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日本卫星再出新问题 关键能力缺失没法弥补

2016年07月29日 10:42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我们都知道在亚洲除了中国是一个已经确立的航天大国,还有一个国家一直在积极谋求确立航天大国的地位,那就是日本。日本近些年都想摆脱美国的卫星通讯体系,成立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航天体系,对外可以称自己是个首屈一指的亚洲航天大国,脸面上有光;当然最主要是对内里子上更实用,侦察、通讯、预警这些卫星全部都是日本自己研发的,用起来不用每次都申请美军的授权更有利于日本独立运作军事行动,甚至可以直接展开依托于太空资讯支持的作战能力。正是本着这样的意图,日本近些年在军事用途卫星发射领域动作频频。不过日本可能操之过急了,老天爷都不会让日本称心如意。

  日本想发展军用通讯卫星,可是出现了奇怪问题事故

  根据7月19日英国路透社的报道,日本首颗军用通信卫星的天线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发射日期推迟2年。要说日本这回确实有点欲哭无泪了,本来DSN-1军用X波段通讯卫星是日本寄托了重大希望的通讯中继卫星,主要是进行卫星数据链搭建测试使用。结果这回却因为一点小问题,功亏一篑,老天爷都不让日本遂了心愿。不过这其中的诸多细节,就暴露出来日本航天大国的虚弱本质。

  首先是为什么不是日本自己发射?由于日本本身的航天发射场正在进行下一次发射任务准备,所以日本打算借助法属圭亚那发射“阿丽亚娜-6”火箭升空,一同升空的还有印度的GSAT-18通讯卫星。当然日本国内就两个发射场鹿儿岛和种子岛,都处在任务满负荷状态,发射周期大约在40天左右能发射升空一颗卫星,所以无法发射日本自己的军用通讯卫星。同步比较美、俄、中都可以做到20到25天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航天发射,这就是日本距离航天大国的差距第一块。当然还没完,为何说老天爷都不让日本成航天大国呢?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官方调查报告称,日本运输卫星的运输机降落在法属圭亚那机场时,一块帆布居然堵住了用于平衡气压的阀门,随着飞机降落外部气压上升,打破了内外气压的平衡状态,内部娇贵的卫星天线因此损坏了,要修复可能需要1年半的以上时间。

  大家不用怀疑,真没人害它,确实就是老天爷不让日本成行。本来运输卫星的容器是特殊定制的,很多探测卫星甚至是恒温恒湿的特制运输构造分段,可日本的卫星并没有配套的设施。本来通讯卫星的天线设计上就及其特殊和敏感,为了能够准确反射信号,尽可能的薄还要尽可能的大,这本来就是个矛盾体。所以造出来的就相当金贵,稍微的震动和异常都能让这样敏感的天线造成破损。可日本居然因为气压不平衡的出现这样意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日本航天缺乏相关的远程运输操作经验,甚至可以说这也是日本航天另一块短板。这个情况很像大家经常开瓶盖一样,很多时候瓶盖打不开就是因为气压不平衡,如果你要硬开可能会喷也可能会非常费劲。所以日本这次,套用一句流行话就是:“日本心里苦 但是日本不说”。

  航天大国可不是你有大推力火箭就能成的,诸多细节见真章,日本还差着远。对比中国航天的能力,日本想要叫板中国差距可不仅仅是在火箭上,更是在整个系统上。日本经常就是这样,单个做的非常极端好,可整体来看却一团糟。在以前日本卫星出奇怪问题的时候经常都会赖上中国:比如在2009年时,日本2颗侦察卫星在轨失灵,日本媒体随即就披露称遇到了中国的“偷猎者一号”电子杀手卫星;还比如日本11亿美元的天文卫星“瞳”在轨失控,日本人也把这个赖到中国头上说是中国激光干扰的等等。只要日本卫星一出问题,基本上第一之间就赖上了中国。但是,多数回头自查,不是日本卫星自己生产上出现问题,就是地面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根本跟中国没关系。再说这次”DSN-1军用X波段通讯卫星“完全是日本人自己失误所致,这可真赖不上中国了,中国都连碰都没碰。其实说白了,就是日本自己测控、维护、管理等等关键航天能力都有问题,但是死不承认,这也是日本特性之一。

  日本具备成为航天大国的潜质,不过目的可不是为了和平利用天空

  日本渴望自己的通讯中继卫星已经许久了,日本一直想发展自己远程侦察无人机,但是美国表示这个你得买RQ-4“全球鹰”无人机,日本可以用美国的卫星数据链。结果到手后日本发现上了当,每年光维护费就达到1亿美元,还只能保证全年飞2个季度。这让日本下决心一定要卫星通讯网络,但是在军用通讯卫星领域,日本并没有技术积累,尤其是要运维一颗通讯卫星难度之大远超出日本的想象。太空中的环境并不理想,太阳风暴、流星雨、黑子大爆发等复杂环境,定轨入轨,轨道位置调整等等高端技术,都需要日本自行攻克。这回发射的X波段通讯卫星就是日本的一次尝试,不过结果又推迟了。

  要说日本的卫星研发能力实质上也不弱,现在日本拥有了2颗侦察卫星运行在天空上,其中包括2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两颗雷达成像卫星。光学卫星是进行图像侦察的利器,而雷达成像卫星可以在各种天候下准确成像,弥补光学卫星的缺点。所以日本采取的实质上是光学加雷达混合编组的模式进行侦察,利用日本自行研发的复合图像成像技术可以实现0.5米级精度的水平,这是仅次于美国侦察卫星的水平。当然这样也让日本代价很大,多数卫星在轨寿命只有5年,因为数量少要频繁变轨,所以必然影响卫星的寿命。

  为了弥补日本现有卫星的不足,日本已经制定了《宇宙发展基本计划》,对日本未来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制定了目标和策略,尤其说明日本要在今后10年发射4颗侦察卫星和4颗雷达侦察卫星,还要发射2颗数据中继卫星,这样到了2025年,日本的侦察卫星可以24小时随时探测全球任何点的目标,还可以做到准实时的回传数据图像。这就是未来日本进军太空的一个详细的路线图,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太空速成战略的计划书,仅仅这一个宏大的计划就值得人们对日本高度戒备,如果解决了通讯和侦察两大瓶颈,还有什么是日本人不敢干的呢?当然,如此这般速成背后的诸多隐患,日本人必然会视而不见。缺乏系统整合的关键能力,日本还真难成为航天大国。(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