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征7号用新发动机 可提高东风5投掷能力到5吨

2016年06月27日 08:03 观察者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和平使者也是镇国利器

  直到今年晚些时候长征五号升空之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是我国最大的火箭。

 

  长征七号首发

  这次发射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在发射前一段时间,关于长征七号的最新消息往往是通过一个名为“装备科技”的微信公号发表的。而这个公号,据其本身的介绍,是解放军报社战略支援部队分社主办。

  回想不久前美国国会年度报告中还将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列为“不明”。真是让人呵呵了。

  当然,航天只是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之一,它还担负着其他任务。但笔者不想“收快递”,就请大家自行关注“装备科技”和“中国战略支援”等公号,看看未来他们报道更多重大科研任务的消息,就大概能明白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范围了。

  我国的运载火箭,毋庸讳言,从研制之初开始就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长征一号和二号都是在我军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长征一号和东风-4的区别非常之小,多加了一级就能送“东方红一号”上天了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经费上的问题,我国一度出现了“长征二号”的发展反哺东风-5系列导弹定型的状况。

  而主要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或者说主要承担军事侦察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火箭,实际上也是从洲际导弹发展而来的。

  但必须看到的是,导弹和运载火箭终究是有着不同的要求的两种装备。随着我国弹道导弹发展从巨浪1、东风-21、东风-31以后转为以固体燃料为主,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日益分道扬镳。这也符合国际上运载火箭和导弹发展的主流趋势。

  时至今日,长征七号火箭要想像当年长征二号C型那样直接作为弹道导弹的验证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长征七号使用煤油、液氧发动机,这种燃料自然不可能适应弹道导弹的要求。同时长征七号采用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这也使它无法适应发射井发射的要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长征七号就没有军事价值。

  长征七号的近地轨道载荷达到了13.5吨,对比一下美国方面类似的火箭,就是德尔塔IV火箭的M构型(其实德尔塔IV系列火箭更接近长征五号最初的设计方案,当时设想中是没有长征七号的),该型火箭是美国德尔塔系列火箭中发射次数较多的构型(三种构型的中型德尔塔IV发射2003年首发至今共20次,而重型德尔塔IV从2004年至今发射8次)。而德尔塔IV火箭目前承担的主要发射任务就是为美国空军、国家安全局、反导局等机构发射代号为USA系列的军事卫星。

 

  德尔塔IV系列

  需要提及的是,美国目前有多种比德尔塔IV火箭廉价的“私营”火箭,但军方关键性的大型卫星都主要用德尔塔IV来发射。除了考虑它的运载能力优势外,主要是因为其安全性好。军方此前就曾嘲讽“太空探索公司”,说“如果我们把一枚一百亿美元的卫星交给你们那个7000万美元的火箭去发射,失败的话你马上就要破产了,我们这是在保护你啊!”

  可以想象,未来长征七号自然也要承担更多承担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任务的“实践”系列卫星的发射。这些卫星是不是在战略支援部队内部有其他的型号名称呢……笔者也不知道啊。

  长征七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装备——未来它要成为空间站货运飞船的主要发射工具。而我国的载人航天是由部队承担的任务,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载人航天也是军事项目。当然它实际上主要是服务于科研的。

  不过,看看美国德尔塔IV火箭的发射,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发射次数最多的是比长征七号运载能力稍小的M(5,2)构型,而长征七号则接近于M(5,4)构型。我国目前正在预研阶段的长征8号可能就是类似于M(5,2)构型的火箭,它更适合担负卫星发射的任务。

  长征八号据现有报道,最可能采用的构型是在长征七号的第一级上加装长征3号甲火箭的第三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长征七号的研发,就没有长征八号。这样就可以承担现在长征二号所承担的任务,价格也更低廉。有相关领域的专家透露这种火箭主要考虑从太原发射场发射,接的是长征四号的班。而长征四号,我们已经说过,是我国目前主力的军用运载火箭。

  “高边疆”已经成为当代军事斗争的最前沿,毋庸讳言,作为我们进入轨道最常用运载工具,长征七号的军事意义绝对堪称巨大。有了它,未来更重型的侦察、通讯卫星性能将比现在有更大提高,弹道导弹预警、海洋监视、光学、雷达侦察、军事通讯……这些任务都将有赖于长征七号发射的新一代卫星来完成。

  此外,长征七号还有一个重大意义,真正堪称“镇国利器”。

  长征七号的发动机YF-100是我国新一代火箭发动机,采用了高压补燃技术,其推力比前一代发动机提高60%。

  而我国现役的东风-5导弹使用的发动机依然是和长征二号C型相同的YF-20C火箭,这种火箭发动机的技术还是上世纪70年代水平的。

  使用类似长征七号火箭的技术研制的新一代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燃料火箭如果也能大幅度提高推力,那将有望把东-5现有的3吨投掷重量提高到4-5吨。俄罗斯SS-18“撒旦”的投掷重量约4.5吨,弹头当量最大2500万吨。如果真能实现,我们的新东风可以说是:

  “敢与‘匕首’(苏联UR-100N洲际导弹,北约代号SS-19“匕首”)争高下,不向”撒旦”让寸分(苏联R-36洲际导弹,北约代号SS-18“撒旦”)。‘萨尔马特’(俄罗斯正在研制的RS-28洲际导弹),咱比量比量!”

  更大的投掷重量,意味着新导弹将可以携带更多的分弹头、或者当量更大的弹头,也可以采用更多的突防技术手段,例如高超声速滑翔弹头等都可能使用。威慑能力将比现役导弹成倍提高。

  今年5月3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登国防大学战略部教授孙快吉文章《放眼世界看火箭军建设》,其中提到,“机动和固定两种发射方式得以同时发展……部署方式无所谓优劣好坏,只要符合战略意图和实际情况,就是最佳战略选择”,这可能表明,我军正在考虑研制新一代的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

  我国加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上面说的狂想也不是不可能实现。只不过,也不能小看了从长征七号到“新东风”的技术难度,毕竟等于是重新研制一款导弹了。脱胎于长征七号的“镇国利器”究竟能否诞生?我们拭目以待。(作者:席亚洲)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