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首曝中国军队两项惊人能力 令世界为之震撼

2017年05月12日 16:33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个无法被忘记的时间,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生命逝去的悲伤,相互扶持的坚强。汶川地震后,全国民众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大爱,都令人骄傲。在一场特大型的地震灾害面前,世界多数国家只能任其灾害而束手无策,但中国却给了世界一个崭新的认识:在大灾大难面前,民族精神不倒,万众一心,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在灾害面前的镇定、自信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能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军队做出的迅速反应和有效的组织,一场世界范围内尚无任何先例的大规模非战争的军事行动在灾区全面展,十几万大军从全国各地几千公里的半径内迅速开赴灾区。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紧急出动16万官兵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出动的部队来自成都、济南、兰州、北京、广州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等大单位,涉及海军陆战队、空降十五军、各大军区特种兵大队等20余个兵种。

  关于救灾,有个数字应该特别引起周边国家情绪不稳定,那就是数天内,中国军队先后调遣十几万多部队进行抗震救灾,涉及地域之广、动用力量之多、投入速度之快,都创下了我军抗灾历史记录。2008年5月12日到5月15日,三天时间,十余万部队,从数千公里以外投送到灾区。八百万吨物资,没有前兆的,突发性的,通过公路铁路和航空,运往灾区。汶川地震后的40小时内,中国的铁路部门就开行军运列车25列,运送抢险部队1.5万人;到达成都灾区的抗震救灾专用物资416个车皮。

  汶川地震,铁军127师,深夜接到作战命令,午夜时分召开紧急作战会议,1.8万官兵在凌晨4时30分前即全部完成远程救援任务准备。其中采用公路机动的部队仅仅25小时就前进1200公里,平均昼夜机动距离为1152公里。

  海军陆战队,携带重装备,摩托化行军+铁路运输,43小时机动距离1860公里,平均昼夜机动的距离1038公里。这个速度,很有可能打破了携带重装备成建制部队摩托化行军的全军纪录。

  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装甲第11师,5月14日下午6时接到作战命令,短短40分钟,第一梯队600余名官兵就以铁路输送方式出发。随后数小时,该师4个团队都以铁路输送方式紧急向地震灾区驰援。

  武警部队某部冒着余震和泥石流,在道路断绝的情况下,21小时徒步强行军90公里,成为震后进入汶川的首只部队。

  汶川地震救灾,无论是军队动员的规模和机动距离,联合指挥、联合勤务保障力量的跟进,本质上都与一场大规模战争行动无异。这给世界带来了震撼和思考,使他们特别是那些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中国和定位中国。中国军队在汶川地震救灾表现出来的机动能力,作战意志以及后勤补给能力,均引起周边国家情绪不稳定,这个真正的情绪不稳定,完全不是80年代那种洋大人为了不可告人目的而炒作的中国威胁论。

  国外媒体称,中国军队在震后的反应之快令世界震惊,并称这一壮举为“救援大长征”。引述美英军事观察家的话说:“在极短时间内,远距离运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显示中国军队的军力投射能力大增,而这是解放军近年来运输装备、指挥体系和官兵素质现代化建设的结果”。“多军兵种,多种方式,远距离同步开进,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投射的最高表现形式!”

  美国兰德公司针对中国在汶川地震救灾中展示出来的力量,在报告中对全球各国的动员能力进行了评估,将中国定义为全世界紧急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紧急动员能力是指一国政府面对突发大规模灾害,或战争入侵等紧急情况,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动员国民、社会稳定、维持国民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

  其中强动员能力的国家有:以色列(86分)、瑞典(76分)、俄罗斯(75分)、英国(71分)。

  超强动员能力的国家有两个:中国(94分)、美国(92分),中美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可实施“全息总动员”的国家。

  总动员能力听说过,这个“全息总动员”是个虾米东西?

  大概意思是可以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如同全息摄影一样,国家意志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动员社会资源进行战争或应对紧急事态,以汶川地震救灾最为典型。动员能力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资资源和组织能力,二是物质保障,缺一不可,动员能力强的国家就是一部待启动的战争机器。

  一支军队是不是具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并不在于规模有多大,兵力有多少,而在于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能够投入多少兵力。中国军队从汶川地震所表现出巨大的动员能力和机动能力,是最现实的威慑力。

  有几个总是唱衰和看低中国的国家,从那时起,默默的调整了防御政策!(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