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伊朗曾欲花45亿买100架中国战机 因3件事放弃

2016年10月05日 14:4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说起伊朗空军,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是拥有大批量的F-14“雄猫”战斗机和非常出色的飞行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伊朗曾经差点把整个空军都换成全部中国制造的战斗机,整个交易的价格按照当时的价格核算超过300亿人民币,100架以上战机!如此庞大的数量几乎称得上是中国战机出口中最大的一笔了,不过为何最终没有成行呢?最近一段被并不为人所知的报道浮出水面,让人发觉中国军工的走出去步伐或许比我们想想的要大的多,也坎坷的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爆发的两伊战争已经是教课书中的案例,而交战双方的伊拉克和伊朗实质上损失都非常大。此时,中国刚刚通过两伊战争的过程中初步积累,对国际防务市场上的行情刚刚开始了解。发觉当时伊拉克空军损耗非常大,并且装备了从中国引进的歼-7战斗机,同时还有米格-21和米格-29战斗机。而伊拉克空军缺乏一种国土防空用截击机,因此瞄准这个市场,中国在歼-8II战机基础上,引进了俄罗斯的“甲虫”雷达和先进R-27中距空空导弹,加挂KH-31空对面导弹,同时换装了新式WP-13B型发动机改进而出的歼-8IIM战斗机。当时歼-8IIM的性能达到了升限1.9万米高度,最大速度2.2马赫。总体来说此时改进出来的歼-8IIM的性能比同期的“幻影”III略好,航电性能和F-4持平,最主要是价格较为低廉。

  同期,中国还对外推销了FBC-1攻击机。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陌生,但是说起中国国内后来的代号那可是如雷贯耳:“飞豹”!这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开始研发的双座超音速战斗轰炸机(外军称:攻击机)当时也面临即将下马的窘境,为了能够让这型战机得以继续发展,在中国国内尚未列装之前,直接包装称FBC-1攻击机先推向了外贸市场。当时的FBC-1攻击机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致气动布局上类似,不过是打包出售,不仅仅出口战机还出口YJ-82/C-802反舰导弹,这种最多能挂在4枚YJ-82/C-802反舰导弹还能在翼尖加挂2枚PL-5红外空空导弹的机型,没有明确的市场对手可以对应,对于有对地对海打击需求的国家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同时对外出口的还有歼-7战斗机,此时歼-7战斗机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被国外客户接受,并且当时中国和西方公司正在联合改进歼-7战斗机的各种适配性能,从雷达、火控到空空导弹等多方面。因此中国形成了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的轻型、中型、重型三级搭配体系的出口大军。

  不过没有意想到的是,碰上了海湾战争和对伊拉克的禁运,使得最初计划出口给伊拉克的市场完全被堵死。而此时另一个对手却找上门来,要跟中国来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据著名航空杂志《飞行国际》1996年的4月的刊发的一篇不大的报道称:“伊朗和中国关于45亿美元的军机出口订单已经商谈了有几个月时间,如果这笔订单成真,那么将会是中国最大的一笔对外战机军售订单。”

  我们回顾下伊朗的情况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会找到中国?伊朗在两伊战争中损失也是巨大的,尤其到了后期伊朗的所有主力战机,包括著名的F-14都损耗严重,除了战斗被击落的以外,大量的伊朗美制战斗机都面临着因为武器禁运缺少零件无法飞行的状态。而且在1988年和1990年,伊朗还进口过30架歼-7N战斗机作为应急使用。虽然谈不上是什么高端机型,但是也极大的缓解了伊朗空军飞机的短缺。不过伊朗空军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支相当具备攻势战斗力的空军,追求的也是类似于米格-29这样当时国际市场的明星机型。可此时的俄罗斯异常虚弱,美国稍微施加点影响就让俄罗斯放弃了出口伊朗米格-29战斗机的意图,所以伊朗只能寻求中国的方案。

  虽然《飞行国际》杂志没有说明中国当时对伊朗究竟计划出口多少战机,可总合同金额确实是45亿美元,折合成当时人民币374亿人民币(1996年时,1美元兑换8.3142人民币)!如果要最终达成,绝对是中国军机出售史上的一大奇迹。根据当时参与谈判的中方人员的回忆,大约计划出口伊朗3到4个中队歼-8IIM战斗机,2到4个中队的FBC-1战斗机,2到3个中队的歼-7战斗机,总数远远超过了100架之多(伊朗的中队是美式编制,至少在12架以上)。而伊朗空军在当时能够实际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机大约在150架左右,因此如果这笔订单得以成型,那么将会让整个伊朗空军的主力战机全部换成中国制造。

  不过为什么最终没有出口成功呢?可能存在如下几个问题:首先,伊朗对中国出口的歼-7战斗机感觉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当时出口伊朗歼-7战斗机基本都是国产原配并未安装先进航电系统,同时中国当时还没有组建相应的技术团队进行全天候的技术支持,第一印象就减了分。其次是伊朗用的都是美式和苏式装备,中国虽然是师承苏式,可仍然有自己不同的地方。伊朗的空军团队是美、苏精心培养出来的,对于战斗机后勤补给体系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完全不同于大家认识中的印度空军,因此对于自成体系的中式装备自然提不起兴趣。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当时中国的这些武器使用的核心:雷达、航电、发动机都是跟西方合作的,由于伊朗担心再度因为这些核心部件被阻隔让整个空军再度趴窝,因此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笔全面一揽子解决方案。

  不过,伊朗也是相当精明的买家,全面放弃大方案而不是放弃亮点项目。在接下来的接触中,中国的反舰导弹技术被伊朗引进到国内并形成了生产线。而中国的专家团队也帮伊朗进行了F-14和F-4战斗机的火控维修和整合工作(当时伊朗已经无法获得美制备件,因此中国的整合能力是伊朗格外看中的)。至于后续合作如何?看看已经30多年了仍然在伊朗天空翱翔的F-14战斗机还有已经在伊朗所有舰艇上的C-802导弹,就知道如何了。

  我们今天回看这笔订单,其实让人感慨颇多。最主要的还是一点:必须要形成完全自主的、体系化的国防军工产业链,不仅仅有利于己方补给,也方便出口。现在再有卖家上门,中国已经可以提供全套的从生产、培训、试飞、教学全产业链条的服务了。(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