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大狙凭何能垄断市场 性能平庸但地位无人挑战

2017年01月23日 14:53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图:这位气宇轩昂的大哥,没发现你的M82A1枪口制退器有点歪么?

  在今天,巴雷特的M82A1狙击步枪家族已经成为了大口径重型狙击步枪的标志型号,只要涉及到这一点,无论是实战记录镜头、电影电视剧、游戏还是小说,哪个领域中都有极大的概率遇见它的名号。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单纯从枪械结构上看,一二战时期的反坦克枪和巴雷特特别像;用着差不多的子弹,也是只能单发或者半自动发射,有些型号还配有瞄准镜。实际上M82A1所采用的12.7x99毫米弹,最初开发时确实就是为了打穿装甲目标而设计的。

  反坦克枪后来很快就被淘汰了,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坦克的皮越来越厚,拿枪已经打不动了。但从根本上来说,当时的反坦克枪瞄准能力和精度都挫的要死,远距离上看不清又打不准;那么大那么重一个累赘玩意,留着也没什么用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图:芬兰在二战期间开发的Lahti L-39反坦克枪,它采用的20毫米口径,发射的已经是机炮的炮弹了,这玩意的携带和使用已经逼近士兵的生理极限,然而依然跟不上坦克防护能力的增长。
 图:从左到右分别是5.56x45毫米步枪弹、。338狙击弹(8.6x70毫米)、12.7x99毫米弹、20毫米炮弹
图:聚能破甲的原理
  图:RPG 7火箭多用途破甲弹的剖面模型,中央的锥形铜罩在爆炸以后形成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用于穿透装甲,周围的钢珠是预制的杀伤破片。破甲效应对战斗部的飞行速度没有什么要求(实际上最好的测试记录都是在静态放置的情况下取得的),最大性能瓶颈来自于它的直径;直到今天,重型单兵火箭(比如RPG 29)的破甲弹,都能够正面击穿重型坦克。

  当然,有人认为近距离能用它打掩体和轻型装甲车。它在退出历史舞台以前也确实被拿来干了不少这样的工作——问题是,12.7毫米子弹的威力再大,总比不过一发火箭弹的效果。而一枝反坦克枪的重量,足够换一把火箭筒和几发火箭弹了。因此在聚能破甲原理被发现并成熟推广以后,反坦克枪的地位迅速被单兵火箭所替代。

  后来大口径重型步枪以重狙的面目再次复活,脱胎换骨的地方就在于精度提升带来的远距离作战能力。高性能的瞄准镜、高精度的弹药和枪械,使它能在非常远的距离(比如800米以上)上仍然能发现和击中目标,提供准确的压制和摧毁火力。

  这个距离上廉价的无控火箭(比如RPG-7)根本打不准,而导弹又太过于昂贵且数量稀少,因此给重型步枪留下了很大的市场需求。而巴雷特抓住了这个机遇,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最终使自己的产品成功的垄断重狙市场至今。

  首先要强调的是,M82在设计时的取向并不是以精度为先,而是首重于后坐力控制,其次再优化精度方面的性能。当然在大口径步枪设计中,这两个方面也并不是完全对立——后坐力太大的枪,射手在使用中很难完全发挥出它的精度水平。这方面只能说,最终效果的好坏才能证明设计取舍是否优秀。

  在消除大口径枪械后坐力的问题上,M82采用了高效枪口制退器与管退式自动原理的组合。枪口制退器能够使得大量燃气从枪口冲出以后,转向往后方喷出,抵消很大部分后坐力。但是制退器效率越高,就越会形成非常强的枪口火光和噪声,要在其中取得平衡是非常费力费时的工作。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枪口制退器设计中都已经不再只考虑制退功能,而会同时采取消焰(不能完全消除枪口焰,主要是减弱和抑制)、抑制枪口上跳、削弱枪口噪音等设计,其实都已经属于多功能枪口装置。兼顾多种用途的要求,一方面增大了设计难度,但另一方面也使高效制退器能真正得以实用化。

 

  图:这种就是双室双排制退器了,虽然M82的制退器从外形上看更像是这种结构,但其实并不是。

  在几经推翻重来后,M82最终采用了V字形状的无室型制退器;燃气在枪管正前方的圆柱形空腔内膨胀不多,主要在两侧的侧向方孔内开始膨胀、加速喷出。据称该制退器可以达到69%左右的效率,已经算相当高了。

  图:M82A1的实物,它的枪管不是固定在枪身机匣上的,而是由下方的两根弹簧拽住的

  除开制退器以外,M82的自动原理上也特别注重消除后坐力;在枪弹击发以后,带有制退器的重型枪管会向后运动一段距离,这个过程中枪管弹簧将会吸收相当部分后坐能量。从一般规律来说,采用可活动式枪管设计的枪械,其精度都是不如固定式枪管的。

  道理也很简单,能够活动就必然存在间隙,这必然导致两次射击时枪管的状态(位置,角度,振动时的运动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这最终都会导致枪弹飞行轨迹的不一致性增大,加大子弹散布范围,破坏枪械精度。因为巴雷特早期样枪的制退器效率并无公开资料,因此很难说这是不是当时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从天时上说,M82研制出来正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时间段非常非常重要。历经M21和M40狙击步枪在越战的十年考验,美军意识到光学结构牢固可靠(意味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必须采用固定放大倍率)、具备任意距离上精确测距能力的瞄准镜,才能保证600-800米甚至更远的可靠准确瞄准能力。取代原来M21和M40上旧式3-9倍可调瞄准镜的新10倍固定瞄准镜,正是在80年前后开始批量换装。

  图:10x Unertl瞄准镜,注意它中部左侧没有视差调节手轮,目镜前方也没有倍率调节环。
  图:密位点分划

  换句话说,当时巴雷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结构简单、理论上精度会有明显优势的栓动式12.7毫米步枪,由于长期缺乏远距离上的精密瞄准支持,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大量、系统化的针对性测试和反馈改进,在80年代时并不能真正发挥出枪械的精度性能潜力。

  M82A1步枪早期的精度在2MOA(1MOA是91.4米距离上25.4毫米直径的圆)左右,并不算很出色。这个水平在近距离上比5、60年代的M21和SVD步枪只是好一些,比已经成为衡量栓动步枪(当时M40A1和M24狙击步枪已经开始陆续服役)精度门槛的1MOA标准仍然差很远。

  图:在M82A1之前,美军装备过RAI 500等其它的12.7毫米狙击步枪,但它们没有能抓住机会,成为大量装备的主力型号

  但一支狙击步枪在近距离打的准,并不代表它远距离也同样准;因为弹道稳定性等很多细节因素对于精度的影响,是随着距离放大而变得越来越严重的。要修正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测试数据积。这就是。50栓动步枪在当时遭遇的尴尬:远距离上它们的精度性能不足以对M82A1形成压倒性优势。在精度性能相差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M82能够半自动连续发射的持续火力优势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从地利上说,80年代末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筹划发动海湾战争;而伊拉克开阔平坦、缺乏植被掩护的地理环境,特别需要远射程、大威力的枪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爆发在即的战争,带来了对12.7毫米狙击步枪的迫切需要;而当时栓动步枪在精度上没有对M82拉开显著性能差距,最终使M82成为了竞争招标的赢家。

  海湾战争中巴雷特的优秀表现,极大的刺激了重型狙击步枪的发展和装备。90年代开始,12.7毫米的狙击步枪型号大量出现,而且性能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如果巴雷特系列放在2000年甚至更晚的时候去参与竞标,单从精度等性能上讲肯定要被淘汰。然而这个时候,巴雷特早已赢得了人和。

  对于大量装备的武器来说,测试中得到的性能表现并不能完全决定市场竞争胜负。而巴雷特又有美英军队批量装备的先例(这意味着完善而成熟的培训和售后维护体系),又有海湾战争中的可靠的实战表现记录,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而且海湾战争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第一场信息化的战争,战争和电视新闻几乎实现了无缝连接,各种武器的战斗表现、参战官兵的评价都通过新闻媒体传递给全世界,这对于巴雷特名气的扩张真是天上掉头等彩票一样的好事。最终,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竞争中,巴雷特一直保持着名气大——买的人多——名气更大——更加好卖的滚雪球式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十个国家装备了巴雷特家族的重型狙击步枪。

  而其他竞争者除了一些栓动式12.7毫米狙击步枪因为发展优化成熟,精度性能上因为优势明显而能形成错位竞争获得部分订单以外(巴雷特自家的栓动步枪反倒卖的都不行,因为精度不好看);新推出的一些半自动型的12.7毫米狙击步枪,即使是精度更好,重量更轻,尺寸更短小,但始终难以从巴雷特手中抢下订单。

  比如英国AI公司推出的AS-50半自动狙击步枪,它采用了固定枪管的导气式自动原理设计,其项目就是针对美军特种部队想要获得一款精度更好的半自动重狙而开发的。根据AI公司的说法,其精度显著优于M82A1。然而它面世至今的销量别说赶上M82A1的零头,就连保住自己不被饿死都做不到。现在打开AI公司官网以及它的Youtube频道,在产品介绍中已经根本找不到这个产品了。

  图:AI公司官网上的12.7毫米步枪,只有这款更换新型枪托、护木、高效制退器,让射手使用更舒适便捷、更方便安装夜视仪等各种附件、后坐力更柔和的栓动步枪。从营销定位上看,很明显是只强调远距离精度优势了。

  巴雷特的故事充分的说明了一点,在一个细分市场开始具备成熟条件的时候,第一家抢占、并且推动这个市场成熟和扩大的公司,往往将获得难以动摇的垄断性地位,并获取最为丰厚的利润。这其中当然总免不了运气的因素,然而世间又有哪一份事业的成就,不是努力和运气同时所造就的呢?(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