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迎来造舰狂潮 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海权战略

2017年01月29日 09:2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7年服役的第一艘主力舰117西宁舰

  1月22日,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萧瑟而清冷的北方冬日里,117舰在青岛进入解放军海军现役军舰序列,成为2017年入列的第一艘大型主力战舰。如果一切按部就班进行,这一年会陆续服役3艘左右的052D驱逐舰,让解放军海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驱逐舰达到接近十艘,随后的5-8艘052D驱逐舰也会在接下来的3-4年陆续入役。

  这样的海军造舰大潮可谓百年盛景

  关于052D的技术范畴上的分析汗牛充栋,这一艘集成了四面14吋级别AESA,主被动复合声呐,CCL通用垂发系统,主被动复合制导远程SAM以及双速制SSM的“目标舰”驱逐舰寄托了国家与人民至高的期望,但是在本篇文章里,笔者想谈一些技术层面之外的东西。

  052D型驱逐舰首舰昆明舰

  海军的灵魂首先在于机动,尽管在杜黑的世界中,只有空军力量才能获得最大的机动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击敌人的精神力量,进而快速压倒敌人的意志获取战争的胜利(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种想法的虚妄)。但是一支航母编队并不是一个移动的机场,几座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简单加和,而是一个在拥有高度机动力的同时可以再某个区域维持持久存在,保持兵力投送与火力打击的高度集成的一个有机的战役集群。这一支力量可以如同古典时代的骑兵一样,在交战的空间和时间选择上拥有极大的自由,同时又有着旺盛的突击火力。这一规律在历史上得到了良好的印证,也必将投射到可以预见的未来某段时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军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在一次陆战中像八里桥一样决定性击败没有被捻军和太平军削弱过的清军,从而迫使清朝低下高昂的头颅,但英军可以在几千公里的海岸线上进行随心所欲的登陆与短促突击,可以坚决地遮断运河的漕运。即便清军有几十万野战军,也无力恢复到战前的战略态势。二战中美军的航母机动编队一直在不断的机动,规避攻击,寻找战机突袭日军,然后在日军战略扩张的极限位置果断投入力量进行决定性的会战,在中途岛和所罗门群岛给予日本海空力量以毁灭性的打击。缺乏战略规划,总是把机动兵力浪费在次要方向的日军抓不住命运五分钟的机会,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中途岛海战

  众所周知,东海的兵力密度极大,海军大中型舰艇的机动与有效的展开空间相当有限,在90年代之前,解放军海军的051驱逐舰首要任务是在近岸观通体系不完备,50海里以外低空空情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通过有限的前出解决滨海重要防空地域的观通和航空兵引导。作为大陆防空区的移动雷达站和航空兵导引站来说,很难进行有效的机动作战。当海军陆续服役18艘052D/055和2艘6万吨级航母后,可以在第一岛链内拥有绝对优势空情保障和打击力量的岸基航空兵掩护下,前出到一二岛链之间的宝岛东北、东部、东南的广大海域空间并进行持续的存在,并伺机与敌舰队寻求决战,一下子就获得了极大的战略机动空间,并为大战略赢得了极大的回转余地。

  老旧的051型驱逐舰正快速退出历史舞台

  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造舰以获得这种能力呢?这就要从更大的战略范畴展开讨论了。从大战略的角度看,帝国对海权的掌握是打赢冷战的战略层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冷战结束时候,帝国设置了这样一套秩序来维系雅尔塔体系到新的国际权力结构中间的过渡体系—后雅尔塔体系并收割冷战红利,那就是英美掌握金融与顶尖产业,欧洲与日韩等泛西方世界以中高端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在产业链条的最低端赖以度日。这一体系的吊诡之处在于,海权的本质在于以暴力的投送与维持存在保障全球贸易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的最上层得以获取最高昂的利润并维持最强大的海军,但英美在80年代持续的去工业化最终导致了中国这样一个体系内的怪胎的诞生,而中国则在美国对体系的维护下得以以制造业为基础迅速发展,并逐渐获取更强的国力——金融产业只能实现财富的空间与时间层面上的转移,却不能创造财富。在后雅尔塔体系的二十多年中,因为维持了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国成为相对国力最大的收益者。当这种相对力量超过体系维持稳定的临界值时便会诱发结构性的矛盾,冲突导致体系进行自我调整与震荡,并逐渐成为能够最终稳定的新的权力结构——正如英国在1910-1940年的三十年中国力逐渐被美苏德超过,那么大英帝国一手缔造的后维也纳体系注定要让位于新的雅尔塔体系,一战与二战不过是中间有二十年的停战的美苏德对大英帝国的瓜分,只是结果是德国输给了更强者而已。(作者署名:浩汉防务)

  如今的皇家海军早已不是那个纵横四海的皇家海军了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