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能否防来袭导弹 自卫系统早就有但为何不用

2016年11月25日 12:41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4年7月17日,马航一架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疑被“山毛榉”地空导弹击落,造成机上近300名人员死亡。十几年前,针对民航客机的导弹攻击曾导致西方国家兴起一股研制对抗红外制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客机自卫系统热潮。这次惨案,会不会再次促使人们研制更新、更先进的民航机自卫系统,以帮助客机躲过致命灾难?

  军用飞机早已配备类似系统

  军用飞机的导弹防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探测来袭导弹,以及对来袭导弹实施对抗。

  探测主要依赖飞机上配备的探测装置实现。有的装置可以探测到敌方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从而得知敌方雷达正在对自己实施的探测的具体状态,例如敌方雷达是正在搜索,还是已经跟踪上了自己,还是已经在控制导弹攻击自己。光电探测手段可以发现来袭的导弹,例如探测导弹喷出的尾焰和烟雾,或者导弹自身表面的热量。在探测到这些信息后,机上计算机可以运算出导弹来袭的方向、速度等信息,向飞行员告警,并辅助或主动的向来袭导弹实施对抗。

  JF-17枭龙战斗机的尾部告警探测设备,包括若干个指向不同方向的光电探测器:

  对抗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被动主要指对导弹实施干扰,例如投放燃烧的红外干扰弹,迷惑使用红外线制导的导弹。或者使用无线电干扰,对抗来袭的雷达或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例如BUK导弹。

  民航机自卫系统早已有之

  实际上,早在十年前,用于民航客机的自卫系统就已经研发成功,并少量装备客机,不过那时候的客机自卫系统主要针对红外制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其研发也源起于一系列的导弹攻击事件。2002年11月,一架以色列阿基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57客机在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机场起飞后,遭到来自地面的两枚“萨姆-7”导弹袭击,所幸未被击中。同年年底,以色列国防部要求所有飞国际航线的以色列客机都要安装自卫装置。2003年11月的巴格达,DHL公司的一架空客A310遭到两枚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其中一枚重创了飞机左侧机翼,但飞机最终迫降成功。这迫使美英等西方国家加紧了客机“反导防御系统”的研制。

  2003年10月,以航空工业部门向外界公开展示了名为“飞行卫士”的“反导弹防御装置”。该装置的价格在200万美元左右。该系统重90公斤,采用脉冲多普雷雷达探测来袭导弹。飞机两侧各安装两个红外干扰弹投放器。雷达探测到来袭导弹后,对机组人员发出警告,并自动触发红外干扰弹。大约有150架飞机安装了这种“飞机卫士”。

  美国国土安全部也于2004年8月25日宣布选定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和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保护美国民航飞机的导弹防御系统。两家公司提供的系统实际上是直升机或者军用运输机装备的类似系统的改进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作导弹逼近告警系统。通常是采用红外或者紫外告警技术,追踪导弹发动机燃烧时发出的尾焰。第二步便是干扰装置,干扰装置也有两种:红外干扰弹相对较为便宜,但是无法对付红外成像导引头等高端技术的先进便携式防空导弹;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实际上是通过发射激光,欺骗或迷惑导弹的制导系统,保护客机免受袭击,它对所有红外制导导弹几乎都有效,不过价格是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的两倍以上。

  另外,目前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射高在3000米左右,对于1万米以上高度巡航的客机无可奈何,因此主要用来攻击起降阶段客机,所以有些国家还研制了部署在机场地面上的飞机保护系统。

  尚难对付雷达制导导弹

  目前民航机自卫系统,主要是针对红外制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民航机即便装备了这些自卫系统,也无法对付诸如“山毛榉”这样的采用了雷达制导的中远程防空导弹。以“山毛榉”为例,它采用雷达探测、跟踪目标,并利用专门的照射雷达对目标进行照射,导弹的导引头通过接收照射雷达照射目标后的反射波来跟踪目标。对于这种系统,现有的民航自卫系统的红外诱饵弹或者红外干扰机都无法进行有效干扰。

  当然,针对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也并非毫无对策。可以从战斗机自卫系统移植相关技术,但整套系统更为复杂和昂贵。也无法完全确保对先进雷达制导防空导弹的效果,否则战斗机也就没必要发展隐身技术了。就以无源探测系统来说,需要分辨雷达种类,是警戒雷达、航管雷达还是炮瞄雷达或者导弹制导雷达,还要能够分析雷达的工作状态,是处于搜索状态还是锁定状态。这需要对不同国家不同雷达的信号特征建数据库,而这是各国军方严格保密的数据。此外,干扰装置也要更复杂,包括无源的箔条以及有源干扰装置。

  前景并不乐观

  对于客机而言,面临便携式导弹攻击要比面临雷达制导大型导弹攻击的可能性更大。据美国民航飞行员协会(ALPA)估计,全世界有50万-70万枚肩扛式导弹,约有1%已在黑市出售。这类便携式导弹操纵起来十分简单,并不比早期的滑膛枪更为复杂。ALPA统计,1978年到2003年11月,总共发生36次针对民用飞机的便携式导弹袭击。而对于恐怖分子而言,获取并掌握类似“山毛榉”这类的大型防空导弹系统的使用却绝非易事。其实,最困难的不在于操作,而在于维护。早期型号的“山毛榉”防空导弹,整个系统的设计平均无故障间隔不会超过100小时。也就是说,工作累计不到100小时,就会出现一次技术故障。实际情况可能还会更差,特别是服役到现在的早期型号“山毛榉”防空系统,基本处于寿命周期末段,故障率更高。而排除这种故障,不是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就能学会的,而对系统参数的调节和测试也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对于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大型防空导弹尽管威力更大,但是民航客机面临这种攻击的可能性很小。

  据一名中国军事专家介绍,就安装现有的自卫系统而言,有关各方已经争论不休。系统制造商认为应当安装,飞行员也很关切。但由于经济原因,只有极少数的航空公司考虑使用此系统。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定向红外干扰系统为例,该系统价值100万美元,另外系统导致阻力增加1%。所以,除了以色列外,几乎没有国家强制安装这类系统。至于研制、安装针对雷达制导的大型导弹的新型自卫系统,前景就更不乐观了。(作者署名:空军世界)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