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坚持部署萨德其战力究竟如何 8张图表揭示答案

2016年11月16日 12:3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战斗力水平是衡量作战部队遂行战斗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韩国军队战斗力水平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短期、长期发展方向。文章指出,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水平评估主要存在:评估的理论方法不完善、输入要素过多、难以反映无形要素等三个方面。文章认为,从短期来看,需在考虑作战部队特性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需将舰艇、飞机视为作战要素;需在考虑战时必要输入要素、战力指数、任务重要度的基础上确定加权值;需考虑海军各科目作战的任务可用度来确定任务。从长期来看,需以战时任务为导向,进行战斗力水平评估,从而为指挥员判断作战部队任务完成度提供支持。

  韩军联合参谋本部及各军需充分认清战斗力水平评估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相关制度与评估方法的教育活动。此外,在三军C4I和KJCCS性能改进等项目中,需对体系战斗力的生成开展定性与定量评估,建立和完善部队战斗力水平定量评价机制。

  从韩军《联合参谋教范》、《陆军规定》、《军事术语词典》及美国防部《军事术语词典》中可以看出,战斗力可以定义为,在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发挥可对战斗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有形、无形要素的作用,从而达成军事目的的战斗遂行能力。

  对这种战斗力“水平”进行评估是指分析判断战时战场环境下部队的遂行任务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即,对战时指挥官的决策能力、部队的作战能力、兵力、装备、物资、弹药等作战要素与手段进行评估。

  通过战斗力水平评估,可以判断部队的任务遂行程度及任务遂行能力,从而为部队投入、部队撤出、战斗力恢复等作战指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战斗力水平评估的有效性、可靠性,需通过战场管理系统不间断地为部队提供实效性、适时性的情报。

  为保证战斗力水平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需明确评估对象与评估要素间的关系。此外,需缩短信息流程,充分发挥战场管理系统的作用,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与生存性。

  本文介绍了战斗力评估相关理论及战斗力水平评估发展现状,分析了韩军战斗力水平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韩军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战斗力评估理论的发展及变迁

  1、20世纪初期为止的战斗力评估概念

  截止到20世纪初期为止,战争主要以常规战争为主,因此战斗力水平评估主要集中在如何运用机动力、火力等作战手段来达成军事目标。对于作战指挥官来讲,最为关注的是采用何种方式去打赢以机动力、火力为主的线性战争。比方说,当武器装备的规模(Mass)与敌方相当或处于劣势时,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战术手段争取战斗的胜利。事实上,在执行作战任务的过程中,战场地形和作战时间对作战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当时的战争条件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要素都会影响战争结果,因此对装备及效果加权值的研究并不活跃。

  2、20世纪中后期战斗力评估概念

  20世纪中期,颠覆性技术发展对武器装备建设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为促进战斗力生成和增长,对武器装备的战斗力评估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美陆军概念分析局(CAA)开发出武器效果指数和部队加权值方法论(WEI/WUV:Weighted effectiveness indices and weighted unitvalues)后,对加权值和战力指数的研究与应用更是异常活跃。

  不过,20世纪后期,以1980年冷战体制崩溃为起点,这种战力指数的应用有了明显弱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来的以火力、机动力为主的战斗力评估,在冷战结束后转向以战略武器、网络、信息战、非对称战为主。

  20世纪后期,美国着眼未来作战任务需要,通过改进国防部层面的国防战备报告系统(DRRS),持续发展战斗力水平评估能力 。最近,美国又在积极运用国防战备报告系统,进行以任务为导向的评估,以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整体来讲,从20世纪中后期起,开始从多个角度对战斗力的各种有形、无形要素进行定量化评估。美军则努力探索实现系统集成,积极运用全军一体化综合系统。很显然,对于战斗力水平评估而言,这些研究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C4ISR战力评估、加权值的可靠性、三军的兼容适配等依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3、韩军战斗力评估相关研究现状

  近年来,韩军有关战斗力评估领域的研究重点如表1所示。整体来讲,韩军的战斗力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武器装备上,对于加权值的研究、各军种/各部队特性的研究则相对萎缩。

  虽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韩军就实施战斗准备态势评估,但是关于战斗力评估的研究还是在九十年代由陆军正式启动。需要强调的是,反映各军种特性的战斗力评估研究并不尽人意,尽管大部分研究使用了加权值,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和观点。此外,在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无形要素,作战任务也往往被忽略。

  虽然模拟评估系统得到了积极运用,但是在加权值的可靠性、C4I的运用、无形要素的反映等问题,依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在战场功能、参谋功能 、机械化部队 、有形要素 等领域的战斗力评估研究中,韩军广泛运用了加权值。此外,在加权值理论的基础上,陆军又开发了战力指数。韩国国防研究院(KIDA)提出的海军武器值(NCPI)、空军武器值(ICE)、JWS/JWS-K武器值均属于这一范畴。2008年,陆军教育司令部参考CBS模拟系统,利用各部队的加权值进行了战斗力水平评估 。

  二、韩军战斗力水平评估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韩军关于战斗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装备的机动力与火力,而能够衡量战时任务遂行能力和作战持续能力的战斗力水平评估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

  韩军的战斗力水平评估采用了先向各军C4I系统输入兵力、装备、物资、训练等相关数据,然后再与KJCCS互联互通的方式。即,下级部队将数据信息提交给上级部队,指挥机构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然后生成各种资料,并上报上级机关。

  韩军的战斗力水平评估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战斗力水平评估理论相对落后于战斗准备态势评估理论。战斗准备态势评估是指平时从师旅级到作战司令部级部队的兵力、装备、物资、动员部队、设施、训练水平及战时需求等进行分析判断。与此相反,战斗力水平评估的定义模糊不清,也未明确评估对象部队、评估要素等相关内容。战斗准备态势评估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理论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事实上,战斗准备态势评估工作在军队非常活跃,评估结果也得到广泛应用。甚至于说,韩军将战斗准备态势评估结果用于战斗力水平评估结果也不为过。

  第二、输入信息过多。目前,需要向各军C4I系统输入的战斗准备态势评估基本要素过多、过细。如果战时继续沿用这一做法,在录入信息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时间。此外,还会因战时信息的复杂性和低可靠性,进而影响到输入值的可信度。

  第三、不能有效反映无形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战争对武器装备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不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仍然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指挥官的作战经历、指挥经验,官兵坚强的战斗意志、必胜的信心、昂扬的士气等,都是战斗力标准必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无形要素并没有科学地反映到战斗力评估当中。不可否认,完全反映无形要素确实存在很多难点,军事发达国家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无形要素是一种内在的张力,我们不应忽视这一领域的发展。

  三、韩军战斗力水平评估发展方向

  为了有效解决韩军战斗力水平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提出短期、长期发展方向。首先,需在确定各军种评估对象、评估要素及加权值的基础上,实施从下级部队到上级部队的、定量的战斗力水平评估。

  从评估对象来看,陆军需考虑战时组建部队平时的战斗力管理、无形要素等内容。就海军和空军而言,舰艇和战斗机构成其作战能力。因此,需基于最小单位的武力指数(战力指数)、可动率、架数等来测算部队的加权值和战斗力。

  为了发展部队战斗力水平评估理论,从陆军的情况来看,需向从大队到集团军司令部的各级部队赋予加权值,并具体考虑兵力值、装备值、物资值,设计成下层部队战斗力可影响上级部队的体系结构。

  通常,各级部队间的相对加权值是机动部队、火力部队的武器装备战力指数与武器装备数量相乘的结果。无法准确计算战力指数的特种部队、医务部队、情报部队、勤务支援部队等,可通过判断任务的重要度计算具体的加权值。

  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基于各部队的加权值,下级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如实地反映到上级部队,才能确保部队战斗力水平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讲,下级部队利用兵力、装备、物资的最小值法则计算战斗力,上级部队则基于下级部队的加权值和战斗力计算战斗力。

图1:下级部队对上级部队产生影响的结构

  问题是当具体计算时,将下级部队的部队加权值与战斗力相乘得出的上级部队战斗力,会与综合下级部队的兵力、装备、物资,运用最小值法则求得的上级部队战斗力之间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前者反映了下级部队的加权值,侧重于“部队间的重要性”,而后者反映了兵力、装备和物资,侧重于“评估要素”。事实上,这两种方式均包含了上级部队所关心的要素。

  今后,需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反映下级部队的诸构成要素,从而向指挥官展示适用最小值法则的战斗力水平。

  从海军的情况来看,舰艇需作为一个作战单位遂行对舰作战、反潜作战等任务。因此,需在定义“任务单元可用度(整体平均值)”的基础上计算舰艇的任务完成度。公式1是上级部队战斗力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充分考虑了下级部队的战斗力。从表面上看,公式过于复杂,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由各军确定指数并完成最初输入。当需要实际运用时,只要输入武器装备的数量,就能够自动计算出战斗力值。

  从空军的情况来看,不应只考虑出动率,而是要定义战斗飞行团的战斗机及主要装备究竟发挥多大作用的“贡献出动率”,并基于此来计算部队的战斗力。

  就海军和空军而言,舰艇和战斗机就是作战单位。因此,需以舰艇和战斗机为最小单位,利用武器值、战力指数、出动率、架数等参数计算部队加权值和战斗力 。

 公式1:第i个海军2级(舰队司令部)部队战斗力计算理论

  就没有战力指数的支援舰、运输舰等而言,可临时通过战斗装备的完好率、续航距离、最大载重量、机动力、投送力等主要诸元计算战斗力(陈在日{音}, 2014)。不过,考虑到各军、各部队、各部门的立场观点不同,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为了避免输入信息过多,如表3所示,先定义部队特性,并将班组武器、基本车辆、基本通信装备等排除在外。表中的圆圈代表编制装备,三角形代表主要装备。举例来讲,陆军步兵大队的战斗力水平评估对象装备如表4所示。

  表3:陆军部队战斗力水平评估对象装备类型

  表4:步兵大队战斗力水平评估对象装备

从物资的情况来看,汽油、航空燃油应该对使用需求和拥有情况进行评估,弹药则只对选定的装备进行评估。  从物资的情况来看,汽油、航空燃油应该对使用需求和拥有情况进行评估,弹药则只对选定的装备进行评估。

  战斗力水平评估需要的数据,原则上从各军的国防人事与国防军需综合信息系统获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根据指挥官的指示手动输入。从管理的层面来讲,为了加强作战部队的平时战斗力水平管理,需要从平时起在各军的C4I系统中做好兵力、装备、物资等的管理工作。举例来讲,为保证第1野战军司令部所辖炮兵团、第2作战司令部所辖维稳师等的平战快速转换,应在平时就做好战斗力水平管理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战时组建的部队而言,需进行综合、精细化管理。

  至于无形要素的评估,与以实际数据衡量的有形要素不同,通常由指挥官做出判断。不过,为了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必要确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动生成结论的标准。比方说,训练水平评估可适用于最新战斗准备态势评估结果;士气评估可根据伤亡人数、战场投入时间(疲劳度)等得出结论;军纪评估可根据违纪、违法案件(逃离部队、不服从上级指示等)等得出结论。

  图2是战斗力水平评估示例。图中对各部队战斗力数值与水平做了量化展示,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相关作战要素的战斗力情况。双击操作后,可进入下级部队界面,界面中包括所辖部队的兵力、装备、物资等数据。

图2:战斗力水平评估示例图2:战斗力水平评估示例

  图2中显示的内容是由下级部队的战斗力生成的数据。当然,可设置部队加权值调整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梯队不能随意对各单位战斗力水平进行变更,上级部队也不能任意改动下级部队的战斗力,这种做法会直接破坏评估的可信度和意义所在。此外,针对下级部队战时被消灭的情况,也要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

  只有从最基层部队开始逐级计算战斗力水平,才可能保证评估的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为此,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确保战斗准备态势相关数据与战斗力水平评估系统互联互通。表5对战斗力水平评估发展方案做了归纳总结。

  表5:陆海空军战斗力水平评估发展规划

  为了进行可用性分析与适时性评估,战斗力水平评估系统需在体现各军特性的基础上,优先确立联合参谋本部层面的通用信息基础结构,并明确战斗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除此之外,行动要素应基于作战教范、野战部队指挥官的作战经验等得以合理反映,战斗要素、支援要素、有形要素、无形要素等也要列入其中。为了有效适应战场环境变化,还需制订相应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可赋予各加权值的具体功能。

  从长远来看,与美国国防战备报告系统(DRRS)一样,韩军也应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战斗力水平评估 。

  美国国防战备报告系统是定义各级部队的职能与任务,定量、定性分析判断任务完成度,并生成作战项目可行性、必要性的综合系统。为此,美国综合管理各军、各机构的大量输入资料,提高系统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目前,美国国防战备报告系统的评估结果不但在战争中,而且在重大的国家灾难、国际灾难事件中也得以广泛应用。

  在未来战争中,作战方式、作战任务将更趋多样化。考虑到有限的战斗力规模,韩国军队需建立起高效的战斗力水平评估体系。为此,有必要就构建与美国国防战备报告系统类似的战斗力水平评估体系展开研究,并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论证。此外,战斗力水平评估需强化政策支撑,建立标准体系,完善法规制度,引导和鼓励全军的广泛参与,促进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项目趋同。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有关战斗力水平评估的相关理论、发展现状,分析了韩军在战斗力水平评估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韩国军队战斗力水平评估的短期、长期发展方向。

  建立科学高效的战斗力水平评估体系是战时支持作战指挥决策、把握作战主动权、谋求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因为如此,需广泛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加快提升战斗力水平评估能力。从长远来看,需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战斗力水平评估体系,不断强化战斗力水平评估的专业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者署名: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