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若他国战机落单撞上歼20 要续命得干好这3件事

2017年02月20日 09:0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今年的美国“红旗”军演上,F-35首次亮相便大杀四方,取得了20:1的傲人战绩。除了早早服役的F-22,去年歼-20据说也已经加入解放军进行测试,俄罗斯的预量产T-50也可能在今年交付俄军测试。

  可以说,五代机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目前四代机毕竟还是各国空军的绝对主力,那么,如果这些战机遇上隐身的第5代战机该怎么办呢?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说说单机的反隐身探测与火控。

歼-20的服役意味着解放军空军对周边国家形成代差的优势歼-20的服役意味着解放军空军对周边国家形成代差的优势

  总的来说,单机的反隐身探测与火控就是三个阶段:

  1。发现

  2。形成火控参数

  3。发射武器

  在发现的阶段,用单机探测时,现在一般军事迷都可以轻易算出。例如一个雷达对雷达反射面积(RCS)=3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是200千米,就可以算出对RCS=0.01平方米是48千米,如果是0.001平方米那就是27千米。

  雷达厂商所给的探测距离,通常是探测机率50%时的数据。例如前面所述的雷达,在200千米时有50%机会抓到RCS=3平方米目标、在27千米有50%机率抓到RCS=0.001平方米目标等等。那么,在这个距离探测两次抓到的机会就会变成75%、三次就是87.5%。

F-35在“红旗”军演上的表现有力回击了唱衰的声音,同时也是代差所展现出来的实实在在超越F-35在“红旗”军演上的表现有力回击了唱衰的声音,同时也是代差所展现出来的实实在在超越

  对传统机械雷达而言,在完全盲目搜索时(即没有预设立场的在大范围搜索),数据更新率有可能达1分钟以上,但是对相控阵雷达而言,盲目搜索状态数据更新率最多就是几秒,在这时间内目标活动范围有限,因此最大探测距离可以当作保证发现距离。

  另外,在有预设立场的对某地区加强搜索时,探测距离可以延长。例如用预警系统、数据链系统或其它探测手段知道某小区域有可疑的隐身目标,就可以对小范围加强搜索,而不会过分牺牲对其他区域的多目标探测,这种情况下距离可以很长。例如,对探测机率是10%的目标探测10次,就会有65%的机率,缩小范围使得探测依次只要1秒,10次也就10秒,目标活动范围仍很有限。

即便是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传统雷达搜索效率也高出很多即便是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传统雷达搜索效率也高出很多

  如果只是这样,火控仍有问题。因为传统上,单一火控系统必须在能稳定探测的情况下才能追踪,并形成火控参数。例如,雷达传统上要在探测机率80%以上时才能形成火控参数。如果要用以上的方法来提升探测机率以利追踪,那就可能浪费过多的时间在一个目标上。此外,如果目标的隐身能力够好,到够近的距离都还有很低的被探测机率,那在多次探测的时间内,目标可能已经脱离探测方的加强搜索范围。

  这种时候就要用所谓的“假设火控法”,也就是搜集所有跟该目标有关的零星探测信息,就可以据此推算出其运动轨迹。例如,用雷达探测一个目标时,可以根据雷达指向知道其方位、根据信号往返时间知道距离、根据多普勒信号知道径向速度,然后稍微跟踪一下就知道切向速度。

如果有低频段反隐身雷达的支持,那么战机反隐身将更有保证如果有低频段反隐身雷达的支持,那么战机反隐身将更有保证

  但如果对方是隐身目标,就可能没有稳定的回波让你得到多普勒讯号,反之雷达看到的可能是忽隐忽现的目标,这时候,纪录每个忽隐忽现的目标的位置跟时间,就可以推算他的轨迹跟速度。实际上会一口气推算好几种轨迹,然后再用各路讯息加以除错。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探测机率60%,或最大探测距离的80%处就取得火控资料。

  一般有相控阵雷达的飞机,可以用数据链、预警系统、雷达自己去找到可疑的目标区。苏-35跟T-50则还有光电探测仪跟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使用L波段雷达时,甚至可以精确地知道目标的水平方位与距离,只是无法知道垂直方位,这时加强搜索的区间很小,效果较好。

  能探测、能追踪,再来就是发射武器,如果发射出去的武器最后锁不到隐身目标,那也是白来。

  导弹通常不会从隐身飞机RCS最小的方向打过去,特别是中远程导弹一般用高抛弹道来延长射程,因此对导弹导引头而言,隐身飞机的RCS应不会是最佳,实际锁定效果怎样很难说,毕竟就算是模拟空战顶多也只演练到锁定。(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