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放军步兵小钢炮 对越反击战用它夺回一阵地

2016年10月23日 14:3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1960年初,我国研制60毫米迫击炮,1963年批准设计定型,简称63式60迫击炮,其材料全部用国产,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迫击炮,标志着我国迫击炮从仿制进入独立设计时期。该炮批量生产后,直接装备到连、排级部队使用,每连炮3门,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标准轻迫击炮,还曾出口,现已停产。

  63式迫击炮由身管、座板、炮架、瞄准镜和附件4部分组成,全重12.7千克,射击稳定性良好,射程1400米。由于质量轻、机动性好,该炮可以随时进入发射阵地进行发射,甚至可以在阵地战斗中直接在战壕中和掩蔽部进出口处射击,通常配置在高地的顶部、鞍部、反斜面或遮蔽物后,便于向各个方向提供火力支援,发射之后快速转移,很难被敌火力捕捉到。

  

图注:迫击炮结构组成效果图图注:迫击炮结构组成效果图

  该炮配有杀伤榴弹、长弹两种弹药。其中,杀伤榴弹有两种,一种尾管上有三道环槽用以卡住环状附加药包,另一种无环槽,附加发射药包直接套在尾管上。该弹配用“迫-1甲”式和“迫-3”式两种引信。配用“迫-3”式引信时,拔掉保险帽还可充当手榴弹使用。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方步兵曾多次使用配用“迫-3”式引信的迫击炮弹投掷越方,效果出色。

  1981年5月5日,我军收复法卡山后,越方发动了数次团规模的反击,我方严守阵地。在一次交战中,越方在炮火掩护下出动一个团规模部队向我方冲击,两军在狭小的发卡山地区短兵相接。由于地区狭小,我方重型火炮无法施展,前方指挥部命令前沿营属炮兵立刻投入支援步兵的战斗。此时步兵营中装备的正是63式60迫击炮。

  该炮投入战斗后不久,越方一阵炮弹击中某炮班阵地,老战士张某、林某等负了重伤,昏迷过去,战斗形势越来越严峻,5号阵地上的大量敌人开始向4号阵地攻来。面对危急情况,炮班中的肖某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高地主峰,直接瞄准敌人射击。

  

图注:博物馆收藏的63式迫击炮图注:博物馆收藏的63式迫击炮

  当时他所在的炮阵地距离高地主峰还有70多米的一段斜坡,肖某腰挂瞄准镜,左肩扛迫击炮,右肩扛一箱炮弹,手拿铁锹和镐头,飞身跃过越方炮火封锁区冲向高地主峰。冲上主峰阵地后,肖某立刻架炮射击。在肖某炮火支援下,步兵打退了越方这次向4号阵地的进攻。

  利用越方退下去的间隙,肖某又取来了几箱炮弹,准备继续战斗。这时5号阵地上的越方发现了这门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迫击炮,集中轻、 重机枪向肖某猛烈扫射。肖某抱起迫击炮滚入附近的一个弹坑中,对准越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口气发射了10多发炮弹,摧毁越方两挺重机枪。我方步兵趁机发起反冲击,夺回了5号 阵地。

  该战后,肖某被评为二等功臣,63式60毫米迫击炮也大放异彩。(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