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妄言要敲打中国火箭军 从武器库中拉出该型老装备

2017年02月13日 07:5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潘兴-II导弹 美军曾经的“神器”潘兴-II导弹 美军曾经的“神器”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在2月8日刊发了由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军研究团队前研究员,现任《洞察中国》分析门户网站的创始人加布里埃尔·柯林斯撰写的文章,《是时候敲打下中国火箭军》一文中,提出了一个美国一直都想突破的想法:为了抗衡中国火箭军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应该继续发展“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的平台。“潘兴-2”导弹究竟成色如何?为何在美军把最新的B-1B、B-2甚至未来B-21轰炸机都要派遣到中国周边机场的情况下,还要再度回头,从武器库中拉出这个老家伙呢?

因为美军自己有潘兴-II导弹 所以当东风-21D公开后 美军确认其水平足以打到航母因为美军自己有潘兴-II导弹 所以当东风-21D公开后 美军确认其水平足以打到航母

  要知道为什么美国人对于这个“潘兴-2”导弹这么念念不忘,就需要知道这东西究竟有多么好。“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是美国当年为了匹敌俄国的SS-20分导式多弹头中程弹道导弹的产物,射程可达1800公里,并且最值得一提的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利用了雷达末端制导技术,“潘兴-2”的命中精度CEP可达40米以内。这个精度已经足以对机库这类进行精确打击,也是因为中国展示了类似“潘兴-2”的东风-21C弹道导弹,美军确认了“东风反舰弹道导弹”是可行的-因为他们自己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且美军基于“潘兴-2”研发了多种弹头,比如子母弹头、动能钻地弹头、燃烧弹头甚至还有当时绝对算黑科技微波弹头。不过,由于在1987年,美苏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美军被迫在1991年前全部销毁这种武器-说是销毁,其实是分段处理,“潘兴-2”的弹头现在还在用于美国反导实验的靶弹。所以,“潘兴-2”也算不上已经完全作废,技术状态还在可以随时恢复到实战水平的。

在上个世纪70年代 CEP达到40米!而且现在还在一直都在做靶弹测试工作在上个世纪70年代 CEP达到40米!而且现在还在一直都在做靶弹测试工作

  之所以美军现在现在有开始考虑把“潘兴-2”这个已经快40年的“老家伙”扒出来,还是因为中国的区域/反介止战术的成功,还有中国远、中、近三层战略级防空网络的形成。隐身轰炸机已经无法100%能够突破中国的防空网络,而航空母舰也被迫只能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外活动。美军需要快速抵消中国的非对称性优势,确保自己技术仍就领先,而使用现代化武器技术改进“ 潘兴-2”导弹,就成了最有效的方案。

恢复“潘兴-II”对美国来说 容易的多 而且成本上也较低廉恢复“潘兴-II”对美国来说 容易的多 而且成本上也较低廉

  如果美军恢复“ 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撕毁《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目前这个条约仍然有效。而如果美国一旦撕毁这一纸条约,意味着等于跟俄罗斯展开新一轮中程弹道导弹的竞争。更不要说跟中国比赛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成本,由于“ 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现在剩下的只有部分靶弹和弹体,要完全恢复生产线,均摊成本则是每枚导弹大约需花费1100万美元。但仍然比美军现在使用的SM-3“标准-3”拦截导弹便宜(标准-3的单价可是近乎于2000万美元/枚)。而带来的效果则不同,“标准-3“只能拦截防御,而“ 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可以攻击。并且,美国现在一种海基发射平台,是利用现有半潜式钻井平台改进而来的,可以很方便的发射“ 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这样大个头导弹的。最主要是成本低廉,见效快,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威慑力的提升。

轰炸机带来的空中优势被抹平 未来美军的急需建立新的优势轰炸机带来的空中优势被抹平 未来美军的急需建立新的优势

  对于美国这样的举措,意图非常明确的全部暴露:原有的空中优势将会随着歼-20和中国新型轰炸机的出现,被逐步抹掉。而在更新的高超音速、激光、动能武器领域,中、美几乎处于同一进度内,所以对美国来说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如何能够快速建立起新的优势,这是美军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标。其实早在2013年开始,美国智库的专家们就在提出,要美国放弃《中导条约》。甚至美国上一任三军统帅就曾数度公开提出,美国要放弃《中导条约》,但是最终未能成行。随着美军新一任的三军统帅的上台,这一话题可能会被加速推进,并很可能被直接撕毁。(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不过,如果美国撕毁了《中导条约》这张纸,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呢?这个值得观察不过,如果美国撕毁了《中导条约》这张纸,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呢?这个值得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