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俄为何推迟向中国提供苏35 其实俄也受制于人

2016年04月12日 10:04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5年,中俄军贸史上的最重要合同之一,中国引进苏35的合同正式签置,虽让一个猜想有了结果,不过人们依然对此议论纷纷。

  也许是俄方急于出手,所以合同签置后传出的消息为,第一批苏35将在2016年下半年交付,其余则在2017年内交付完成,这显然是一个很快的速度。现代战机的生产周期相当长,往往从签置合同到交付达到2年左右时间。

  让人意外的是,最近频频传出消息,俄方表示将无法按计划在今年交付第一批苏35, 理由为合同的相关手续没有办理完毕。交付时间推迟,没什么意外,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是这借口,让人有点意外,直到最近,一份采访报道才揭开了真正的原因:俄罗期航空工业遇上了麻烦!

  最近,俄罗斯一家航电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方制裁确实大大影响俄国航电产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这家名为拉缅斯科伊仪器设计局的企业为俄罗斯几乎所有军用飞机、直升机以及无人机航电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所以其在俄航空电子工业中的地位非常突出。

  采访中,企业负责人承认:过去20年不只失去先进电子工业的产能,而且失去产业架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不再样样追求自已生产,许多东西开始进口。后来变成只要能进口的东西,都靠进口来解决,既便可以自己生产的东西,也依然不愿意自已来生产,例如:简单的电阻等元件。

  如今随着西方制载来源中断了,不得不推行进口替代计划,原以为简单的事情,执行起来麻烦不断,比如:缺少某种材料,花了不小的力气准备好生产它,可是生产线启动前却发现没有仪器进行检测。以前遇到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外购解决,如今则必须自己解决。让他后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光顾着研发新产品,忽略了许多基本功。

  更让人吃惊的是,他承认苏35的航电系统中,有3000电子元件是进口品,这也就是很好解说为什么,苏35的交付要推后的原因之一:航电做为最重要的配套系统不能按时交货。注意,这仅仅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如今俄罗斯所面临的情况,出现问题的地方不止一个,上面提及的事例只能算是一个例子,反应出了俄方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西方建立了相当亲密的关系,双方联系日愈密切,形成对进口的依赖也不算意外。

  近年俄与西方关系转冷,俄方开始大力推行进口替代计划以为应对制裁,不过这需要不少时间,代价不会低了。上面的采访中,提及进口替代计划可能要2020-2021年完成。

  俄罗斯又以事实说明了,受制于人之苦。类似的情况正是我们所尽可能要避免的,谋求国产化,将技术掌握在自已手中,万事不求人确实很难,但却是我们的追求。

  如今看来,俄方要推迟向中国提供苏35并非毫无原因,无论真实情况如何,都足以引起我们深思。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