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成中国军工发展常态:这些武器已超越欧美

2017年03月20日 08:38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对外透露了中国军舰全电推进系统已领先美国一代,引发了外界的巨大关注。

  长期以来,外界都认为中国的国防工业水平与欧美俄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随着以空警-2000为代表的大量国产新型武器服役,中国武器技术领先西方一代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国内军工行业内,这就是经常被提及的词语“跨越式发展”,类似的还有“后发优势”、“弯道超车”等。

空警-2000开启了中国武器“领先一代”的先河空警-2000开启了中国武器“领先一代”的先河

  那这种“跨越式发展”究竟有什么内涵,是好是坏呢?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我国在现代化武器装备发展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如欧美以及俄罗斯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当然,陆海空天等各个领域的情况不同,相对来说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弯道超车”等类似的指导思想就成为了中国军工行业加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唯一的选择。

  在当前中国新一代先进武器装备中,利用“跨越式发展”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型号比比皆是,比如歼-20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前不久,有国外航空专家仔细研究了歼-20隐身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设计,由衷发出了赞叹,并且对该机设计人员的高超智慧无比佩服。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集中了美、俄隐身战斗机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比如F-22A“猛禽”的菱形折线机身、倾斜垂尾和弹舱布局,F-35“闪电”Ⅱ的DSI进气道、内置加强框座舱盖、光电瞄准系统(EOTS)和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以及T-50的全动垂尾和侧视雷达等。再加上中航工业611所在鸭式无尾气动布局方面的深厚技术实力,才打造出歼-20这样完美的隐身战斗机。

歼-20在借鉴中有超越歼-20在借鉴中有超越

  另外,在国产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上,也可以应用“跨越式发展”。按照以往的大型轰炸机发展道路,一般是先从亚音速轰炸机到超音速轰炸机,再到隐身轰炸机。我国目前唯一研制和装备的只有轰-6系列亚音速轰炸机,那么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就不可能再研发超音速轰炸机,而是应该直接从类似B-2那样的大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起步。因此,充分吸取先行者的经验和长处,是“跨越式发展”的所带来的第一大优势。

  其次,“跨越式发展”还可以避开先行者所走过的错误道路或者导致失败的“陷阱”。事实上,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不少设计方案或者发展思路往往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时就会发现实现的代价太大或者实用价值不大。

中国今年在火炮等地面武器的发展上突飞猛进中国今年在火炮等地面武器的发展上突飞猛进

  在国产武器发展中,大口径压制火炮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军工企业一方面自主研制83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一方面则引进了西方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技术。

  但是,中国军方经过对国外先进大口径压制火炮发展趋势的分析论证后,既没有将已经定型的83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投入服役,因为其性能已经落后,实用价值不大;也没有装备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因为其虽然射程远、威力大但是精度差,药室容积与身管口径匹配参数不佳。

  之后,中国军方按照自身的战术需求,一步到位采用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52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方案,这才有了如今已经跻身世界先进火炮行列的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动力问题的突破将会让中国海军武器的发展水平提升到有一个高度动力问题的突破将会让中国海军武器的发展水平提升到有一个高度

  前不久,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对外透露了国产舰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研发情况。他将目前世界上出现的舰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分为一代和二代,第一代是欧美等国已经在各型战舰上应用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而第二代就是我国正在研制中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舰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第一代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存在设备体积和重量偏大、系统效率偏低、供电连续性不高等缺点,而第二代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突破了系统频率限制,降低了对原动机调速特性的要求,大幅减小了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了系统效率和供电连续性。而我国能够实现这一突破,也是完全得益于“跨越式发展”。(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