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对峙启示:谁掌握了它就能掌握博弈的主动权

2017年07月14日 09:3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犯罪心理学有一条原则,谁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谁就是最大的犯罪嫌疑人。

  那么,中印边境对峙,谁是螳螂捕蝉在后的黄雀?如果这只黄雀是美国,麦克马洪的棺材盖都要炸开了。

  1

  如果没有麦克马洪线,共同受英国侵略过的中印说不定还是一对难兄难弟呢。

  眼前的中印对峙,印度想报1962年的一箭之仇,中国网民一片喊打之声,双方至少有20亿人民都睡不踏实。与龙象之争焦虑、兴奋、仇恨不一样的是,有的黄雀(注:特指帝国主义)此时正喝着葡萄酒,为他们曾经留下的搅屎棍干杯。

  这根搅屎棍非麦克马洪线莫属。早在1914年,出席西姆拉会议的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在德里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方式搞出的这条线,历来不为任何一届中国政府所承认。这根搅屎棍挑起了中印长达60多年的争端。

  以“脑梗塞”著称的印度人不明觉厉跪添搅屎棍,做着南亚霸主的美梦。1962年,它就搅得中印走上战场,吞噬了超过5000名军人的生命(中国军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中印伤亡比1:6)。直到如今,搅屎棍还在吸血。

  如果知道中印为此闹得不可开交,1949年去世的麦克马洪估计死了都要笑醒。只不过,他决不可能像铁血宰相稗斯麦等人那样名垂青史,相反只能遗臭万年。

  而当前隔岸观火、煽风点火的美国,只是这根搅屎棍的新主人。

  2

  悲剧的是,印度的口中不只涎着一根搅屎棍。

  一根是麦克马洪线,另一根则是“克什米尔”。二战后,“日不落帝国”日落西山,为了维护在南亚的殖民统治,英国于1947年6月抛出了“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为了所谓的“公正”,仅花两天时间就随意划分了国界,故意留下搅屎棍。

  搅屎棍当年发明,当年见成效,让印巴分家血流成河。在克什米尔,身为印度教徒的土邦主宣布加入印度;大部分是穆斯林的克什米尔人更希望加入巴基斯坦,结果一言不合就开打,超过50万人丧生,至今已经打了3场印巴战争。

  殊不知,用民族和宗教挑拨事端,是英国的惯用伎俩。在中东,英国当年同时对法国、俄国、意大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进行了接触并对他们许下了彼此矛盾的诺言,但基调都一样——只要帮我搞垮土耳其,以后中东就是咱俩平分,怎么样?

  高喊着自由和民主的英国人,充其量就是中东百年乱战的搅屎棍。一战结束,中东出现不少阿拉伯君主国,犹太人也涌入巴勒斯坦。英国不可能兑现当初彼此矛盾的诺言,于是一会支持阿拉伯人,一会儿又倒向犹太人,一会支持埃及,转过脸又和埃及大打出手……

  实在管不下去,干脆一走了之——你们抱搅屎棍自己玩吧,我不管了……

  3

  放眼世界,搅屎棍并不是英国人的专属。美国在这方面有过之而不及。

  话说世界有三大火药桶。朝韩半岛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公认的世界老的三大火药桶之一,另两个老的火药桶巴尔干中东已被解决;近两年,美国又明确提出世界新的三大火药桶,即波斯湾、朝韩半岛、湾湾。

  火药桶是个中性词,说它是搅屎棍更为贴切。受害地区轻则分而治之,重则自相残杀,老死不相往来。这些问题的背后,二战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可谓“功不可没”。

  朝鲜和韩国本是同根生。1945年8月9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至于后来朝鲜战争、朝核问题、萨德问题,无不是搅屎棍埋下的祸根。

  湾湾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当年没有美国这个搅屎棍从中作梗,没有第七舰队开进海峡,就没有今日的残局,更没有所谓的第一岛链、C型包围。如果当年就拿下湾湾,还谈什么中国海军走向深蓝,门口即是深蓝。

  为什么都知道是搅屎棍使坏,印巴、朝韩、大陆和湾湾还要“相煎何太急”呢?抽空再分析。

  4

  从中印对峙得出一个启示,谁掌握了搅屎棍,谁就掌握了世界博弈的主动权。

  世界史上曾有几个很著名的战略论断,深入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比如,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说,谁统治“世界中心岛”,谁将支配全球;美国学者斯皮克曼说,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和地缘战略家视野不同的是,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创立《空权论》,为二战所用。美国海洋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一出版即成为美、日、德等国的战略发展方向。

  战略,战争之谋略。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是什么无形的战略在支撑?个人认为,石油战争、货币战争属于技战术层面。战略层面的应该是“谁掌握了搅屎棍,谁就掌握了世界博弈的主动权。”

  “搅屎棍战略”,就是帝国主义在世界大战结束、地缘政治突变或国家实力滑落的时候,在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分而治之,人为制造领土争端、割裂民族感情,把战火远拒本土之外,坐收渔翁之利,掌握博弈主动权。

  一战后的英国的国力式微,在中东以及远东抽身时留下诸多搅屎棍,让这些国家处于内耗恶循环。一能继续维持殖民利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二能赢得战略喘息的机会,不然被殖民的国家群起而攻之,日不落帝国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接替英国地位的美国发扬光大了“搅屎棍战略”。湾湾问题,始终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一张王牌,在“搅屎棍”的棒喝下,湾湾不停高价购买美国的武器,中国也曾不断买入美元外汇。维持现状,是“搅屎棍”的立足之本。可恶的是,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留下了一根又臭又长的搅屎棍。

  “搅屎棍战略”在当前特别受用。在没有能力解决制核弹权的问题前,大国之间发生直接火拼的几率微乎其微。那么,一边维护“搅屎棍战略”,坐等双方内耗力气,不停在伤口上撒盐在火上浇油;一边充当世界警察,两头得利、不损一兵一卒,靠剪羊毛为生的帝国主义何乐而不为?(作者署名:西蜀牧羊)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