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将俄制发动机延寿2/3 取决于这一关键部件

2017年01月23日 16:41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微信公众号(binggongkeji)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我国空军每年约240~300小时的训练和值班飞行时数来计算,歼-10和歼-11等主力战机通常每经过4年时间就需要更换全新发动机。为此,空军投入专门力量将AL-31F发动机延长寿命,使它的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AL-31F,苏-27SK和歼-11战斗机的装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可通过再造技术延寿

  我们提到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一般是指翻修寿命,即新出厂的发动机,从开始使用到翻修时的使用时间,也称首翻期寿命。一般我们说延长发动机寿命,就是指通过技术革新改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比如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涡轮盘、耐高温涂层等,提高新组装生产发动机首翻期寿命。例如AL-31F发动机早期批次寿命约为600~800小时,经过材料和工艺改进,现在出口给我国的新批次AL-31F-3和AL-31FN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已经延长到900小时。

歼-10战斗机的装机发动机,AL-31FN

  但发动机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延寿技术,这就是利用工艺改进和新材料应用等手段修复核心部件(包括核心机部件)的办法,来延长一款旧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具体到AL-31F这款发动机上,我空军某大修厂通过“军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科研项目攻关,独创了具有我军特色的铸造高温合金粉末冶金、铸造合金零件表面微损伤无变形、压气机转子叶片自动微弧等离子焊接等21项再制造关键技术。它通过将已经失效的AL-31F发动机进行拆解,对其进行全面的“体检”,然后根据零部件的失效程度,替换或修复不合使用标准的零件,比如对在高温、高压、高速的三高使用环境中损伤的涡轮叶片,采用激光熔覆和自适应加工的技术工艺方法,对损伤叶片进行再制造修复,修复之后再按新发动机制造标准进行装配,恢复其技术性能。据报道,经我军再制造的发动机叶片等主要零部件,性能接近新生产部件水平,涡轮叶片光顺性和精度极佳,所延长的寿命接近了新生产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

  再制造延寿的意义

  目前,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大大短于其装机战斗机的机体寿命,这就要求,必需为战机备用数量更多的发动机,、战机寿命期的使用费用激增,增加战机的后勤保障压力;另一方面要频繁更换新的发动机,影响战机平时的作战训练和任务执行,减弱战机战时的持续作战能力。目前世界主要航发大国,如美、英、法、俄等,都通过“技术改进、延长新发动机首翻期寿命”和“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延寿”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此前我国通过技术改进,不断提高“太行”等国产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算是解决了其中一条腿的问题,现在则攻克航发再制造难关,解决了另一条腿的问题。

  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延寿,直接使我军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相当于使1台发动机发挥了原来1.6台发动机的作用,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补上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块短板,在建设航空发动机强国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