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战机两次绕飞台湾暴露装备短板 用运20才能解决

2016年12月13日 12:23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伊尔-78与苏-30MKK的组合全面形成战斗力。然而却有两个问题困扰着这对“苏伊CP”。

  2016年11月25日和12月10日,中国空军两次派出两支空中编队,同时飞越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对台湾实施了环岛“拥抱式”时远海训练。这两次行动中有一个共同现象引起笔者注意:那就是每次伴随的战斗机对轰-6K轰炸机,图-154和运-8电战飞机都采取的是“接力式”护航,即苏-30MKK战斗机和歼-11A战斗机分别负责轰炸机和电战飞机一部分航段的护航任务,而不是由一型战机全程护航。

  苏-30MKK的最大航程在4000公里左右,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可达5000公里左右。而歼-11A的航程若参照苏-27,最大航程约为3700公里,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两相比较可知,苏-30MKK航程上的优势主要在于具备空中加油的能力。这从今年9月12日中国空军多型战机飞越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的行动中可以看出端倪。那次的训练,伊尔-78空中加油机首次公开露了“半面”——加油管出现在画面中。

这张图拍的比题目差,不过也能看见伊尔-78的加油管了。这张图拍的比题目差,不过也能看见伊尔-78的加油管了。

 

  “苏伊CP”堪用,存在问题也不少

  在类似的远海训练中,苏-30MKK的出镜率相当高。由于飞越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训练的航程远、留空时间长,双人驾驶战斗机执行此类任务更有优势和保障。尤其从2014年开始,陆续接收3架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之后,苏-30MKK自本世纪初引进以来,一直作为摆设10多年的伸缩式受油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从2014年首架飞机到货,到2016年9月12日首次在公开报道中露面,中国空军花了一到两年时间,使得伊尔-78与苏-30MKK的强强组合全面形成了战斗力。然而现在却有两个问题困扰着这对“苏伊CP”。

  一是伊尔-78数量太少,截至目前可能只有3架。能保持全年都处于战备状态的应为1-2架。该机最大载油量超过65吨,但在执行远海训练任务时,载油达不到这一吨位。苏-30MKK机箱载油量满载约9吨多,远训也达不到这个数值。

特别鸣谢@凰天霸 凰总的中国空军伊尔-78加油机美图。特别鸣谢@凰天霸 凰总的中国空军伊尔-78加油机美图。

  美国《国家利益》曾报道,1架伊尔-78可为20架歼-10加满油。由此大致推算,1架伊尔-78可在远海训练中为10架左右苏-30MKK实施加油,也许还达不到10架。这个数值显然是偏低的。虽然每次飞越岛链,根据日本空中自卫队监视数据,护航的苏-30MKK一般为2架,但面对护航对象的至少4架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应该还会有策应、接应的苏-30MKK存在。至于中国空军出动战机的规模,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加油能力有限的限制,护航战机数量上不去的话,轰炸机和支援保障军机的数量也不可能太多。

  二是苏-30MKK也日渐老旧。当然在现阶段,它面对的主要对手F-15J更老。但装备发展肯定是要放眼未来。苏-30MKK作为中国空军少有的对面攻击利器,使用的频率一直很高,对机体寿命等的考验很大。如今它又以战斗轰炸机的本职,肩负起远海护卫战斗机的重任,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机体状况来说,可持续性都已不强,急需替代者。

  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更先进战机已有,可加油机呢?

  无论是已小批量领先试用的歼-16,即将接收的苏-35,还是测试中的歼-11D,都配备了类似苏-30MKK的伸缩式空中受油管。(注:此处暂不探讨歼-10系列,因为受航程所限,歼-10系列主要任务还在于国土防空。歼-20也暂不讨论,因为相信今后的四五年时间,歼-20试用、编练大纲等的任务会相当繁重。)

歼-16的伸缩式受油管在机头左部。歼-16的伸缩式受油管在机头左部。

  这充分说明,从需求角度来看,中国空军是多么重视新型战斗机的远程作战能力。从下面这张颇为粗糙的地图可以看出,战机飞越巴士海峡,将轰-6K护送到预设阵位,基本航程肯定超过1200公里。(因为不可能是图示的直线,而且图中还会迂回绕飞。)歼-11系列战机的作战半径约为1500公里,而考虑到护航不是空战,抵达目的地后几分钟空战就结束,所以,这个距离已是歼-11战机护航的极限。

很粗糙的示意地图,仅方便大家有个大致地理概念。很粗糙的示意地图,仅方便大家有个大致地理概念。

  鉴于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台湾岛以东500-800公里范围可能会成为轰-6K的主要发射阵位,要求中国空军战机应有超过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可以设想,歼-16、歼-11D、苏-35等战机都可以达到此标准。所以,合用的战斗机基本有保障了。

  关键在于合用的空中加油机太缺乏。

  继续“两条腿走路”,加快空中加油机发展

  首先,应寻求继续引进伊尔-78,甚至更先进的伊尔-78M加油机。这个方法见效快,毕竟是生产已有机型。而且无论苏-30MKK,还是歼-16、歼-11D,更别说引进的苏-35,其受油装置就是源于俄式空中加受油装备体系。伊尔-78系列加油机完全适合为中国空军未来主力重型战机加油。

  问题在于,从中国首次起意引进伊尔-78加油机开始,这单生意一直就磕磕碰碰。中俄2008年签订的34架伊尔-76MD运输机和4架伊尔-78加油机合同,就曾被长时间冻结,问题出在俄方的内部纠纷。虽然后来据说合同重启,但至今供应的也只是十几架翻新的伊尔-76,伊尔-78却没影。俄方说法是,要生产完俄军自己订购的伊尔-78M加油机,才会开始向中国供货。

  所以,已引进的3架伊尔-78加油机,全部来自乌克兰,而且也都是二手机。如何达成引进伊尔-78(M)的新交易,很考验中国空军装备部门。

  其次,加快发展运-20加油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能实现专用大型空中加油机国产化,那么中国空军远程作战体系也就有了根本保障。

运-20加油机CG图。特别鸣谢作者:Lovely.Swift运-20加油机CG图。特别鸣谢作者:Lovely.Swift

  然而这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需要时间。鉴于运-20本身目前还处于空军试用阶段,首先要解决的仍是运输机平台尽快成熟起来,之后需解决大批量生产问题。发展特种机平台的研究设计估计已在进行,但到最终生产出来,肯定还需好几年时间。

  特种机平台不光涉及加油机,还有预警机、反潜机、巡逻机、电子战和电子侦察等情报支援飞机。不过,鉴于目前情报支援类特种机已有运-9这一新平台,雷达等传感器也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国产特种机平台可优先发展空中加油机。

  一切设想都需要时间。在新型战机和新的加油机装备之前,在中国空军的远海训练中,“苏伊CP”将是唯一适用组合。不过展望明年,远训编队很可能会出现新面孔,那就是将加入护航战机队列的,航空兵某师“南霸天”很快会接装的苏-35四代++战机。(作者署名:百战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