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3层反介入战略定型 美航母在西太不再横行

2016年03月30日 09:06 新浪军事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去年正式亮相两种反舰弹道导弹之后,海内外媒体一直在猜测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情况。据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日前发表了名为《红色警戒》的报告称,中国发展的反舰导弹与不同平台相结合,可形成超过600海里、远至关岛的反介入能力。该报告重点评估了中国的反介入系统,以三个距离来区分层次,现已做到在不同的范围内,分别配有不同的武器来执行打击任务,因此美军航母在亚太地区将遭受严重的安全威胁。

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美国军方和战略分析家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所谓“反介入”,是指通过打造反舰弹道导弹、反舰巡航导弹、高性能战斗机、无人机、先进水雷、静音潜艇、反卫星武器、网络武器等系统,迫使美军不得不在远离中国大陆或这些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外活动,从而丧失对中国近海危机的介入能力。为此,中国不需要在战舰上和美国海军相匹敌,相反,中国只需要限制美国海军在亚洲海上自由行动的能力就一切OK了。而“区域拒止”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若不能阻止美军自由进入相关海域,上述力量应立足于迟滞美军进入,或通过袭扰降低美军的行动效率,从而让美军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横行。​

根据美国智库的分析,中国反介入系统以三个距离来区分:首先是短程“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如S-300和红旗-9防空导弹、鹰击-83反舰巡航导弹等防御武器。以上述这些导弹的有效控制范围来看,它们的射程基本在150公里左右,在岸基部署的情况下,对海上的控制属于中国的近岸海域,因此属于最内层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但严格来说,应该属于“区域拒止”的范畴。也就是说,凭借这些远程防空和反舰导弹,中国能够对逼近到自己海岸线的敌人,实行密集的防御打击。这应该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基础,也是最后的防御手段。

其次是中程“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如各型潜艇、歼-10和轰-6G/K轰炸机及较大水面舰船投射的反舰巡航导弹,如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等。上述系统可在整个东海和南海使用,甚至北至日本、南到菲律宾,均在其作战范围之内。严格来说,中程“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是中国整个作战的骨干,因为大量的作战平台部署于这个系统之中,它们即可得到陆基系统的掩护,也可得到伴随作战的其它平台的支持,而自身又具备相当的作战能力,因此是规模最大作战能力最强的系统。这些武器平台最合适的作战半径均为1500公里上下,几乎正好覆盖第一岛链,因此是美军航母最可怕的风暴中心。尤其值得美日决策者关注的是长剑-10巡航导弹,它具有隐身设计,最大射程超过1500公里,能覆盖美军在日本的所有重要基地。而装备这类巡航导弹的歼轰-7、轰-6等作战飞机,最大攻击半径能到达美国关岛。在这个范围内,中国的这些作战平台进可攻,退可守,在相互支援之下,有能力将来犯之敌聚歼于海上。

最后是远程“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包括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和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还有空射鹰击-12导弹等。这些系统可延伸到第二岛链甚至更远,包括关岛等地。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几乎已尽人皆知,该型导弹最大射程约1700公里,可从移动平台上发射,具有精确度高、变轨能力强、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美国海军将东风-21D称为“海战规则的改变者”,认为该导弹可能使中国具备将美国航母战斗群“拒止”在中国核心利益范围之外的能力。作为东风-21D战斗力的延伸,东风-26导弹既可携带常规弹头,也可携带核弹头,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被解放军视为新型“杀手锏”武器。这种导弹主要满足对太平洋西部关岛等重要军事基地进行远程精确打击的需求,也可打击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基地和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但最重要的是,作为两种互相补充的杀手锏武器,中国将能对第二岛链内外以及孟加拉湾甚至是阿拉伯海的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将最终迫使美国航母战斗群远离中国周边海域,从而不再对中国构成实质威胁。

由此得出的分析结论是,由于中国三层“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存在,这些火力猛烈的武器如果集体发威,美国航母将无法在未来的冲突中“安然无恙”。

因此,美国最先推出的对付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战法就是臭名昭著的“空海一体战”。尽管“空海一体战”概念有诸多缺陷,其本身也尚待完善,但这却是今后美军针对中国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基本思路,除非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愿意改弦更张,与中国分享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权力,否则,美军必将对“空海一体战”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落实。当然,其成功的可能性是多大,代价有多大,美国决策者心中仍然是没底的。另外,据说美军下一代隐身轰炸机B-21就是美军准备对付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新利器,该机将利用其隐身性能,可以偷偷溜进中国腹地,对中国的弹道导弹发射车辆、C4ISR系统实施打击,或者瘫痪沿海防空系统,从而打断“反介入/区域拒止”链条。不过,尽管B-21的威胁非常致命,但具体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中国的反制手段同样不可低估。另外,美国还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战略,也主要是从对付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而入手的,但这些项目目前正在遭遇资金链断裂。

那么,到底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盾厉害呢?还是美军的反制措施更猛呢?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正在获得蓬勃发展,从东风-21D到东风-26,中国的进步非常明显,而且随着东风-ZF高超音速武器的六次成功试射,中国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开始部署这些武器。但有趣的是,目前美国的所谓“海空一体战”战略正遭受资金被大量削减的困扰,而其发展的多项高超音速武器也大都不顺或正在被削减,而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则正好相反,不但资金充裕而且正在逐步成型。无论如何,未来这两个彼此针锋相对的国家战略将有迎头相撞的一天,到底是美国的“矛”尖还是中国的“盾”硬,也许要靠一次真正的战争来检验一下!(作者:军评陈光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