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成功固体冲压发动机:或将用于对地对海导弹

2017年06月04日 15:0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图:流星导弹图:流星导弹

  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的可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在近日连续两次试飞获得圆满成功,具备型号工程应用条件。

  简单的说,中国现在已经具备研制类似于欧洲流星导弹的工程条件,其关键的发动机设计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空空导弹又要飞得远,又要飞得快,性能设计就会相互矛盾。因为飞行器在空气中高速飞行的时候,阻力是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的;也就是速度提升到原来2倍,阻力至少是原来4倍以上。

图: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点火就燃料一次性全部烧光,不可调节,无法管理能量图: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点火就燃料一次性全部烧光,不可调节,无法管理能量

  特别是传统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如果要追求飞得快,那么它会在很短时间内就把燃料全部烧光,推动导弹获得很高的飞行速度。充足的能量,能使得导弹在较近的射程内具备特别大的不可逃逸区——也就是必杀能力。

  但是这个时候导弹的阻力也会特别高,很快就会把动能耗尽,速度衰减特别快,在远距离能量很低,反而不能维持较远的射程。

  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跑步运动员,没有人能同时在短跑和长跑上获得最强的表现水平——短跑运动员肌肉粗壮,输出功率大,短距离加速快;长跑运动员肌肉瘦削,自身重量小、消耗能量少,更有利于长时间远距离运动。

图:流星导弹的结构,相当于给导弹装上油门,按需加速图:流星导弹的结构,相当于给导弹装上油门,按需加速

  而可变流量的固体冲压发动机,它的性能优势点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它的大部分氧化剂都是来自空气中的氧气,相当于额外携带了更多的燃料;第二是它的流量可以变化,也就是能根据目标的远近等信息,规划出最合理的燃烧过程,将整个飞行过程中不必要的阻力减小到最低。

  但是这种设计也有不少无法避免的问题,使得它理论上的优势被大幅度缩水。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它需要进气道和调节机构,这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导弹的内部空间和重量。其次是进气道本身会带来很大的阻力,导弹截面积的增加还在其次,最主要的问题是它与弹体和弹翼之间形成的高速干扰阻力。最后则是进气道结构本身在高速下的热、力学变形,使得它对于试验、设计、制造的要求特别高,综合研制成本和技术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圆筒状弹体加弹翼结构布局的导弹。

  因此在此次“官方八股”的报道中,“其具有成本低、能量高、可控性强、结构紧凑简单等优点,受到各国重视”的论述中;“能量高、可控性强”两点是真的,所谓“成本低和结构紧凑简单”,则完全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图:鹰击-12价格昂贵的最大原因,不是材料和工艺昂贵,而是需要的高成本试验数量太多了图:鹰击-12价格昂贵的最大原因,不是材料和工艺昂贵,而是需要的高成本试验数量太多了

  而且在动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上,这类发动机是不可能比得上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因为其进气调节的难度非常大,保持稳定燃烧的条件相当苛刻。事实上这是高速冲压导弹研制难度非常高、价格最昂贵的核心原因,因为以前的工程经验和结论在这类导弹上很难起作用,每一个数据和细节,都需要专门、大量的昂贵试验来获得。

  而这类导弹所需要的高强度、高耐热的材料,高难度的工艺,加工过程中居高不下的废品率,反倒是整个昂贵价格中比较次要的因素。

图:AIM120导弹采用了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路线,但不断改进后的性能也很好。目前国内主流的空空导弹发动机设计思路,和AIM120系列是同一个方向的。  图:AIM120导弹采用了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路线,但不断改进后的性能也很好。目前国内主流的空空导弹发动机设计思路,和AIM120系列是同一个方向的。
图: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间歇点火,跑一段歇一会再加速冲刺,有效加大射程图: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间歇点火,跑一段歇一会再加速冲刺,有效加大射程

  目前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的最大竞争对手,来自于能够2次甚至多次点火的改进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类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也能够实现较为高效率的能量管理表现,虽然在同等推进剂重量下的能量、可控程度都不及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但是它结构紧凑、弹体阻力小、可靠性高、综合成本低的特性,使得它在总体性能上并不落下风。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在脉冲火箭发动机上的进度研制的更快、成熟的更早;目前在国内新型空空导弹的竞争中,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由于进度已经落后了几年的关系,已经处于几乎先机尽丧的境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四院的这个发动机,并不一定能在国内新一代空空导弹的方案竞争中获胜;倒是在远期的将来,更有可能用于对地和对海导弹的方案设计。(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