空地协同,这个问题最大的根源不在于技术装备的水平,也不在于单独空军和陆军自身的训练水平,而在于相关的体制构架和官僚业务流程,或者说的更深——就是空军与陆军之间怎分配功劳、地位、责任、义务;在战斗过程中到底谁指挥谁,谁听从谁,谁为谁服务。而要改动这样的环节,平时的训练和演习结论往往都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非得实战中交学费才能服众——即使是强如美国,从根本上都没有逃出这个规律。(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