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新武器可对全球非移动目标实施无死角打击

2016年08月19日 10:1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作者:占豪


   港媒称,中国正在秘密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新型威慑性武器。它由卫星发射,威力相当于核武器;但不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摧毁目标,所以没有放射性污染,是一种“干净”的武器。

  香港《明报》8月13日发表文章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这种武器的研究;进入21世纪,维持核霸权令美国财政和道义上都陷入重压,美国重启了“上帝之杖”的研制。但中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个如烟似雾的传闻有多少真实性?中国对这种武器的核心技术掌握了多少?下面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先敌打击先敌制胜

  文章称,美国人构想的这个“上帝之杖”武器系统,简直和孙悟空及其金箍棒故事如出一辙,连“上帝之杖”和金箍棒的重量也相若。

  文章称,“上帝之杖”全名为“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该系统由位于太空轨道的两颗卫星平台组成,一颗负责通信和锁定目标,另一颗则搭载有大量被称为“上帝之杖”、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长杆型金属“动能弹”。该金属棒由钨、钛或铀金属制成,直径30厘米、长6.1米,重量可达几吨。它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上帝之杖”威力堪比核武器。它在卫星制导和小型火箭助推下,利用自由落体加速度以每小时3.9万千米的流星速度击中目标。它不依靠任何弹药,完全依赖动能撞击来对目标产生破坏力。它能击穿地表深入地下,由于它是由高密度的金属构成,短时间释放的瞬时压力形同核爆炸。

  第二,“上帝之杖”打击范围广。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非移动目标实施无死角打击。

  第三,“上帝之杖”的打击速度非常快。从脱离太空轨道到击中地面目标仅需十来分钟,仅为洲际导弹的三分之一,能够收到“先敌打击、先敌制胜”的效果。

  第四,生存能力极高。搭载“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通常在距离地面1000千米的太空轨道上,这是一般飞机和导弹都无法攻击的高度。

  第五,环境污染甚小。相比于核武器,“上帝之杖”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突破核心技术  

  文章称,“上帝之杖”主要由动能弹头、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热控系统以及通信系统五部分组成。而“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还包括卫星分离技术和如何将这个庞大的卫星群组送上太空的问题。在无数的高技术问题中,最关键是三大技术,第一是制导技术,第二是卫星分离技术,第三是大推力火箭技术。

  首先是制导技术。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物体进入大气层产生的高温电离形成的黑障所造成的通信中断,穿过黑障后如何在仅余的几十秒时间内,调整姿势并准确击中目标。

  中国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东风”-21D破解了黑障通信的难题,因而能对移动中的航母实施精确打击。

  文章称,最新的消息显示,去年9月20日,中国的长征六号火箭将20颗卫星同时送上太空,并非“放炮仗”般一次分离,它实际上是由“母星”和“子星”组成。母星先抱着子星分别脱离火箭进入不同的轨道,然后再释放出所抱的子星,像放烟花一样一层一层散开来,美丽壮观。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设想的、据闻至今仍未实现的“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的“星星分离技术”。

  在孙悟空的故事中,他天下无敌的原因之一是能够变身,可以一下子变出多个各持金箍棒的孙悟空,还可以将多余的孙悟空收回真身。据设想,“上帝之杖”武器系统的机械臂,既可以掷出金属棒,又可以收回其中。今年6月25日发射的长征七号火箭搭载了意义非凡的“遨龙一号”卫星,这个“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能对轨道垃圾及非合作卫星进行定点清除。这就是“孙悟空之手”。

  文章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中,每一组包括有两颗卫星和多根金属棒,加起来有数十吨重。要将若干组星棒组合送上太空,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是关键的核心技术。

  中国研制的一种推力为500吨级的火箭发动机已取得初步成功。这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在刚过去的“八一”建军节这一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负责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取得首个里程碑式胜利。

  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文章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未来若能在发射井或战略核潜艇发射,将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一场中小型战争半天便可完成,余下便是收拾残局。这对美国霸权主义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美国太空军事化的野心由来已久,“星球大战”的提出便是明证。

  如同核武器一样,中国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能令霸权主义者对太空军事化的妄想有所思量,考虑其代价可否承受得起。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