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11模型首度曝光 或揭示中国拥有一神秘洲际导弹

2017年06月09日 16:2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大会上,中国首次公开展出了“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模型。据了解,这款运载火箭是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等优势。“快舟十一号”火箭在运载能力上,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该型火箭能够达到1吨,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该型火箭主要承担400—1500千米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对此,有军事专家对“迷彩派”表示,借助技术成熟且已经量产的洲际固体弹道导弹作为基础研制快速响应火箭是世界航天大国普遍使用的方法,而从曝光的模型和现场公开的有关数据来看,该型运载火箭的参数与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的参数较为类似。

  (图)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会首次公开展出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该模型下部拥有四个栅格舵。

 

  从曝光的模型可以看到,“快舟十一号”尾部装有栅格舵结构,而据已经公开的资料来看,目前中国东风-5、东风-31以及它们的相应改进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都没有与“快舟十一号”一样的栅格舵结构。

  近两年来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是一款全新的型号,不可能用来改装为运载火箭。而从美俄的发展来看,改装为运载火箭的洲际弹道导弹都是较老的型号,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分析,中国可能早已拥有一款不为外界所了解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并且技术水平较为先进。

  苏联科学家在70年代开始,将栅格舵应用在弹道导弹上,如SS-12薄板战术弹道导弹、SS21圣甲虫B弹道导弹、以及SS-25洲际弹道导弹等都应用了这种独特的结构。使用栅格舵后,可以有效提高对导弹的姿态控制能力,应用在火箭上则可以提升其入轨精度。

  (图)此前曝光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宣传彩页

  此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发布消息称,中国“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计划在2017年进行商业发射。航天科工四院总设计师梁纪秋在介绍“快舟十一号”时表示,该型火箭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市场化特点。它充分继承了此前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和成果,运载能力提升了5倍,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众所周知,由于固体火箭燃料不需要发射前临时加注,因此火箭的准备速度远比一般的液体燃料火箭快。因此全球大多数的“固体运载火箭”的载荷都是核弹头——也就是各国的战略弹道导弹。

  (图)“快舟十一号”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而当主要航天大国在上世纪末开始研制快速响应火箭时,利用战略弹道导弹技术生产或者改装就成了最好的途径。美国空军最早提出“太空快速响应”概念,保证从提出作战需求到航天器部署完毕只需要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从1999 年概念的提出至今,美国在该领域已取得了许多进展,包括利用已有的退役或现役洲际导弹改装成为快速发射系统,如美国的快速响应运载火箭“米诺陶”系列就使用了美国“民兵”和“和平卫士”两种固体弹道导弹的发动机做基础,俄罗斯的“创始”号运载火箭则由SS-25弹道导弹改造而来。至于在研制固体快速响应火箭上起步稍晚的中国,由于此时已经有了本国的固体弹道导弹,跟随美俄的“导弹改火箭”之路也是水到渠成。(作者署名:迷彩派)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