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一尖端武器出口全面超俄 订单数量11比0

2016年08月05日 17:45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俄罗斯在潜艇技术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对俄潜艇技术一直感兴趣。本世纪前后,中国进口了多达12艘基洛级潜艇,可惜当俄罗斯拿不出更好的产品,国产潜艇性能又大幅提升之后,中国再没有下订单,直到俄罗斯推出“拉达”级方案。2012年12月20日,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购买4艘拉达级常规潜艇的合同。2013年3月25日中俄两国又签署了框架协议。中俄将以合作方式,共同建造4艘新型“拉达”级AIP潜艇出售给中国。

中国直接拒绝俄出售全套新型潜艇计划: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

  俄方要出售安装全套俄式设备的潜艇给中国,不同意按中方要求安装中国制造的设备,对此中方予以直接拒绝,不接受自己不满意的产品。

  近年以来,中国潜艇技术方面也不少进步,这次又是技术合作方式,中国自然提出了不少要求,比如:AIP动力系统,国产潜艇已成功应用,可是俄方尚处于研发之中。中国自然要求将国产的AIP装上订购的“拉达”级上,同时还要采用国产的火控、航电等设备,不仅要使用俄式武器,还能使用国产武器,并纳入中国作战指挥体系之中。这让俄方难以接受,这样要求无异于等于俄方仅提供了一个壳体,内部的设备大多要采用中国的,俄方的赚不到多少钱了。

中国直接拒绝俄出售全套新型潜艇计划: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

  中方还可以借合作之机,全面接触“拉达”级的设计,这也更让俄方犯难。拉达潜艇有许多独特的设计,比如:单壳体结构。潜艇的结构为双壳体与单壳体之分,这只是设计上的不同,各有特点,无那种更好的说法。双壳体的特点:建造容易,储备浮力大,抗打击能力好;缺点:吨位偏大,内部空间狭小。单壳体结构的优缺点正好相反,同等吨位条件下,拥有超出双壳体潜艇约40%的内部可用空间。中国国产潜艇一直采用双壳体结构,因此尺寸和排水量大,比如:039型的新一代改型潜艇水下排水量已达3600吨以上,这对我军不算问题,大吨位非常适合发展远海作战的需求。但是对于单壳体的设计依然很有兴趣,这次合作正是了解这一设计的好机会。

中国直接拒绝俄出售全套新型潜艇计划: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

  任何装备技术引进都以学习为目的,这让俄方对此相当的顾及,而且“拉达”级本身也存在问题。在中俄合作之前,该项目已进行多年,并陆续开工建造了3艘,可是其建造工作一直非常缓慢,仅首艇下水,其余二艘基本就没下船台,显然它存在不少问题。俄方自然不想让中方了解实情,只想利用中方的资金来解决问题,或者说,俄方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打着合作之名,让印度出资担费用,实际技术工作全由俄方负责,最后俄方用印度的钱,解决了技术问题,印度则什么技术也没学到;可惜,中方不是印度,如果进行合作,中方不会小气,应付的钱一分不会少,可是技术工作也要参与,否则就没有合作的必要。

中国直接拒绝俄出售全套新型潜艇计划: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

  如此一来,双方在“拉达”级项目上的分歧越来越多,双方始终无法答成具体的合作协议,自然也就是等于事实上中止。最终俄方只能取消“拉达”级项目,另行研制新的潜艇项目。合作虽没有成功,但是对我们构成什么负面影响,相反在最近几年内,中国成为主要的潜艇出口国。

中国直接拒绝俄出售全套新型潜艇计划:还想像对印度那样占便宜?

  2015年,向巴基斯坦出口8艘S20型潜艇,今年又确定泰国的3艘订购,同时向孟加拉国交付2艘二手潜艇。同期,俄罗斯的收获为0,原想宁可不出口,也不让中国学习,结果受害的只有自己。(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