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系统今年要再射8颗卫星 但挑战GPS还有困难

2017年01月12日 12:3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决定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03年北斗卫星导航验证系统建成。据最新消息,今年“北斗三号”系统的首次发射计划在7月份完成,并将实施数次一箭双星发射,年内一共计划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系统采取了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按照之前的计划,北斗系统将在2018年完成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提供基础服务。这18颗卫星在轨道上合理分布,从数学角度已经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时看到4颗卫星的要求,但考虑遮挡等约束条件,真正实现全球组网至少需要像GPS系统那样拥有24颗卫星。

  而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将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全球系统在定位授时精度、抗干扰、系统容量等性能将有大幅提升。

  但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起步较晚,许多与卫星导航有关的先进设备进口相对困难,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北斗面临无线电频率资源的竞争,要实现北斗导航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首先面临频率资源短缺问题;其次北斗坐标系统的最佳实现应该全球均匀建站,但是目前情况下很难实现。

  加上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GPS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国内测绘、导航领域也占据主导地位,GPS系统已经在中国国内电力、通信、交通、金融、空间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从现有GPS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十分困难。

  不过北斗系统有一些GPS系统不具备的性能和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目前,卫星导航服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和外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现在特别需要中国的北斗导航服务管理部门增强主动服务观念,加大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宣传,加快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步伐,提高北斗导航用户接收机的性能,减小体积,降低价格,从而迅速扩大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群体。(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