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90亿购美近防炮是浪费 根本拦不住我军反舰导弹

2016年12月08日 18:1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密集阵block 1B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台湾在今年7月和美国签署了一份价值超过90亿新台币的合同,引进13套MK-15 block 1B Base 2 密集阵近防火炮,并对其现役的8套密集阵系统进行升级改进。预计全部合同在2024年6月之前完成。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大陆的上游2号老式反舰导弹,密集阵最早版本只能拦截这样的目标

  密集阵火炮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末开发的近程防空火炮,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的早期反舰导弹。由于当时的反舰导弹本身性能并不是很好——气动和自动控制水平差,不能进行掠海飞行和末端机动飞行突防,飞得高、个头又大、速度也慢、飞行轨迹死板好预测,因此对火炮本身性能要求也不是很高。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美国海军地勤维护M61A1机炮

  因此美国直接把原本装载在飞机上的M61型 20毫米六管加特林机炮拿了过来,作为新防空火炮的火力总成;这样做的好处除了降低成本以外,M61作为机载火炮本身结构紧凑、重量轻、射速高的特点也使整个密集阵系统可以做的更小、更轻,能够很容易的安装在一些吨位和尺寸小的舰艇上。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密集阵block 1B对于鹰击8系列这样不具备隐身和高速能力,主要靠掠海和末端机动突防的反舰导弹具备有效拦截能力

  但是相对的,20毫米口径和6管设计也限制了密集阵火炮的性能潜力。密集阵的火炮系统,其基本性能指标并不高,最大射速在4500发/分。在从Block 0到Block 1B的批次改进中,密集阵系统的性能历经了多轮的升级强化,其火力控制系统的侦测、分辨、跟踪锁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战范围也不断扩展到能击落掠海机动突防的亚音速反舰导弹、以及打击海上和空中低速目标(相对于导弹,比如快艇和直升机)。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密集阵block 1B完全拦不住鹰击-12,火炮口径和射速都差太远了

  但是在火炮本身的性能改善上,虽然新的Block 1B密集阵采用了更长更厚的炮管,更重威力更大的杀伤力强化弹药,在射击精度和有效射程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依旧脱不开6管20毫米机炮的基本性能范畴。其射速和中远距离的毁伤能力,远远不足以应对具备先进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机动突防的重型高速导弹。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730近防炮

  和密集阵相比,大陆的现代近防炮系统从一开始就选用了7管30毫米火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730的设计年代更晚,近防炮的射程和射速都必须做的更大,才能获得更多的拦截次数,提高总的拦截成功率。而作为代价,730不仅在火炮和相关机械部分的成本造价更高,而且总体的重量和体积也大得多。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1130近防炮

  但即便是730火炮,其性能也不足以拦截现代超音速反舰导弹——就算是台湾自己在美国70年代基础上开发的雄风3也不行。大陆的大量相关研究,包括理论计算、模拟仿真和一些实验,都认为针对雄风3这样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近防火炮要实现可靠的拦截性能,炮弹必须具备足够的动能和射程,而且射速必须达到万发左右。这也就是730火炮突破以后,大陆紧接着又开发1130火炮的原因。

  和台湾的雄风3导弹相比,大陆的鹰击-12导弹性能上要优越得多,尤其是飞行控制技术差距下的机动突防能力,雄风3完全不能与鹰击-12相提并论。而密集阵block 1B Base 2限于火炮本身的口径和射速,就是面对台湾自己的雄风3也没有可靠的拦截能力,就更不用提鹰击-12了。

台湾90亿买美国近防炮,但拦不住大陆超声速反航母导弹,浪费钱图:传统火炮的性能已经发展到极限,美国的海拉姆系统用导弹取代了速射火炮

  实际上密集阵block 1B Base 2并不能拯救台湾军舰在大陆面前几乎没有生存能力的劣势,就算是海拉姆系统也不行。台湾真要想和大陆的军事抗衡中扳回一点劣势,也应该把所有的钱和资源都砸在空中力量和反导力量的建设上。这90亿新台币军贸款,台湾花的是一如既往的鼠目寸光。(作者署名:候知健)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