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6年11月7日,俄罗斯海军司令弗拉基米尔·科罗廖夫海军上将率领军事代表团已经结束了对中国海军的正式访问,返回俄罗斯。但是对于这次俄罗斯海军的掌门人来访媒体关注却不多,少数的关注文章也在聚焦于其到访“辽宁”号航空母舰,认为这位海军上将是来参观的;也有网络媒体猜测这位上将可能是来中国花大价钱下大订单的,目标就是跟中国联合制造类似于“辽宁“号这样的大型航空母舰,而且合同价格猜到了180亿美元,还真是大价钱;毕竟现在对抗美军的态势比较严峻,而俄罗斯这样的“冒烟航母”的实际情况也已经非常明晰了。但是,显然俄罗斯自己的军事专家并不认为上将的到访只是简单的参观或者是买什么航空母舰这类“国之重器”,而是为了一些更小的”小船“而来的。
根据俄罗斯著名军事评论员伊戈尔·科罗琴科(他还是俄罗斯24小时新闻台和红星电视台的军事评论员)于11月6日在自己博客上撰写的分析称,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海军来说,最大问题是什么?产能和需求之间的不均衡,这才是俄罗斯海军现在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作为局外旁观者,我们必须说这位专家说的确实是大实话,而且基本说到点上了。
长期以来,俄罗斯在经济领域略有好转之后,却没有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的产业链条。仍然散落在原来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分项加工产业没有得到整合,这也使得俄罗斯在现在被封锁之后,海军的造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只能造船壳,而需要等待发动机匹配。尽管对于俄罗斯这样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国家,造出船用发动机,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需要的是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绝对不会给俄罗斯这样的时间去复苏的。俄罗斯专家认为,这就是俄罗斯海军司令这次到访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来寻求合作,寻找共同点,一起对抗美军;另一方面,则是寻求快速扩充海军的作战能力的办法。
俄罗斯海军产能和需求之间的不均衡早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海军最主要问题。这已经不再是关乎俄罗斯海军能否重振红海军辉煌的脸面问题了,而是已经到了俄罗斯海军生死存亡的边缘。北约已经开始扼守黑海出口海口,远征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冲突几乎在一触即发之时。而俄罗斯海军却连交付几艘11356型护卫舰型这样4000吨的护卫舰都极为困难。这对于以前动辄7000吨上万吨的红海军编队来说,绝对只是一艘“小船”。可现在俄罗斯连这样的“小船”交付都非常困难。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俄罗斯现在进行远征的都是21631型“暴徒”级护卫舰,只有500多吨,再大一些的11661K型护卫舰也就2000多吨。剩下的都是曾经庞大帝国剩下的舰龄超过30年以上的老船,其中就包括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所以,俄罗斯现在亟待需要用新型舰艇替换这些老旧平台,还有数量极大的导弹艇部队。这都需要高速、大量的产能,这就是俄罗斯现在所不具备的。而中国海军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大量的造船厂都可以生产符合军用相应标准的舰艇,而且没有受制于子系统不完善而造成的各种延期情况;甚至,还能提前完成。
这也是俄罗斯方军事专家科罗琴科思考的问题之一,如果借助中国的力量,生产舰体,搭配俄罗斯的武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这是否会是俄罗斯海军司令到访中国的一个目的呢?从理论来说完全可以,因为俄罗斯当年跟法国就是如此合作的。在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上,安装的全部都是俄罗斯的武器作战系统,而法国只是生产了相应舰体、发动机、还有部分的管理操作平台。这其实也是俄罗斯一直想要的造舰方式,这种加工方式有其独特的优点,最主要的就是快速!这种订单化的军舰制造模式,也是未来主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技术不匹配的问题,这些在标准化的操作下都可以克服的。
我们再看中国海军的实际建造速度,每6周就会有一艘056/056A型“江岛”级护卫舰下水,从下水到交付部队的周期,只需要六到十二个月,对于一艘1500吨级的多用途导弹护卫舰,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可以了。而如果换成054A这样的导弹护卫舰,4500吨级的,中国大约只需要12到18个月,就可以完成交付。并且,如果俄方不要求安装武器系统,这一时间还可以提前。
基于上述这些点,俄罗斯专家分析,此次俄罗斯海军司令造访的青岛海军基地正是北海舰队的的司令部,而北海舰队麾下拥有7艘各型056型护卫舰,6艘054A型护卫舰,完全可以供俄罗斯海军司令进行参观的。并且当年在引进西北风的时候,也是先期俄罗斯一个高级海军代表团到访后,最终敲定合同。而且,由于俄罗斯特殊的环境,能够从国外采购的选项极度有限,能够帮得上俄罗斯海军造舰的只有中国了。因此,这次中俄之间是否会就双方造舰产业的展开合作,需要看后续的新闻稿是否有公布。(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