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神秘战车让美精密引信全失效 巨资打水漂

2016年04月27日 15:42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如果谈及各种炮弹或导弹,大家也许多少会注意一个部件:引信,这个东西是弹药起爆的关健,如果它失效,后果只有一个:哑弹,如果它不正常发挥作用,那么通常是早爆,只有极少情况会晚爆。可靠的引信,一直是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经过努力,触发型引信显得非常可靠,不过很快就发现它有一个缺点:不能充分发挥威力!

  如果炮弹碰到地面才爆炸,那么大部分能量实际用于制造一个大弹坑,没有发挥任何杀伤效力,以122毫米杀伤爆破弹为例,其单发杀伤面积800平方米,这是对立姿状态下的人员,如果为卧姿的人员则只有310平方米,下降达6成以上,对于堑壕内的人员则只有24平方米。也就是说,遇到炮击时,隐蔽到工事内,比逃跑更安全。

  为克服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近炸引信,所谓近炸引信,依靠其感应装置,比如:无线电,红外线等来感应目标的存在、速度、距离、方向,在距目标一定的距离时即可起爆弹药。

  由于不必接触目标再起爆,威力提高了许多,这一技术最早应用于防空火炮,它大量提高了火炮的防空作战效率。后来又应用于其它弹药,特别是各种火炮的杀伤性榴弹,由于炮弹可以在一个合适的高度爆炸,往往可以让威力提高好几倍,甚至十倍,对于人员的杀伤效果非常好。同时,许多制导武器引信也采用近炸引信,比如,空对空导弹。

  随着无线近炸引信的出现,对抗手段也随着出现,这就是:无线电引信干扰机,其通常的工作方式为,先由侦察接收机断定目标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发射干扰电磁波使敌方所发射弹药上的无线电引信,无论安装在导弹,还是炮弹上,令其提前引爆或失效。

  这一技术,早在冷战时期,美苏即开始研究。它不仅用于掩护进攻中的步兵免受攻击,还可以用于对付各类制导武器,特别是航空弹药。既便目前,已经兴起了激光引信技术,但是从实际使用角度说,无线近炸引信依然是各类武器的主流引信,特别是各类航空对地攻击弹药。

  中国的技术突破,得益于引进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引进了SPR-2型无线电近炸引信干扰器,它属于一种车载设备。据称,它可以把原设定离地3米爆炸的引信改在800米就引爆炸,威力一点也发挥不出来。

  中国引进之后,将其安装到轮式装甲车上,消化吸引技术之后,开发出了轻便型,整个系统可以分解开,由几个人员分别徙步携带,这样就为步兵分队提供掩护。后来不断推出了更多的型号,性能也不断提高,如今近炸引信干扰设备,已成为我军电子战部队的主要装备之一。

  可惜我们对这一技术的保密程度很高,其它国家也一样,都视为绝密技术,直到数年以前,一组我军训练照片中,人们发现了一种神秘车辆出现于训练场上,它特别的天线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才发现它就是中国的无线电引信干扰机,也就是说,中国已经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

  这一技术的发现对于美军既是好事,也是坏好消息,因为美军非常喜欢使用制导弹药,主要引信之就是近炸引信,为了研发这类引信,美军可是花费了巨额,无线电引信干扰机的出现等于让其研发成果要泡汤了,甚至变成了一个缺陷。(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