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中长征的越南籍将领:孤胆英雄三过雪山草地

2017年03月17日 15:52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洪水原名武元博,曾用名李德澜、阮山。1908年10月1日,洪水出生在越南河内市嘉林县的一个开明地主家庭。当时的越南已沦为法属殖民地,在父辈爱国主义的熏陶下,武元博虽出身富家子弟,却很早就立下投身民族独立斗争的报国之志。

资料图:洪水将军。资料图:洪水将军。

  1923年,还在师范学校就读的洪水利用假期赴法游历,意外结识了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在后者引导下,武元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武元博响应胡志明的号召,毅然抛弃越南富裕安逸的家庭生活,来到中国广州,于1926年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武元博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曾暂时离境避难,但一年后便重返中国,并向党组织郑重表态:革命不成功,我就不离开中国!由于武元博给敌人“造成很大麻烦”,后者点名要抓他,还骂他是“洪水猛兽”。生性倔强的武元博闻讯当即表示:“敌人骂我们是洪水猛兽,好,我就改名叫‘洪水’。”

  1930年,洪水被调入中央苏区工作,之后历任红34师102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瑞金红军学校宣传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等职,还在1934年与朝鲜籍红军将领毕士悌一起,当选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中仅有的2名外籍委员。

  洪水受过良好教育,精通英语、法语,口才也很棒,像他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红军队伍中是很少见的。洪水无论讲演还是上课,从来不用稿子,他嗓音洪亮,说理透彻而富有激情,被官兵和学员们称赞是“从不卡壳的机关枪”。然而,在当时的“左倾”思潮下,生性耿直的洪水也得罪了不少人,被扣上“高级特务”的帽子,还开除了他的党籍。后来幸亏周恩来等人帮助,1934年10月,洪水被编入红军干部团直属队,开始随部队长征。

  尽管背负着错误处分,但洪水仍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洪水的党籍得以恢复。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胜利会师,并于当年8月混编分为左、右2路军北上。这时,洪水奉命跟随朱德、刘伯承到左路军工作,由此完成了他的一过雪山草地。

  但随后,由于掌握左路军实权的张国焘拒不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敢于仗义执言的洪水与之激烈争论,结果被污为“国际间谍”,险些遇害,多亏朱德、刘伯承全力营救才幸免于难,只得第二次随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向四川进发。

  后来,洪水所在部队被打散,当他得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到达陕北,便第三次翻越雪山草地,独自向延安奔去。一路上,为生存下来,也为躲避敌人追捕,洪水乔装打扮成藏民,沿途替人放骆驼牧羊,甚至讨饭要吃,总算历尽千辛万苦,于1936年初抵达延安。同志们刚见到身穿破烂藏袍的洪水时,他衣衫褴褛,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样,以至于大家都不敢相认。

  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安排洪水随八路军总部到山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洪水历任五台县区委书记、晋东北特委副书记、抗大二分校政教副科长等职,并与当地妇女干部陈剑戈(原名陈玉英)结婚,生育了3个孩子:大女儿不幸早夭,还有2个儿子陈寒枫、陈小越。

  1945年,经中越两党协商,洪水告别妻儿,回到越南任第4、5战区司令员兼政委。洪水不仅会打仗,还充分运用他在中国办军事教育的经验,创办了越军第一所正规军事学校——广义陆军学校,培养出包括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正副防长在内的一大批军政人才。

  资料图: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1948年,洪水被越南人民军授予少将军衔。1950年,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次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1954年,洪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任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解放军出版社前身)社长。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他也由此成为我军唯一的“外籍将军+两国将军”。

  1956年初,洪水被查出罹患晚期肺癌。中国党和政府尽最大努力挽救他的生命,为其安排最好的医疗条件,但疗效甚微。洪水自知病情严重,遂提出回国要求。

  1956年9月27日上午,北京前门火车站彩旗高悬,彭德怀、叶剑英、黄克诚、萧克、孙毅等20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帅以及外交部、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领导,都到车站为洪水送行。同年10月21日,洪水因病医治无效在河内逝世,年仅48岁。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