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接收俄一导弹后盛赞:终于不用再怕中国军舰了

2016年11月17日 14:3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大家只看到俄航母地中海亮剑 其实俄早给西方划了300公里红线

  2016年11月16日,对俄罗斯海军来说是个大日子,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终于投入实战!下水30年,服役25年的这艘俄罗斯海军的“独苗”终于开始发挥真正的作用。不过为了避免此前的问题,这次作战派遣的是苏-33重型舰载战斗机,而不是米格-29K中型战斗机,显然是要避免此前发生的“坠机”问题。而且根据新闻画面显示,苏-33挂载的都是R-73E红外格斗导弹和R-27中距空空导弹,清楚的告诉外界执行的是空中掩护任务而不是一直想要进行对地打击任务。不过也无所谓了。起码,这条俄罗斯航母在地中海的首次亮剑,是亮出来了,这也是大家所认可的,甚至是很多人称赞的。

大家只看到俄航母地中海亮剑 其实俄早给西方划了300公里红线

  不过,也有人质疑,俄罗斯这次“亮剑”是“打肿脸充胖子”,西方完全没有心思跟俄罗斯叫这个板,只要西方海军动动手指,分分钟就能击沉俄罗斯的“独苗”航母。真是这样吗?这就太小看俄罗斯了!俄罗斯在战略上是粗中有细,这次俄罗斯航母的作战地点和也是精心选择的,并且安排了多重“护卫”保驾护航。除了大海上大家看到的各型战舰外,俄罗斯早就秘密运输了一款导弹到驻外基地,并以基地为核心给西方画了一条300公里的红线。能够办到“划红线”这样任务,自然不是寻常武器,正是俄罗斯的现役主力“宝石”反舰导弹的继承者“堡垒-P”超音速岸防导弹系统。越南海军为了能够对抗中国海军也选择了这款导弹,以至于刚一到货越南论坛里的网友们一片欢呼:“终于不用怕中国的军舰了。”这导弹有这么神奇,能让越南网友顿时增了底气?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其实际性能如何。

大家只看到俄航母地中海亮剑 其实俄早给西方划了300公里红线

  首先,这款导弹的设计上就是一款以陆制海的装备,其弹体采用的是经典的P-800“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改进而来,具备300公里的射程和2马赫的飞行速度。“堡垒-P”导弹具备两种发射模式,全程低空50米以下,射程在120公里左右,如果选择“高低模式”则可以确保最远300公里的射程。并且200千克重的半穿甲破片弹头,重创5000吨以下舰艇是完全没有问题。由于发射筒长达8.9米,超出了车体承载,所以“堡垒-P”的发射车采用了比较奇特的箱式构造,方便运输。并且“堡垒-P”采用了指挥车和发射车分散布置,利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多种联通模式,发射车从进入阵地到准备发射只需要5分钟,大大缩短了暴露时间,可谓是陆基反舰的一款利器。

大家只看到俄航母地中海亮剑 其实俄早给西方划了300公里红线

  而且,俄罗斯这次还“不经意间”展示了“堡垒-P”反舰导弹的对地打击能力。在今天的新闻画面中,在俄罗斯海外基地的“堡垒-P”反舰导弹居然进行了对地目标打击。由于其引导头使用的是脉冲主动/被动雷达引导头,能够侦测50公里内的大型目标。按照印度海军正在使用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这款跟“红宝石”导弹渊源颇深的的印度型号,测试的结果来看,能够命中大约长度为50米左右的仓库目标。300公里的射程,命中50米大小的仓库,已经接近巡航导弹的打击能力。这一点或许也是越南看重“堡垒-P”导弹的另一个原因了。而且,西方国家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俄罗斯布置了多少“堡垒-P”发射车到海外基地,理论上来说一辆“堡垒-P”的K380P MBU指挥车能够指挥4套K340P导弹发射车,这就是8枚导弹可以随时被发射。在视频中俄罗斯至少展示了2辆发射车,那么其他2辆发射车呢?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指挥车呢?当然,在西方无法探知最终结果之前,肯定不会对俄罗斯海军编队轻易动手,甚至不会贸然派遣战机或者战舰“危险抵近”俄罗斯航母来刷存在感。这就已经足够了,俄罗斯“划红线”给西方令其不能轻举妄动的目标就达到了,如果西方发现最终俄罗斯就运了2辆发射车去了,也无能为力。俄罗斯已经站稳脚跟,无法撼动了。

大家只看到俄航母地中海亮剑 其实俄早给西方划了300公里红线

  不过,因为俄罗斯这次的行动所展示的“堡垒-P”导弹的能力,也让我们对越南购买“堡垒-P”导弹后的作战思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越南目前的“堡垒-P”导弹除了部署在自己内陆基地外,沿海的岛屿基地上也有部署。尽管越南还布置了以色列“EXTRA”和“ACCULAR”精确制导火箭炮的,但是无论是杀伤能力还是射程都无法与“堡垒-P”导弹相媲美。这或许是越南的另一中作战思路:在前沿基地上布置这种多用途导弹,远距离可以偷袭中国战舰,起到偷袭的效果;近距离还可以进行火力支援、精确打击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偷袭中国方面大型港口或者基地的巡航导弹使用。这一点或许是俄罗斯此次地中海亮剑背后,更深层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表面上很炫,但无法掩盖尖刀已经磨砺,匕首随时出鞘的危险情况。(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