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打响对美核潜艇围剿战 这一新武器立大功

2016年10月13日 10:0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中国打响对美国核潜艇的围剿战 没想到这一新武器将立大功

  自2012年5月第一艘056舰下水后,截至目前为止已陆续有36艘下水;换句话说,平均每6周就下水一艘该新型舰船。其中更有14艘为反潜加强版的056A型。据马来西亚星岛新闻网站11日报道称,为大力提升近岸反潜作战能力,中国近年以平均每6周就下水1艘056型护卫舰的速度,期望一举打造60艘该型舰艇。分析认为,由056舰组成的“海上狼群”,再搭配最新的水下监听系统,足以威慑“重返亚太”的美国攻击型核潜艇。这种反潜加强版本舰型是在舰载指控系统上加强了舰载水声对抗系统,并加装国产新型主动、被动拖曳线阵列声呐,而舰船甲板上也新增了两具五联装多功能深弹发射器。同时原有的起降甲板为直-9反潜直升机配套设计,配合直-9反潜直升机可满足载舰50公里内的反潜作战。此外,大陆媒体披露军方已投入巨资,建造南海水下监听网络,该系统配合有数量优势的056舰“反潜狼群”,将对“重返亚太”的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形成威慑,令其不敢轻易驶入中国近海。

中国打响对美国核潜艇的围剿战 没想到这一新武器将立大功

  在目前中美激烈的亚太对抗中,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已能将美国航母战斗群阻止在第二岛链以外,而像东风-16B、东风-21C和东风-26等所谓杀手的弹道导弹,也能让美军的空优战机和战略轰炸机在战时在中国周边无立足之地,但在另一个方面,却是中国最大的薄弱环节,这就是美军的潜艇。根据美军高层的说法,即使是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等水面舰艇无法靠近中国,美军的战机在中国周边没有安全的起降基地,这也算不得什么,因为美军还有最强大的杀手锏——攻击型核潜艇。因为中国的反潜能力是中国最大的的短板,一旦中美发生冲突,美军数十艘“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就可以携带大量的巡航导弹,前出到中国近海,适时发动大规模的巡航导弹袭击,这样的打击很可能中国将无法承受。

中国打响对美国核潜艇的围剿战 没想到这一新武器将立大功

  为此,美军将这些核潜艇进行了新的升级,比如为早期的“洛杉矶”级加装巡航导弹发射模块,升级早期型号的“弗吉尼亚”级将巡航导弹携带数量由12枚提升到28枚,将“俄亥俄”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早期四艘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可携带154枚陆攻“战斧”,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攻击型核潜艇都将拥有对陆远程打击能力。特别是已经在中国周边多次亮相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其一次可发射多达154枚巡航导弹,至少可同时攻击上百个目标。如果要对其发射的巡航导弹进行拦截,那么,即使是中国按照2~3枚反导导弹拦截一枚“战斧”的话,中国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发射300~450枚拦截弹,才可能有全部拦截的机会。即使中国还有其他拦截措施,比如战机拦截和高炮拦截,但最主要的最有效的还是反导拦截导弹,而要发射数百枚反导拦截导弹,这需要多少个导弹营的编制和价值不菲的拦截弹啊?

中国打响对美国核潜艇的围剿战 没想到这一新武器将立大功

  因此,最低廉最可靠的反击手段,还是从源头上下手,这就是消灭那些发射导弹的平台——美军核潜艇。于是,中国在近年开始加强海上反潜能力建设,特别是水面舰艇,普遍都加装了反潜声呐和反潜鱼雷,有的还在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内混装了反潜导弹,更重要的是大量具有很强反潜能力的反潜直升机的上舰,如直-9F和卡-32。但这还只是量的提升,而真正使得中国海军反潜能力获得质的提升的是——056反潜型号的批量建造,与此同时,054A的反潜型号也开始出现,还有一重大项目也不得不提,那就是高新-6远程反潜巡逻机也开始服役。本文只讨论056反潜型号,因为其现役的数量最多,很可能是专门对付美军潜艇的装备。

中国打响对美国核潜艇的围剿战 没想到这一新武器将立大功

  056反潜型号加装了拖曳式主动、被动拖曳线阵列声呐,这一新型装备结合该舰的舰壳声呐,可以有效发现中国近海深处的低音潜艇,是对付美日潜伏潜艇的最佳手段。按照海外报道中国海军的计划,中国海军最终可能装备超过60艘056型护卫舰,而其中可能有超过30多艘是这种反潜升级型号。这样一来,海军三大舰队每个舰队可分到10艘以上,而因为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位置特殊,可能分到的多一些。这些056反潜型号将结合其它具有反潜能力的舰艇和战机,在中国近海打一场对美军核潜艇的围剿战,如无意外,它们将能彻底消灭或驱逐那些悄悄潜伏在中国近海的心怀叵测者,从而补齐中国海军最担忧的短板。(作者署名:军评陈光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