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复盘仁川登陆:麦克阿瑟本该输掉的豪赌为何打赢了

复盘仁川登陆:麦克阿瑟本该输掉的豪赌为何打赢了
2020年06月29日 14:22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导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最初,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美军在仁川登陆,反转了前期战局,也使全军上下变得更为骄横,无视中方的警告,多次侵犯领空,甚至轰炸丹东。可以说,从战争爆发到志愿军被迫参战的4个月中,仁川登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仁川登陆真是美国的必胜之局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闻博]

  “伟大的将军能做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要取得胜利却少不了敌人的配合。”

  “要想复制一场坎尼式的胜利,你不仅需要一个汉尼拔,还需要一个瓦罗。”

  ——施里芬

  按照平行世界理论,世界上本该存在很多种可能,然而由于客观观察者的存在,使得各种概率塌缩成了唯一的结果——这便是历史。

  但是结果导向的思维却时常令我们陷入了机械唯物的陷阱里,觉得既然事情发生了,这便是唯一可能存在的结果,是命中注定的结局,然后一边忽略胜利者的错误,努力寻找理由歌颂胜利者,另一边又无限放大失败者犯下的错误,觉得那都是命运事先的安排。

  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1949年初到1950年末的东亚,可以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人类历史最富有戏剧化的片段了。三大战役、新中国建立、朝鲜战争爆发、人民军快速推进、仁川登陆、联合国军反击、人民军总溃退、汉城易手、平壤沦陷、志愿军入朝、联合国军退回三八线,等等,以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转折随便哪个单独挑出来,其戏剧性都可以被拍成一部史实级电影,被改编成无数段子。

  不过,这次我不打算说志愿军,一来说得已经够多了,二来难免有自卖自夸的嫌疑;这次我想说一下第一次翻转朝鲜战局,但是长期以来被不少人觉得是理所当然毫无悬念的那次战役——仁川登陆。(也叫铬铁行动 Operation Chromite, 注意不是“烙铁”,长期一来很多中文资料以讹传讹,至今依然可以在各大网站搜到大量“烙铁”行动的文章,令人莞尔。)

  很长一段时间,1950年九月的仁川登陆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不是具体作战的过程,而是登陆以后美军如入无人之境的势如破竹,立场亲西方的人们始终热衷于谈论它所带来的戏剧性效果和对战局的颠覆效应,并且一再赞颂叼着玉米烟斗自信满满的麦帅。是啊,毕竟有谁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当年凭借蘑菇弹而不可一世的美国呢?

  人生的小经验:不要立flag!

  即使是立场站在中朝一边的,大多也会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登陆之后朝鲜战局的急转直下,志愿军的临危救命和出乎意料的胜利。当时,北朝鲜人民军建制被打乱,退到鸭绿江边,不出“意外”的话,朝鲜战争将在一个月内结束。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把战局复盘,还原当初各种条件,仁川登陆是否是命中注定的胜利?如果说人民军的“配合”促成了现实中的大胜,那么如果人民军不那么配合的话,另一种历史将会被如何改写?

  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仁川港的地理条件

  先上图 (注:本文使用的地图为当年美军登陆部队使用的同一套地图)。

  仁川港全图:黄色箭头为入港唯一航道飞鱼峡,红色为连接港区和港外月尾岛的防波堤,黑色线为从港区到汉城方向的铁路。铁路靠近海岸的终点处即为当时仁川的主要码头。

  仁川港局部放大图:可以看见除了狭窄的航道外,其他都是非常浅的泥滩(标注为Mud),一旦遇到低潮位便会露出水面,此时船只无法抢滩。

  如果把一切可能的地理上的和海军方面的不利条件都列出来的话,那么仁川是样样具备的。——时任美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

  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仁川港在1950年的状态实在不适宜搞大规模两栖登陆。客观理由非常充分:

  1。仁川港面向西南偏南,进出港口的唯一航道飞鱼峡最窄处仅仅200米宽不到,航道水深仅仅在5-6米左右。大型舰船入港必须乘着海潮入港卸载,否则就会搁浅在遍布港口的烂泥中。

  2。仁川港是世界上潮汐变化最剧烈的港口之一,满潮和落潮之间的潮汐差可以超过10米,平均潮高7米。根据潮汐表,1950年8月以后适宜登陆的窗口日期仅仅为9月中旬和10月中旬的几天内,如果一次登陆失败,下一次登陆必须推迟一个月。

  3。仁川的地质条件恶劣,几乎没有天然沙滩,海岸线之外都是泥滩,退潮以后可以达到几公里的纵深,使得各种大型登陆舰艇无法抢滩卸载物资。而泥滩尽头的海岸线耸立着一道石堤,登陆艇靠近后无法打开舱门,士兵必须通过梯子才能爬上去(如下图)。这点情况其实和我国华东地区非常类似,上海和附近浙江的海岸线也泥滩遍布,缺乏沙滩和大量的海堤。

  顺便说一句,可千万不要小看了泥滩梯子和石堤。二鸦中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英法陆战队就是陷在泥滩中被清军老式鸟枪和抬枪压制,好不容易爬过泥泞到了岸边,却发现带的梯子太短,在弄坏了仅有的三把梯子并且依然没能翻过土堤之后,英法联军只能从泥滩爬回去逃回船上——当然代价不菲,其伤亡接近参战兵力的一半。

  4。出于登陆作战需要,登陆艇必须在7.6米(25英尺)以上的潮位时才能作战,坦克登陆舰需要8.8米(29英尺)。这就意味着,登陆部队的抢滩,人员上岸和物资卸载必须在满潮前后的3小时内完成。而每天仅有清晨和傍晚两次大潮可以使用。也就是说,如果清晨第一波登陆的部队遭遇反击,依旧在海上的第二波友军要等10小时左右才能去支援,期间他们就只能看着干瞪眼。

  5。整个港区被高地环绕,特别是位于主航道入口处的月尾岛,岛上的制高点105高地可以俯瞰整个港区并控制航道。控制月尾岛是控制仁川港的关键,并且攻占105高地是其他地点登陆行动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

  6。月尾岛由一条防波堤与仁川港连接,这条防波提同时切断了飞鱼峡的另一头,使得飞鱼峡成为仅有一头通的盲峡,同时也使得航道水流缓,非常适于布雷。

  低潮位时搁浅在泥滩上的运输船和登陆艇(图/美国国家档案馆)

  使用最多的一张登陆照片,当时登陆第二天的红滩全景照,放大可见画面中央四艘坦克登陆舰已经在退潮后完全坐滩,而大片泥滩则向外延伸至视野尽头。12小时内这些坐滩的舰船将会无法动弹。(图/美国国家档案馆)

  换句话说,针对地形条件,人民军如果做如下部署,几乎可以使得仁川登陆完全不可行:

  1。布雷。结合航道水流缓慢、航道水浅的特点,可以布置混合雷区,将漂雷、沉底雷搭配布置,同时在主航道上布设锚雷,深度可以设定在低潮位水深。只要布雷得当使得美军不能在三天内完成扫雷工作,美军的登陆意图将完全暴露并且按照潮汐表,不得不推迟登陆至少一个月,甚至完全放弃。

  2。沉船。沉船是最彻底的办法。在主航道上布置三四条千吨级的沉船堵塞航道并在船上装载混凝土/石块,就可以成功迫使美军放弃登陆企图。这听着有点天方夜谭,但是道理很简单。这种沉船不是一两周能完全清理干净的。即使美军控制了仁川港,只要航道不通,美军依旧无法利用港口设施完成物资输送。即便美军可以利用一些滩头搞抢滩补给(比如炮击金门期间的料罗湾),低补给水平依旧将限制兵力的投放和进攻节奏,这样仁川登陆的战略意义就失去了。

  3。炸毁港口设施。利用工兵部队在港口预设好爆破设备,一旦美军登陆意图明确,就立即炸毁所有港口设备,破坏铁路、车站、仓库等。销毁一些带不走的物资给养,进一步阻止美军对港口和附近设施可能的利用。

  以上三点投入都不涉及到增加兵力投入,而仅仅是决策层对美军登陆可能性的估计问题。

  现实历史中,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取得初步战果后,临时起意把登陆主力陆战1师和步兵7师从火线上撤下来,再装上船跑到东海岸搞了元山登陆,但是这次登陆是彻底的失败。

  人民军在苏联顾问指导下,提前在元山港布设了3000多枚各型水雷,并布置了海岸炮兵,形成了专业雷场。由登陆仁川的同一支美军部队发起的元山登陆,却被迟缓的扫雷进度拖累,直到南朝鲜军队从陆路方向攻占元山,登陆行动依然没有完成。可以说元山登陆是一场彻底的失败。

  对此美军自己的评价是,很难想象成功计划仁川登陆和愚蠢的元山登陆的会是同一个人……元山的昏招使得原本在西线的第十军和在东面釜山的第八集团军下的其他两个军互相调换了战线,其昏招程度大概也就是希特勒把第四装甲集群从斯大林格勒的攻击正面撤下来转到高加索方向,然后再调回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著名昏招才能媲美。

  登陆实战

  铬铁行动的实战展开几乎是按照潮汐表分秒不差地展开的。登陆行动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月尾岛,代号绿滩,第二阶段攻击仁川港南北两侧,北侧代号红滩,南侧代号蓝滩。

  上面已经说过,月尾岛是攻占仁川的关键和前提,因此对月尾进攻自然被安排在D-day当天的第一次涨潮时刻,而剩下两个滩头则交给当天傍晚的第二次满潮。对于第一波攻势,月尾岛登陆部队必须占领牢固的滩头阵地并独自击退人民军的任何可能反击,因为下一波登陆要等到傍晚17时才能发起。

  同样,第二波登陆只能在第一波登陆已经成功肃清来自月尾岛的威胁以后才可以实施。从17时发起登陆到日落仅有1小时多,登陆部队必须登陆,必须在入夜前建立牢固的滩头阵地并且夺取港口,考虑到仁川港的25万人口,这将是个艰巨任务。

  可见登陆当天整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容不得丝毫差错。

  登陆前奏是持续2天多的火力准备,目的是消灭月尾岛上的人民军炮兵火力。美军选择在白天执行炮兵射击,目的是利用低潮位时段,人民军将误以为是普通的对岸炮击行动而不是登陆作战。

  但是低潮位也意味着驱逐舰以上的舰只将不能参与炮击。幸好人民军在月尾岛的兵力布置很弱,仅有一个岸炮连装备76mm苏制野战炮,另外由一个步兵连保护。人民军并没有布置坑道和永备工事,仅仅修筑了表面工事。因此美军驱逐舰上的火力(127mm舰炮)以及空中支援火力构成了压倒优势。实战中美军驱逐舰一直航行到泥滩边缘处才开始炮击,最近的加尔凯号驱逐舰距离月尾岛只有720米!我仿佛看到了1841年中英虎门炮战……

  炮击行动的另一大收获是在低潮位时发现了朝鲜零星布置的水雷,由于退潮,这些漂雷都搁浅在航道外的泥滩上,驱逐舰毫不费力将其逐个炮击清除。假设是在满潮期间,这些漂雷将会是大麻烦。而人民军没有在主航道上布设不易飘走的锚雷和沉底雷,这使得寥寥十几枚水雷几乎对美军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月尾岛上人民军一处被放弃的76mm火炮阵地,从简陋的阵地和烧水壶以及木盆看,人民军阵地并没有分别布设隐蔽所和射击阵地。阵地仅有沙包和战壕。(图/维基百科)

  美舰的炮击行动仅在第一天遭遇到了有力抵抗,有5艘驱逐舰一度退出炮战,但是也仅有一人阵亡,8人受伤。第二天炮击仅仅遭遇到零星抵抗。

  D-day第一阶段从清晨开始,乘着涨潮,登陆舰队接近月尾岛,0627第一波登陆放出,0631登滩,比预定时间只晚了一分钟!0645,第二波登陆部队登陆,9辆坦克开上海滩。由于所有5门76mm火炮的炮位都已经在前两天的火力准备中被消灭,因此美军登陆部队仅仅遇到零星抵抗。7时零1分,美军攻占岛上的制高点105高地,7时50分基本占领全岛。

  在战斗中人民军有200多人阵亡,其中100多人是被坦克活埋或烧死在洞穴中,另有136人被俘。美军登陆部队伤亡17人。

  第一阶段的登陆虽然美军轻易获胜,但是在之后十多小时的低潮期,已经登陆的美军实际上孤立无援,处于泥摊的包围中独自面对可能的人民军援军反攻。但是反攻从未到来,平静的10小时很快过去。

  下午五点左右,美军第二阶段登陆展开,与月尾岛不同,由于滩头海堤陡峭,登陆艇的舱门不能放下,士兵只能利用简易木梯攀爬越过海堤。期间登陆行动仅遭遇到人民军轻武器反击。

  美军要再次感谢人民军不杀之恩,因为若是德军352步兵师从奥马哈滩头穿越过来,保不定滩头更加恶劣的仁川能来个一打的仁川之兽。

  一张著名的仁川登陆照片,由于海堤陡峭,登陆艇的舱门不能放下,士兵只能利用简易木梯攀爬越过海堤。(图/美国海军历史中心)

  美军试图把坦克从滩头直接吊起越过海堤。这种操作在没有肃清人民军前无法实施。也就是说,第一批登陆部队缺乏直接的重武器伴随支援。

  战后分析

  三个细节可以看出人民军对于反登陆准备的倦怠:

  1.D-day第一阶段进行航空火力支援的舰载机击中了人民军囤积在仁川至水原公路边的弹药,引起了剧烈爆炸,腾空而起的蘑菇状烟云高达1000米,以至于停泊在外海的舰队上的人甚至以为遭到了核攻击。竟然将大量弹药囤积在公路两边,可见人民军根本没有料到联合国军会在仁川登陆。

  2。登陆第三天17日,美军攻占了富平。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军进驻南朝鲜时曾将富平作为补给基地,美军于1949年撤走后就将基地移交给韩国军队使用,直到1950年7月被人民军攻占,在富平的军火仓库里,美军意外发现了当年撤退时留给韩国军队的包括炮弹和子弹在内的约2000吨弹药,而且这些弹药现在全部可以使用,对于刚刚登陆补给尚不充裕的联合国军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反过来说明人民军的仁川卫戍组织简直是在犯罪。

  3。金浦机场跑道长2000米,宽50米,可以起降大型飞机,是当时韩国最重要的机场,对于联合国军来说,完整地得到金浦机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补给效率,而且作为前线机场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可是处于仁川-汉城道路上的金浦机场却没有被撤退的人民军破坏——18日14时20分,美军的一架F4U在金浦机场进行着陆试验,取得成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谢菲尔德海军中将乘坐飞机到达。接着,一直在日本待机的美国第33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团进驻金浦机场,从釜山立川起飞的C—54运输机也满载着补给物资一架接一架在金浦机场降落。

  金浦机场被攻占后第一周就卸载了超过1500吨的各类物资

  截至18日晚,联合国军已上陆部队25600人,车辆4547辆,各种物资14166吨。如果没有完好拿下仁川港口,如果没有金浦机场正常使用,这一切不可想象。

  对比没有港口设施的奥马哈海滩,即使奥马哈滩头距离后方基地的距离比起仁川到日本的距离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美军在奥马哈登陆当天仅仅卸载了不到100吨补给物资。第二天也只有1429吨。即使利用人工临时码头,在登陆开始的两周里,盟军也仅在奥马哈卸载了9000吨的物资和2000车辆以及11000人员,远远低于仁川港两天取得的成绩。而仁川登陆的准备期仅有1个月不到。

  最后谈一下仁川登陆在战略上的影响。

  铬铁行动的战略目的很清晰:第一重新夺回汉城,政治意义巨大;第二会同釜山防御圈内的联合国军合围人民军主力。

  麦克阿瑟的政治嗅觉很灵敏,对汉城的重新占领标志着北朝鲜在过去3个月内的取得成果基本化为乌有。这将极大提升联合国军一方的士气,同时也能极大地抬升自己的政治军事威望。

  因此麦帅在登陆后几天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在亲自指挥向汉城的攻击上,为了赶上9月25日战争爆发3月整的“吉日”,不惜正面打巷战逐屋与人民军争夺。最后在郊区还未彻底肃清前就迫不及待宣布“光复”汉城。

  对政治利益的追求是以牺牲军事上的战果为代价的。

  原本在进攻消耗和美军空中绞杀下,人民军前线部队早已疲惫不堪,人员装备损失巨大却得不到及时补充。对比釜山得到源源不断增援的联合国军,人民军部队已是强弩之末,可以说是靠着7、8两月间凌厉的进攻势头暂时唬住了对面的联合国军,一度让联合国军以为正面人民军的兵力超过自己两倍以上。

  虽然在美军成功登陆的头两天,人民军指挥层还试图隐瞒消息,尝试避免军心动摇。但是18日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严重挫败了人民军洛东江前线部队的战斗意志。在正面联合国军的反攻下终于全线崩溃。

  联合国军在釜山成功突破后组织了林奇特遣隊,该队派出坦克连一天之内狂奔170公里,9月26日终于在水原和第七步兵师先头部队会师。而水原距离仁川的直线距离仅仅40公里。可以说,仁川方向的登陆部队在乌龟爬。把先登陆、战斗力最好的陆战1师调去强攻汉城,把后登陆、严重缺编的第七步兵师派去合拢包围圈,这是严重的指挥错误。

  面对完全机械化的美军,师老兵疲的人民军想要实施敌前有组织撤退简直是痴心妄想,崩溃是必然结局。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美军能够包多大的饺子。(不能不说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志愿军真是险象环生,多的就不展开了,各位看官可以自己查证当时的情况。)

  现实中美军选择向西再向北,等于只兜住了釜山正面西线的那半敌军。其余大部人民军虽然溃败,但是最终得以收拢部队,成建制转移到了北方。假使美军选择在群山登陆,包围圈的大小也会和现实中没有多大区别。而且没了政治因素的干扰,美军登陆部队的推进速度也会快很多。

  结论

  军事原则:料敌从宽,不要根据我们希望敌人怎么做,而是要以敌人能够做什么来制定计划。

  毫无疑问,仁川登陆是一场经典的,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战略性两栖登陆行动。但是也可以看到这次成功有很大运气成分在内,公允地说,麦克阿瑟在豪赌,他把远东美军所有机动兵力组成一个军级的单位,投入到一场决定性攻势,而这场攻势的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又取决于对手的疏于防范,这是不折不扣的赌博。在其他高级军官,海军指挥层都明确反对仁川登陆方案的情况下,是麦帅个人的坚持才说服了其他人,因此他赌上了自己的名誉和威信。

  此外,虽然即使失败第十军也不会遭受多大损失,但是集结起来登陆再撤退回去休整就意味着宝贵时间的浪费,美军更不愿坐视战事焦灼化一直拖到冬天,因此彻底反转战局的机会只有一次,就看人民军是否如麦克阿瑟预计的那样大意。

  假设人民军上层没有那么急于把联合国军推下海,假如不是把所有的资源和兵力都以添油的方式输送到洛东江前线,如果人民军稍微采取点像样的反登陆准备,抱定把仁川变为死港瓦砾也不让美军利用的决心,那麦克阿瑟的豪赌虽不至于把老本输掉,但也会是加里波第以后最大的失败登陆教材。后世的军史研究者必定会抓住登陆准备仓促,登陆地点选择鲁莽,寄希望于敌人的疏于防范而无视各种客观的不利条件等等,成为战史里的经典反面教材。

  无奈,麦克阿瑟确实赌对了。从事后来看,人民军在仁川方面布置说明人民军上层在战略上对仁川登陆的可怕忽视。要阻止美军的战役企图,实际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兵力和资源。重视东海岸的元山而忽视西海岸的仁川,实在是北朝鲜犯下的最大战略性失误之一。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些客观理由给北朝鲜开脱一下。

  朝鲜半岛西海岸潮差大,海水浅,除了仁川、木浦外优良港口很少。而其东部海岸却是海岸线漫长,海水深,潮差小,终年不结冰。其中主要三个港口元山、兴南和罗津港皆为日本殖民时期建造,拥有相当好的深水码头,负责将掠夺自吉林和黑龙江的物资就近送往日本。因此东海岸的港口规模要比仁川大,港口条件也要好很多,重视是自然的事情。并且元山等港口一直在北朝鲜境内,有充分时间布置防御,而仁川开战后才被人民军夺取,布置防务的时间并不充裕。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借口而已,当时的人民军已经把所有能投入的资源都添油式地投入在洛东江正面了,这种全盘押上不计后果式的战略布置才是仁川被美军轻松登陆的根本原因。

  命运最终也和麦克阿瑟开了一个大玩笑。以他的政治野心和操纵舆论的能力,仁川的空前成功似乎只是更遥远征途的起点。然而志愿军这次并不配合他的演出,接踵而至的失败反转和与最高统帅的不合最终带来了解除他指挥权的命令。

  要知道杜鲁门这么做可是冒着触怒美国公众的巨大风险,9个月后更是创下了历史上最低的民众支持度,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被特朗普打破。能把老板逼到这副田地,看来在热闹上级上他真的非常努力。最后他只能看着二战中的同仁,同为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在朝鲜战争结束那年当上了美国总统。

  但不管怎么说,仁川登陆的成功还是麦克阿瑟的大胜利,更是美国方面的大胜利。它标志着过去三个月朝鲜人民军的所有胜利化为乌有。然而就像胜利会孕育下一次失败,失败中也会孕育胜利,仁川带来的不是战争的结束,而只是开场的结束而已。鸭绿江北面那个被遗忘的巨人在经历百年的不断失败和屈辱之后,将会又一次面对那些来自外域的不请自来的不善之客,只不过,这次他选择勇敢地站起来面对。

  这里借用一段大刘的话作为全文结尾:

  在此之前的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经历过太平,不知道什么叫繁荣,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平等、自由、独立和自主。他们生在那个中华文明凋零的乱世,见到不善的客人也不敢说不。

  后来有一天,一个希望在黑暗中亮起,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照亮的前途是坦途还是荆棘遍地,我们甚至不知道路到底通向何方,是否辉煌;有人赞扬,也有很多人贬损或是斥责。但是希望本身并不在意这些赞美或是恶言,它只是勇敢地升起,把光明和勇气带给更多的人,便已完成了使命。

  附:美陆战1师1团2营在仁川登陆作战中前5天的战斗报告全文。

朝鲜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