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可怕的空炸手榴弹 战场没有事是跳雷解决不了

2016年05月28日 10:4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按照历史渊源上溯,手榴弹可能是最古老的热兵器之一。早在1044年出版的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就记载着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以手投的弹药,这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十七八世纪,手榴弹成为欧洲军队普遍使用的弹药,甚至出现了专职的手榴弹部队——“掷弹兵”。从那时起到现在,手榴弹的杀伤作用原理没有本质变化,都是通过手投掷,使用延迟几秒钟发火的引信,大多数要落地后才爆炸。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杀伤爆破型的战斗部,在空中爆炸的杀伤效果最好,因为手榴弹的破片呈球形分布,落地爆炸时,轰爆波和破片有一半都射到了泥土中,没有杀伤任何效果。另一半则呈现漏斗状向空中放射造成杀伤。所以战斗部的杀伤半径取决于空爆还是地爆(触地爆炸)方式,例如榴弹炮配用近炸引信的空炸榴弹,其杀伤威力相对于使用触发引信落地爆炸的榴弹,可成倍地增加杀伤半径。

  然而普通手榴弹并不容易实现空炸。因为成本的原因,手榴弹不太可能使用昂贵的空炸引信。于是偶尔会有一些土办法,例如中国军队有经验的战士会在投掷67式木柄手榴弹时,采取延迟投掷的方式,让手榴弹在空中爆炸,但这种方法相当不好掌握,很容易造成危险。

  中国曾经为4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和35毫米榴弹发射器研制过空炸榴弹,超口径的40毫米钢珠跳炸火箭弹,以及35毫米跳炸榴弹,都是通过弹体前部设置的反抛环装置,在落地后将榴弹反跳到2米左右的空中,实现空炸。例如69式钢珠跳炸火箭弹,战斗部装填1000枚预制钢珠,弹体头部带有反抛环,落地后可跳到空中爆炸,密集杀伤半径超过20米,其威力相当于一枚122毫米的榴弹。这种反跳空炸技术并不适合应用于手榴弹,因为反跳空炸需要较大的落地速度,至少要达到100米/秒以上,而手榴弹投掷速度只有大约15米/秒,其落地的动能无法实现反跳。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手榴弹实现空炸呢,聪明的德国人给出了答案。他们让跳雷和手榴弹相结合。

  2012年,著名的老牌军火巨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为瑞典国防军研制了世界第一枚空炸手榴弹,这种手榴弹被称 AB HGr(Air Burst Hand Grenade),新型手榴弹借鉴了反步兵跳雷的原理,让手榴弹投掷出去落地以后再弹跳到空中爆炸。

  为了让手榴弹能够以任何角度落地后都能保持垂直向上的弹跳姿态,AB Hgr手榴弹还借鉴了德国著名的AT-2反坦克/反步兵两用地雷的自动扶正原理。

  AT-2地雷是原德国在上世纪八十年研制的一种可抛洒型地雷,采用紧凑集束式的筒式结构,主要配备给大面积抛撒式布雷车。中国在80年代也从西德引进了AT-2筒式地雷的专利技术,并加以国产化。该地雷的筒式雷体外侧安装有6个钢丝支架紧贴雷体,落地后在弹簧的驱动下,释放支架,这样无论雷体落地时处于什么姿态,都可以自动站立,扶正成战斗状态,一旦触发,雷体会弹跳到2米左右高空爆炸,释放出5000块预制破片,杀伤半径高达40米,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武器。

  AB HGr手榴弹配有三个延迟发火引信。拔掉安全销扔出手榴弹时,首个延迟系统会在4.5秒后去除掉箍带,支架在弹簧作用下展开,使手榴弹直立,呈战斗状态,第二次延迟系统起爆弹射装药,使手榴弹弹射至1.5~2米的空中,第三延迟系统随即引爆主装药。

  由于 AB HGr 空炸手榴弹的重量达600克,比中国的67式手榴弹还要重,其采用的预制破片技术,使得空爆破片的杀伤危险半径超过20米,这可能对投掷手榴弹的战士造成危险。于是聪明的德国人将AB HGr手榴弹设计成上宽下窄的碗形,这种形状的战斗部在空炸时,大部分破片呈倒置的漏斗状向四周斜下方飞散,98%的破片落在半径5米的范围内,剩余2%碎片落在5~10米范围内,10米以外实际上没有碎片。

  这样一枚完美无缺的空炸手榴弹就诞生了,这种德国手榴弹的唯一缺点是体型较大,不方便握持,投掷手感较差,所以投掷的距离较近,最多只能投出40米距离。而中国军队的优秀士兵使用67式木柄手榴弹,能投掷到80米开外,全军最远记录甚至高达104米。(作者署名: 科罗廖夫)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