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日本叫嚣击沉中国航母 但我军这门炮让其绝望

2016年04月27日 12:20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F-2支援战斗机将配备最新的XASM-3型反舰导弹,这是人类史上对大型军舰,甚至航空母舰的最大威胁”。日本防卫省的相关项目人士透露,日本防卫省等部门正在就2016年试射XASM-3导弹进行讨论。据悉这种先进反舰导弹于2010年开始研发,总耗资300亿日元。由于采用了超音速冲压发动机,所以日方宣称这是针对周边大型航母目标的绝佳杀手锏。当然根据日本现有的限制,日本不可能拥有远程轰炸机,所以这种XASM-3反舰导弹长度上只有6.2米,重900公斤,根本算不上重型反舰武器。宣称的射程150公里,末端速度4马赫,弹头重量不会超过150千克,这是一枚典型的中型反舰导弹。

 

 

  当然日本还未实验就如此吹嘘自己的导弹如何优秀,实在是不符合日本“严谨”的风格。但是鉴于“苍龙”潜艇最终落选澳大利亚这一件事来看,日本的制造的军武恐怕更多的还是名不副实。当然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用最高参数来看看日本人吹嘘这种导弹是否能熬得过中国现役近防利器-H/PJ-12型近程防空系统的拦截呢?H/PJ-12近程防空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730型30毫米速射炮,而且并非来自于什么俄罗斯的AK630技术,是中国自行研发的一款进程防御武器。同时中国的航空母舰和部分舰艇上已经装备H/PJ-11型1130型30毫米近防炮,效果更好火力更猛,我们取较低的730型舰炮作为讨论对象。“料敌从宽, 预己从严”的角度看待日本最新反舰武器问题。

 

  首先,大家对于近防炮一直有一种误区,认为它是靠着射速快打出一道弹幕出去让来袭导弹径直撞上去。或许最初设计的近防炮的时候,有这种想法,不过上千次打靶实验证明近防炮的核心还是精度。如果打不准你打再多弹幕也无法阻止对方穿透过来击伤舰艇。所以中国730舰炮的最大射速不过才4200发,但是精度却特别的高,比俄罗斯的AK630舰炮精度要高2倍还要多,比方来说打一个千米目标,俄罗斯的AK630打出去弹药分布会像个辆小轿车,中国730舰炮就是专打车门玻璃,还不会偏出车门范围。这个精度配合差动瞄准系统和火控系统,打超音速武器并非不可能。只要能够准确预估到对方的路径,就可以轻松击毁对方。

  还有一个明显的认识误区,就是中国的730舰炮备弹才1000多发,设计最高射速4200发/分钟,摁住了不撒手10多秒打光了?!这还怎么应对饱和打击呢?不过,730舰炮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点射”的方式进行系统设计的,这其中存在一个系统设计的智慧:使用多少发弹药可以击毁对方目标的最大值为一个“点射”间隔配置。保证有效摧毁目标的次数,同时火炮内的备弹量要少,要不然带着那么多炮弹转来转去不仅不划算,同时还会是个相当大的累赘降低舰炮的反应时间。

  现在中国730舰炮精度足够高,射速也足够快,一般2次点射就能确保击毁来袭目标,1000多发弹药足够击毁4枚来袭导弹。同时730还有多档打击模式,1200发/分钟、2200发/分钟、4200发/分钟三个档,从低速小目标到高速来袭目标都可以应付。730舰炮火控系统具备火炮锁定打击一个目标,系统预瞄准下一个目标的能力,确保可以持续火力打击,抗饱和打击能力。

  在面对日本的一个波次至少2架F-2战斗机携带最多4枚XASM-3的导弹,发射距离按照150公里最远射程来计算,这样已经进入了中国海军编队“中华神盾”舰上的海红旗-9的射程范围,就算日方成功发射8枚XASM-3反舰导弹,150公里的射程它们要走高过顶弹道,要面对海红旗-9,海红旗-16舰空导弹的中远距离拦截,还有海红箭-10和大中口径舰炮的中程密级拦截。经过这一系列拦截后能够冲破火网的XASM-3的导弹不会超过4枚。在5000米到2000米过程中还有海红旗-10帮忙进行拦截,同时舰体综合防御系统还要自动散播电磁干扰,红外和烟雾诱饵等软杀伤手段。到了730舰炮发挥威力的时候,最多就会剩下1-2枚的XASM-3反舰导弹。单就054A的730舰炮就曾拦截过4个批次高超音速靶弹,更不要说航母上配备的是1130舰炮!4马赫吗?小意思!

  所以这样一整套防御体系中,730舰炮并不是单兵作战,它是整个大防御体系中的一员。这样凶狠的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能确保每枚日本导弹瞬间有上百发弹丸对导弹进行拦截,这样的火力密度日本反舰导弹还有信心能击中中国的航母?(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