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战机有一道保命符 中国买苏-27时为何没拿到?

2017年07月04日 17:01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上个月叙利亚空军苏-22战机被美国海军F/A-18E击落后,北国防务谈到了苏-22无论如何不可能在躲过AIM-9X红外格斗导弹后,再次躲过主动雷达制导导弹AIM-12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22的雷达告警系统落后,几乎难以识别AIM-120。

  有读者在后台问到苏/俄战机雷达告警装置的发展,雷达告警装置堪称战机必不可少的护身符,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说说。

△苏-24M使用的SPO-15告警系统天线分别位于进气道两侧和垂尾上,注意三角形状的天线△苏-24M使用的SPO-15告警系统天线分别位于进气道两侧和垂尾上,注意三角形状的天线

  俄国的四代战机米格-31、米格-29、苏-27在上世纪年代陆续服役,它们的雷达预警接收器(RWR)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叫SPO-15(L-006)。当然,这个系列又有许多不同的改型,但不管是哪种改型,都有以下特点:

  1。它只是警告用,并不能像现在的RWR可以精确定位。它的前半球警告精度是10度左右,后半球则只有左右之分;

  2。它可以对当时已知的威胁进行预警,这点稍后详述;

  3。它是模拟式系统,功能相当简单,它只能对屈指可数的雷达种类或型号进行警戒。为什么屈指可数呢?因为它不像现代的数字式RWR有数据库,而是靠屈指可数的电路板模块去记录想要预警的雷达数据;

  4。承上,它判定威胁的逻辑非常单调:它只依据信号种类去区分威胁程度。例如锁定模式的波束就一律视为比探测波束更具威胁。但如果很近的地方有探测波束与很远的地方有锁定波束呢?其搞不好就判定很近的地方威更大,但总之SPO-15不会考虑这个。

  5。承上述第2点,SPO-15这样的设计就当时来说不能算差。但是在现代战场就难说了。很大的关键是主动制导导弹的问世。在SPO-15发展时,超视距导弹就是要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所以最终的威胁一定是照射阶段的波束,因此SPO-15的报警逻辑应该是够用的。只是在它所有可以警报的信号中,就是没有“边扫描边跟踪”模式。这个模式在主动制导导弹问世前是没直接威胁的,但是在主动雷达导弹问世后,它的功能跟照射波束没有两样。因此SPO-15对上主动雷达导弹时将无法察觉,当然,这是就公开信息而言,除非有什么秘密升级,那就难说了。

△伴随苏-27M\米格-29M等改进型四代机的出现,苏俄也开始试验新一代机载设备△伴随苏-27M\米格-29M等改进型四代机的出现,苏俄也开始试验新一代机载设备

  SPO-15在主动制导导弹问世后开始显现不足,具体的说,这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那为什么苏联没有对SPO-15做重大改进呢?这主要因素是按照本来的计划,90年代就要推出4+代战机如苏-27M、米格-29M等,它们上面的SPO-32预警器就可以完全满足需要。

  SPO-32已经有现代RWR的雏型。它是数字式的,可以储存128种雷达信息,可以记录供日后分析,定位精确度达1度,足以导引武器、可以抓到边扫描边跟踪模式的波束。。。等等。这是数字式系统能轻易办到,要靠SPO-15的架构升级,难度过高,因此SPO-15没有做啥重大的、与时俱进的升级。

  只是后来苏联解体,所以4+代战机就一直往后拖,直到2000年随着苏-30MKK才正式服役。目前,只有新款苏-27、米格-29改型都有SPO-32(L-150)系列雷达告警预警装置。俄军自己则是稍后在苏-27SM、苏-30M上面才开始用SPO-32。

△解放军引进的苏-30MKK使用了新的SPO-32(L-150)系列雷达告警系统,新系统在苏霍伊战机的一大特点是天线布置在飞机襟翼,注意那个圆形天线  △解放军引进的苏-30MKK使用了新的SPO-32(L-150)系列雷达告警系统,新系统在苏霍伊战机的一大特点是天线布置在飞机襟翼,注意那个圆形天线

  因此在苏-30MK之前,或是2000年之前的俄制战机,在RWR方面最好的就是SPO-15。而且没有重大改良,因为太难,难就表示硬要干的话要很多钱,而当时就是没钱。我国早期引进的苏-27以及授权生产歼-11A同样如此,雷达告警系统都还是早期的SPO-15。

  这种情况下,飞机要加强自卫能力的一个变通之道就是为苏-27配备L-005S电子战吊舱,这个吊舱本来是为搭配苏-27M而发展。然后可以下放给苏-27使用,让苏-27不用做重大RWR更新的情况下也能有现代化的预警与干扰能力。在中国买苏-27SK时这东西应该接近完成,后来有针对中国有所修改,而后大规模进入解放军服役。之所以说大规模,是几乎每架苏-27SK都挂L-005S出勤,已成为标准配备。

  我们再回到苏-22的案例,苏-22又比苏-27、米格-29更老,而且还不是苏联主力装备。它的RWR就算用得再好,最多就是SPO-15,不可能有SPO-32、L-005S。

△解放军的苏-27UB战机,这些早期苏霍伊战机的SPO-15(三角形)雷达告警天线位于进气道侧面。但如图,解放军的苏系战机都配备了电子战吊舱以弥补不足  △解放军的苏-27UB战机,这些早期苏霍伊战机的SPO-15(三角形)雷达告警天线位于进气道侧面。但如图,解放军的苏系战机都配备了电子战吊舱以弥补不足

  在这次苏-22被击落的过程中,AIM-120的发射距离很近,正常来说是不需要无线电中继导引的过程,应该是发射后接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工作了。这个过程中,首先F/A-18E要锁定苏-22,这种波束种类是有可能被苏-22发现的,也有可能F/A-18E的波束已经复杂到苏-22无法发现。那就算苏-22可以发现锁定波束,它不会知道导弹什么时候发射。等到导弹发射以后,开启主动雷达导引头,这时除非苏-22能发现导引头波束,否则它顶多知道“我有可能被锁了”,无法评估什么时候该反制。

△AIM-120导弹的导引头,其工作模式是现代主动空空导弹的代表△AIM-120导弹的导引头,其工作模式是现代主动空空导弹的代表

  那苏-22有无可能发现AIM-120的波束呢?这还真难说,因为系统的代差太大。通常雷达导引头的波段是机密,有时候会用比机载雷达更高的频率。还有,雷达导引头的工作模式应该也与战机不同,而早期的RWR主要是针对战机的工作模式,因此不管怎么说,要让苏-22抓到AIM-120,真是强人所难。就算可以,信息也非常片段,又加上当时距离在不可逃逸区内等因素,苏-22只能是“等死”。但在甩开一枚世界最先进的导弹之后,苏-22也算“虽败犹荣”了。(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