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核潜艇技术与美俄差距较大难道就不造了么

2016年08月01日 15:03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海军无论是军舰质量还是军舰规模上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航空母舰的建造还是水面舰艇数量和质量上都获得了飞速提升。但是在一个领域上始终让大家觉得不是很满意,那就是核潜艇。无论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还是核动力攻击潜艇,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目前处在五大核武国家末位。而且随着最近美国和俄罗斯核潜艇都纷纷有大动作,更让某些人感到和美、俄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甚至提出中国应该全力研发“东风”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虽然只是一小撮不理性的声音,可我们仍然要看到差距,更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发展。

  在上周,美国公布了自己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代号“哥伦比亚”级,这种采用X舵,电喷泵推系统和超大功率40年全寿命反应堆和能够携带24个先进复合发射管。这种总吨位2万吨的水下猛兽就这么悄悄的推出了,不过既然是国之重器,自然价格不菲;首艘艇的研发成本高达117亿美元,这还是大量应用“弗吉尼亚”级的成熟技术。117亿美元现在是个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中国制造的001A航空母舰的成本还要高10亿美元左右。所以核动力潜艇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而俄罗斯也在上周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举行了第六艘885型“亚森”级核动力潜艇的龙骨铺设仪式,这种核动力攻击潜艇主要强化了发射“口径” 和“缟玛瑙”巡航导弹的能力,作为俄罗斯本世纪最新研发的第一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被西方誉为“世界最先进攻击核潜艇”,也是俄罗斯顶级核潜艇水平的再度发挥,主要是采用了KTP-6一体式压水堆,降低了分贝数和提升航行性能。

  对比来看,中国现在主要能够拿出来的最新型核潜艇,是刚刚公布的09四B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09三B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虽然在静音性能和巡航导弹打击效能上都有提升,不过按照通常的大多数观点来看,弹道导弹潜艇还背着硕大的龟背,攻击核动力潜艇还是七叶螺旋桨,这些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落后”的象征。对比上述两个全球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让不少人都恨不得把核潜艇的经费都变成“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经费或者干脆拿去造核动力航母或者大轰炸机;因为这明显是费力不讨好,造出来的核潜艇始终都是比人晚2代,干脆不造了来见效快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个观点首先是绝对错误的!

  核潜艇这个东西,是逐代发展而来,美国和俄罗斯在上个世纪60到80年代都在这个路线上蹉跎过,俄罗斯想一口气跳过去而美国则想另辟蹊径,结果就有了“塞拉”级核潜艇和”海狼“级核潜艇,性能上倒是非常出众,但是其他方面都未必了,可维护性,可实用性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最终双方还是冷静下来回到传统的开发路径上。中国倒是没有如此疯狂的开发计划,但是没有经历过那个疯狂时代,使得中国潜艇工业其实也存在诸多技术上不足。这个是中国的差距,不过中国现在也在逐步补课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广受诟病的09四的“龟背”洲际导弹发射器的问题,其实就是受制于耐压壳体的制造直径问题,而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世界最大的卷板机,可以制造直径13米的耐压壳体,这个没问题。但是造出来的这么庞大的壳体,是否适合中国周边海域航行呢?中国是否有配套的成熟泵推系统可用?中国现在的”巨浪-3“系列潜射弹道导弹是否可以做到艇出厂就能装艇实验了呢?核潜艇跟航母一样,同样是个系统化工程,缺一不可。

  当然也有人认为有了核潜艇就是天下无敌的了,这也是个极端言论。同样有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核潜艇虽然是动力无限,而上面操作的人是否能无限在水下待机呢?现代核潜艇基本90天一个周期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核潜艇主要发挥作用是在大洋,而中国周边大洋通道至今仍然被多重阻碍所阻隔,尽管中国在海空上已经突破了第一链条,但是还有第二链条。所谓“第一反潜大队”-日本自卫队仍然在,所以中国核潜艇哪怕造的再大再强,也需要受制于这些客观条件,想去大洋要非常费劲。就比如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苏联水下舰队一样,明明有毁灭世界力量但是发挥不出来,被美国航母战斗群限制得死死的,也就证明了核潜艇并非万能无敌的。

  中国现在在走的海上发展道路,是不同于美、俄所走过的路线,既航母和潜艇都有,但是都不盲目追新的路线,这是成为现代大洋海军的必由之路,少一个都不行!潜艇和航母都在发展,但是都不追求发展最先进技术。只是跟随而不是紧跟,中国发展这类高精产品都是这样“小步快跑”策略,虽然不是一步登天,但是每一步发展都能让人看到进步的成分,这就是中国核潜艇工业以及诸多高技术行业发展的现状。此时,越是有人怀疑的时候,我们越要记得曾经那位伟人说过的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至今听起来,振聋发聩!在当时极度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在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的当下,又有什么理由放弃继续研发核潜艇呢?(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