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老兵40年后重回唐山 披露当年救灾细节

2016年07月26日 15:33 综合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唐山大地震后,解放军救援画面。

  ----用铁锨、镐头挖,很容易伤人,所以直接用手挖、刨,指甲磨没了,成了血手。没有口罩和防毒面具,指战员们忍着臭味难闻,仍在拼命救人。

  ----第38军从红军长征到延安,从平型关大战到山东,从祖国最北面的松花江边打到中缅边境,抗美援朝中的“万岁军”。而今,在唐山救灾中,又被人民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40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强烈大地震,造成24万余人死亡,震惊世界,灾难极其惨重!

  重回唐山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今年7月19日,唐山市第一中学迎来不平凡的时刻!

  40年前,曾参加过抗震救灾、原38军113师通信营无线电连的老兵们,从祖国四面八方以至海外,云集一中。4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20岁左右风华正茂的战友们,现已鹤发童颜。唐山一中幸存的老师们,有的也是古稀之年。他们热烈拥抱,泪花涌动!

  军民座谈会是由一中党办主任江晖和原无线连指导员徐航主持。

  学校王卫国书记在致辞中说,40年前地震时,一中是38军与113师指挥所,当时学校人员和财产损失极大,是解放军拯救了我们,感恩之心永不忘。我代表一中师生对曾经战斗在第一线的无线连英雄老兵的到来,表示最热烈欢迎!对学校已退休的老领导、老教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唐山一中已有114年历史,历经沧桑,是一所培养伟大人物的伟大学校。一中曾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母校,革命传统永继承。

  无线连老兵、前38军副参谋长与中国地震救援队领队张明大校,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终于实现了魂牵梦绕整整40年的夙愿,重新踏上唐山这片英雄热土。在大灾大难面前,唐山人民与解放军,书写了人间奇迹。在上午参观唐山市容时,昔日残垣破壁,而今浴火重生,壮观美丽。在原一中旧址,现在是唐山纪念碑前,我们敬献了花篮。如今的唐山一中新址,恢弘大气,驰名四方。

  座谈会中一名50岁的王淑兰女士,在发言中几度哽咽。地震时她才10岁,父母震亡,是解放军挖出并埋葬,当时她只知道痛哭、痛哭。今天她向亲人解放军当面鞠躬“感谢”,终于了却了她40年来的缺憾!

  当时学校的王戈非书记夫妇与两个儿子均遇难,无线连的战友们精心处理了后事。那时,20岁的王萍女儿,在山西28军服役,躲过一劫。今天她也来了,给战友们每人一本像册,以表感激之情。

  老兵张治岭、陆光、王盛华等同志介绍了当时救灾的惊心动魄场景。崔昕说,唐山抗震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抗争精神;希望同学们牢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的幸存者张树田和王硕云老师,当年与解放军共同奋战,并与战士王盛华保持了长达40年的友谊不断。张老师说,当时一中的女学生,给正在挖实验室物品的陆光台长带上一中的校徽,今天请同学们给每名英雄老兵各补带一枚!

  座谈会后,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李大钊纪念馆。在参观科技馆时,老兵颜承训激动万分,竟梦幻般地见到了他40年前,从废墟中拯救出来的朱鹮鸟标本。此鸟稀少,受到国际保护,中国人称为“吉祥之鸟”,是一中的镇馆之宝。

  双方还交换了礼品。无线连老兵们签字的锦旗中书写着大家心声“追忆军民鱼水深情,弘扬唐山抗震精神”。胡中乐和屈伯峰分别创作了字画,“军民情深”和“鱼水情”情真意切!一中也赠送了他们的校史、发展、光盘等资料。

  40年了,令人挥之不去的伤痛。对于唐山地震,人民子弟兵们一直不愿提及、不愿表功过去的救灾事迹。而且,当时也有保密上的原因,不能公开。

  时任该连副连长的张治岭、三台台长陆光,以及王盛华、彭福平等同志,有着写日记的习惯,他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尘封40年的《日记》终于打开了。

  1976年7月22日,“七六”军事拉练开始了,这是指挥机关,即我38军摩托化野战军,以及下属各师团三级,携带通讯工具的演习。3个师分布于内蒙、河北等地,113师去两合营和北水泉一带。

  7月27日,“敌人”全部被歼灭,战斗演习圆满结束。师副参谋长张宝义做了总结。次日,大部队将返回保定驻地。

  王盛华即兴写了首《打油诗》,···车行峻岭中,几过十八盘,巅顶望深涧,何曾思危安?中华好男儿,日宿复往还,为保江山业,辛苦我心甘。

  27日晚,粮库的两只狗不停地叫着,不时把指战员们在睡梦中吵醒,狗叫声也没引起大家的注意。

  28日凌晨,在睡梦中,113师无线电连副连长张治岭突然感到巨大的震动,把他惊醒,一下子坐起来,不好,是地震!赶忙叫起通讯员李天海,拿起枪和衣服往外跑。到院子里,已经听到有房屋咔咔的声响,他叫起房东,让他去通知村长,说是地震了,叫人们到安全地带。同时,又叫通讯员通知连队其他人。

  张治岭边穿上衣服,边飞快地朝着电台车跑去。在跑的过程中,听到村里的钟声响了,并听到广播里喊“老乡们起床了,地陷啦!赶快往空地上跑。”他跑到电台车前一看,睡在车上的崔继领已经起来了,张治岭说:“地震了,快开机联络。”崔继领说:“我们约好的是6点开机呀。”“特殊情况,服从命令!”张副连长说。小崔马上开机联络。一会儿,通信员也来到电台旁对他说,全连无一伤亡。

  呼叫,再呼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呼叫基指,再呼叫各团。按规定,外出演习的师指挥所叫前指,留守大本营的叫基指。滴哒,滴滴哒,通了通了。大约20分钟后,小崔叫起来“连长,保定通了!”他们收到保定基指的电报,即刻送到机要科。此时,他们与各团保持随叫随应。不到5分钟,机要科送来一份电报,他们顺利发往师属各团。

  原计划今天4点钟起床返回保定,地震提前十几分钟把他们叫起来了。早晨,演习车队通过集结地点---安平镇,一路上连续翻过几座大山。天下着雨,灰蒙蒙的。过涞源县时已是10点钟了,11点半在走马驿附近休息。

  白科长带着第二电台车先走了,等第三电台车赶上时,看见二台车撞在一颗大树上,车头已经塌下去,张卫平头部受伤缝了几针,白科长、连文周和张震等人受轻伤。

  从柴沟堡南下,跋山涉水,返回保定已是下午5点半,稍微歇口气,连队开饭了。是啊,早饭和午饭都饿着肚子,张副连长刚吃两口,营部通讯员通知马上去开紧急会议,便撂下饭碗,朝营部跑去。

  各连的领导都到了。营长王德敏直入主题,说:“唐山发生地震,波及北京、天津。上级命令我们前去救灾,各连抓紧时间准备,安排好兵力,准备出发!”刚要走,营长叫住他说:“张副连长,你带全营的车去师加油站加油。”临走前,张治岭同副指导员齐福勤快速研究了一下(当时连长住院,指导员暂缺),并对食物等物资进行补充。

  指战员们连续七天七夜的紧张奋战,已十分疲劳,有的人正在写家信,有的人把衣服泡在水盆里,还没来得及洗,便捞出拧干,带上军车···

  车加满油后,沿着公路向唐山驶去。张治岭坐的是150瓦电台车主台,边行进、边联络。按规定,连长要坐在主台的位置,随时掌握情况,并上机工作。他带着24名战友去救灾,全连编制60余人,除了在保定留守的战备电台和情报站(负责对总部、军区和军部的战备执勤)外,可以说,连队已是全力以赴了。

  部队沿着徐水、容城、霸县、天津、唐山方向的公路开进。车行至容城附近,天下起雨,感觉车总掉屁股,一会儿车停了。原来司机赵庆连趴在方向盘上不动睡着了。这时,通信科仇永久副科长对张治岭说:“司机太困了,不能再开了。”不一会儿,王营长过来问明情况后,决定让张副连长开车。说实在的,他心里没底,虽然训练过,但很少开,生疏。但命令必须服从,他便全神贯注地开起来。

  到了霸县,发现师指挥车在此,李家荣副参谋长让张副连长车与他同行,60迈速度行进。过了一段时间,李副参谋长下车并着急地对他说:“再开快点儿,注意安全!”他说“是。”下踩油门,70迈!此时,电台车成了师指的头车。

  下半夜,困劲来了,张治岭的两眼皮直打架,肚子又饿得咕咕直叫。为保证安全,他用钳子夹自己的腿,一痛,困劲没了,一会儿又困了,再继续夹。身旁的仇副科长,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一个劲儿地抽烟,烟没了,还习惯性地做着抽烟动作,用两个手指头往嘴里移。真疲劳呀!

  整整赶了一夜的路,28日当天已经行军一天,而连夜又要兼程,司机们困极了。陆光台长最担心张明树四川兵,生怕睡着,但他不停地嚼着辣椒,这一夜非常认真地开过来了。

  上午,车队驶向天津郊区,车停下来。有许多灾民拦住军车,说村子里死了许多人,让去救。路边有一个接一个的灵棚,不时还有抬死人的过来。他们劝阻着老百姓,说我部任务在震中,后面还有队伍在救你们。老百姓说,宁河大桥断了,不通车了!还好,路让开了,部队继续前进。

  师指查明情况后,证实宁河大桥确已断了,原定再走70、80公里就到唐山震中。师首长和作训科的同志们马上研究新的行车路线。

  机要科的电报来了,发往师基指(保定)和师属各团。他们架起44米双极天线,把电报发出去。内容大意是:前进受阻,需绕行等。这样,部队绕武清、宝坻、丰润近200公里奔赴唐山。

  来到唐山后惊呆了

  天亮时,部队已经来到地震区域---天津市郊区。这里是地震边缘,房子几乎没有塌掉的,人们全部都在外面睡着。出天津市区,地震景象就越来越明显了。许多房屋裂开大缝,路上看到一群群的人,有的往灾区方向走,有的从灾区往外走,一些救护车朝着唐山开去。

  部队进入唐山市郊时,只见路边的房屋全部倒塌了,公路边成群结队的人向着天津方向走着。经常看到一辆辆的马车载着尸体。军车停在一个河堤边,堤上已经满满的都是埋着死人的土包,还有很多准备埋人的土坑。死者亲属的哭声震天憾地,使人毛骨悚然,指战员们禁不住热泪翻滚。

  空中的灰尘与死尸散发的臭气交织在一起,熏不可闻。这天非常热,口渴的很,水壶中也没什么水,群众比解放军更渴。地震后水成了珍宝,很多人到部队要水喝,指战员们把仅有的一点水都给了老百姓。部队只能忍着口渴,继续艰难地前进。

  此时,已傍晚。唐山的灾情进入眼帘,景象把战友们惊呆了!从未见过的惨像呀。夜里,他们露宿唐山烈士陵园的开阔地,不时地感到余震,劲也不小。

  凌晨,随师部开到唐山凤凰山公园,此处不适合做指挥所。师首长把侦察连派出去继续寻找。部队在原地,马上就地开展救灾。

  昨晚进唐山看到的景象只是冰山一角,现在天已大亮,大地震后的唐山惨不忍睹!宽阔的马路上堆满瓦砾,车辆不好通行。只见楼房呈45度斜角向一边倒塌,不少尸体头朝下在残垣断壁上挂着。平房全部倒塌,离地面一米多高,整个唐山见不到完整的建筑。

  凤凰山公园里的猛兽已各奔东西。有几个老百姓围着洗脸盆看里面煮着一种鸟,羽毛撒在地上,五六只猴子爬到我们的电台车上,伸着腰,吱吱叫唤。张副连长问旁边的人,怎么死了这么多人? 老百姓说,你们是第一批进城的解放军,昨天还见不到人呢,许多人还埋在下面呢,这下我们有救了。

  联络时间到了,部队开启发电机。机器一响,引起老百姓的注意,他们向电台车走来,有的人尖叫起来“电台车,电台!”人越围越多,都嚷着让部队发电报,给他们在外地的亲属报情况。

  是啊,大地震,毁灭性的大地震,造成整个唐山市区断水、断电,一切通讯手段中断,无数群众惨遭埋压。此时此刻,解放军非常理解灾民的心情,但是无能为力,因是军用电报,不能民用。一再给老百姓解释,他们不理解。还有人拿着写好的地址和内容的纸条过来,让他们发。经过反复地做工作,老百姓离散了。这一遗憾也深深地藏在指战员们的心头,他们远在外地的亲戚们会多么着急呀!

  与此同时,部队把附近的一具具尸体就地挖坑掩埋。中午到了,开始做饭。没有自来水,旁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游泳池,水发黄,里面好多人在洗澡,有的赤身裸体。没有别的水源,救灾部队都从里面打水做饭,只能做大米粥。

  炊事班做饭时,才发现油和盐不翼而飞了。同志们只能干喝粥,好多战士喝不下,李跃升又从碗里用筷子捞出毛发,立马呕吐。张副连长说:“同志们,这粥一定要喝,我们两天没吃饭啦。不吃饭,哪来的体力,还要救人呀。”这时,有的灾民们也来要粥喝,他们一一盛给他们。粥快凉了,张治岭带头闭着眼睛喝了一碗,忍着一阵阵的恶心,再次命令大家喝,战士们无奈地喝起来。

  侦察连的同志们回来了。在人生地不熟、到处是砖头瓦块的地方找一处指挥所不容易呀。他们向师长报告,说唐山第一中学合适,操场很大,于是,师指就设在这里。后来,我38军军指挥所也来到一中。

  在不远处有一座游泳池,据灾民讲,这里才放水7天,因此水源成为唐山最清洁的生活用水。侦察连放置岗哨,昼夜守护。(后来,防化连的淋浴车从农村拉回井水后,游泳池才解除戒备)

  张副连长下午去营部开会,内容是:就近展开救灾,扒挖被埋的灾民。并说,从现在开始做饭,把做的第一锅饭,送给老百姓,并分配了任务。

  无线连的任务是,除保障上下无线电联络畅通外,还负责参与扒挖一中的教职员工房屋。一中的宿舍有10排,每排住8户。张治岭回到连队驻地,见到临时搭的棚子旁,坐着一位女人郝文芹,问她一些情况,被埋在下面的是否还有活着的人?她回答:“没有了,活着的就我们几个人,其他都死了。我妹妹和母亲都埋在下面,我无力挖她们。”张说:“放心吧,我们一个不少地把他们挖出来,并妥善处理。”

  在郝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其亲人被埋现场,她不忍心看到悲惨的现场,便回去了。临走时,她还说:“妹妹在邯郸上大学,刚回唐山家里,便砸死了。掩埋时,再叫她。”

  指战员们从倒塌的屋顶往下一层一层地扒着。没有任何防护,没有口罩,没有手套。用军用铁锹吧,又怕铲着人。只能赤手空拳地扒呀,挖呀。尸体终于露出来,一时间腥臭味扑鼻而来,刺的眼睛直流泪!

  唐山地震,恰逢七月酷暑,三伏天,非常炎热,又加之下雨,尸体腐烂很快,给部队救灾带来极大困难。无线连干部子弟多,小兵多,在此之前都没怎么见过死人。死人挖出来后,动手时都有些惧怕,便抢着去挖坑。

  张副连长作为老兵,见过世面,又是连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他带头捡起地上的破衣服,去拉尸体。干部们也仿效,把尸体用被子包起来,放在自制的担架上,运到挖好的坑边。这时,小兵们也不害怕了,纷纷过来,动起手。郝老师也过来了,把写好的纸片扔进坑里,上面写着亲人的生辰八字与遇难时间。她埋了两锹土,就干不下去了,跪地嗷陶大哭。官兵们也在掉着眼泪培土,一锹锹地堆起坟头。

  日后,他们依然是挖尸体,但情况更加恶劣了。从房子下面已抬不出完整的尸体,只能一节一节地往外掏。尸体流着黑褐色的血水,臭味冲天。那几天,他们吃饭是围着厕所,都比现在的味道强。这时,管理科送来一坛白酒,他们把酒倒在毛巾上,系在嘴上,让酒味压住尸体味儿。小兵们的恐惧感已经没有,胆子大了。死人太多了!

  这时,军师的《救灾简报》已建立,并及时地通报救灾情况。在步兵团中,有的战士被臭气熏倒牺牲,有的患传染病,还有人身上长了毒疮。

  一中老师们的家就在无线连的边上,他们负责挖这20多名死者。该校教职员工200多人,除放假探亲走的之外,还剩130多人,死105人。几名校领导只剩下2人。

  当天下午,三台分成两组进行挖掘。一会儿功夫就挖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八台也挖出一个女的,面目狰狞可怕,伸出舌头,身上烂出一滩滩污水。而后,又挖出一个12岁的男孩,也是伸着舌头,头部已被砸扁了。

  挖完死人后,他们用楼房倒下的木板,搭了个小棚,准备过夜。几天几夜没怎么合眼了,一躺下就昏然入睡。到天亮醒来一看,有的战士旁边还“陪伴”着尸体呢。

  八台是250瓦单边带电台,来唐山后就没有联络任务了,全台8个人便全力救灾挖人。在第二十一中学,他们第一次挖的那家5口人在西北角。当时去了几十人,正当大家踌躇时,王盛华第一个跳下去救人。

  来到矿冶学院时,一名学生对他们说,“学生一共700人,有100人跟着学工的走了,其他学生们都埋在里面,毫无疑问已全部死亡,只等着收尸体。”但事实并非这样。就在部队停车的时候,发现2名学生并没死,听到微弱的说话声,战友们即刻全力挖掘。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女学生终于被其他连队的战友挖出,还要水喝呢。

  另外,一名孕妇被解放军刚刚救出后,就生了孩子,可能是早产儿,现在大人和小孩都能活了,师卫生兵们在护理她们。正当他们吃饭时,从旁边废墟中战士们挖出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没死,只是脑袋上有个窟窿,孩子还有知觉,能喝水。真幸运!那名战士抱着的小婴儿,脸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与兴奋。

  下午2点多钟,一名老百姓来叫王盛华说,不远处有一家5口人被埋在下面。二话不说,他们马上就过去了。这是上面铸着钢筋水泥的屋顶的房子,倒塌压得很实。他们动手挖,用手抬上面的大石板,人慢慢的显露出来。5个人,全是睡觉的动作,被压死。这时,臭味袭来,尸体已不可近身。王盛华捡了一副手套,没有口罩,开始用棉花蘸酒精塞住鼻孔,后喘不过气来,所以只好用毛巾捂住。当他俯下身抬尸体时,臭气冲鼻而上,呕吐。而此时尸体已腐烂,一拉就是一块皮下来。他的毛巾也丢了,管不了那些了,和战友们把尸体一具具抱上来。他们挖一个大坑,把死者用棉被裹着,全家埋进去,坟头上立下标记,待以后再作处理。

  吃过饭,军首长也来到这里。营里开了会,现在是全力救人和挖尸体。三天了,尸体腐烂,要尽快处理掉,否则瘟疫将蔓延。现在听到的和见到的,无不与尸体有关。整个唐山,基本上是由解放军来处理,据说来的野战军有27军、28军、38军、39军、63军、66军等等,还有总部以及各军兵种、各警备区。每支部队有其划定区域。

  今天下午挖尸体颇有“战绩”,八台分成三个小组,已挖出10具(明天又挖出10多具)。“八一”建军节到了,上午他们又挖出13具尸体。

  8月3日下午,他们为老百姓搭席棚快收工时,一中几位老师提出,让部队派人送病号去搭天津的汽车。次日,2位战友去了。走到松桥的地方,人多起来。这里都是老旧平房,人口密集大,大道旁边还堆着没有拉走的尸体,尸体垒得很高,向小山似的。他们完成任务后,开始返回驻地,天都黑了。凌晨4点,下起倾盆大雨,他们的芦席根本挡不住。被子、褥子、蚊帐全部湿透,一个个像落汤鸡,冷得直起鸡皮疙瘩。

  8月5日,到唐山已是第7天了。倒塌的房屋中没有被挖出的活人,生存的希望几乎为零了,但来唐山救灾的各部队仍不放弃救人。

  好汉经不住三泡稀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强烈大地震,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坟包林立,垃圾粪便随处可见,到处飞舞着大绿头苍蝇和蚊子的嗡嗡叫声。有的战士拉稀患上痢疾,有的患上传染病。

  空气、水源等都污染了。拉痢疾,主要是吃剩饭菜造成的。中午没吃完,晚上回来后,又饿又累,狼吞虎咽地接着吃,结果拉肚子。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发病情况不一。断粮后,从当地弄来一批蛤蛎,没有人会处理,煮了咬不烂,呕吐。

  他们吃饭的地方有一具女尸,腐烂不成形了,顾不上处理,每顿饭都闻着腐臭味道。后来,把她掩埋了。陆光和彭福平拉痢疾,肚子疼痛难忍,每天拉几十次,吃药也不管用,人瞬间瘦了许多,刘宜功到处去倒塌的房屋中找废纸给我们,用来擦屁股,没齿难忘呀。白酒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消毒,又可以去异味儿。

  步兵337团和338团,由于扒挖尸体而中毒,牺牲了好几位战友。张副连长迅速把连队的病号隔离,碗筷专用,并积极治疗,很快控制了他们的病情,没有在部队传染开来。连队战斗力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中央从全国调来21个防疫工作队和医疗组,对唐山市进行喷洒,对环境进行清理。天空上的飞机,低空飞行,向地面喷洒消毒液。地面上,穿着白大褂的人员,身背喷雾器,走街串巷地喷洒药水。师防化连的喷洒车,也参加消毒任务。

  8月1日,从二层楼上挖出的死人,已经烂的没有人样了。在埋他的时候,陆光的脚踩在一块带铁钉的木板上,一根又粗又长,涨满铁锈的钉子刺进他的前脚掌,痛不可忍。卫生员跑过来包扎,他一步一拐地回到小棚。吃完午饭,睡一觉起来,更加痛了。中午还能穿进去的鞋,下午就不行了,脚肿胀起来。卫生员同他一起去医院,医生又给陆光重包扎一遍,打了针,给几片止痛药片。他艰难地走回来,不远的路,竟走近半个小时,大汗淋漓。即使这样,还得战斗呀!

  部队进入唐山后,对城市所有路口都进行封锁,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唐山,对出入人员进行严格检查。救灾初期,昼夜都会听到枪声,那是当地公安和民兵对掠夺财物等犯罪者的警告以至处置。

  他们及时对部队进行教育,并通报救灾简报所述事项。不动灾民一针一线,不管白天和晚上不准一人单独行动。师首长的指示,即:第一,工作重点由抢救活人转移到安排灾区人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第二,强调政策纪律,挖出的贵重财物,一定要登记造册,有亲属的交给亲属,没亲属的交给组织;第三,所住地区男女混杂,防止出现道德败坏分子,发生问题,加倍严惩。每个单位都要做出保证。陆光挖出9支小口径步枪,张副连长又挖出几十盒子弹,马上上交。

  在挖尸体时,钱物随处可见,一翻被褥四个脚下压着钱,一拉抽屉报纸下有钱。尤其是王老师,在她家里清除三千元现金,马上登记在册,一分钱不少地移交给一中的物资接收组。

  抽烟的同志早就烟断了,有钱也无处买,烟瘾上来实在难忍。一天在挖尸体时,清理出好多烟,有中华、牡丹牌的,十分馋人。几个“烟鬼”来找张副连长,拿着烟,两眼干巴巴期待地看着他。他说:“看什么看,马上上交!”结果,他们没留一盒烟,全部交出。

  在埋葬郝文芹的妹妹时,她说:“我妹妹带着块手表,把表拿下来吧。”他们找到表后送给她。

  在挖掘唐山百货仓库时,解放军做到秋毫无犯。百货仓库面积很大,负责供应唐山和秦皇岛地。无线连的任务是清理手表,他们挖了三天,最后和仓库保管员核对数目时,一块不差。保管员说:“你们真不愧为万岁军的称号!是遵守纪律的模范。”

  王盛华挖的尸体中有一对夫妻,男的是学校书记,家中藏书不少,他看到一本《九评》。这是他多年想要看的书,但军队有纪律,不能拿的。有个小姑娘抱被子时,一块英纳格手表掉了,被王发现后,立时物归原主。

  早饭后,他们又继续从倒塌的房屋中扒东西。挖的那一家,贵重物品很多,珍贵的衣物有几十件。从一个箱子底下和抽屉里,找到650元现金,今天又找到560元。价值高的英雄金笔4支。这些物品,他们都上交学校负责人。

  清理信件中,竟有一个人与陆光同名,是他家孩子的同学,当兵的,同样是82分队,真奇怪,太巧了!

  临时领导小组成立,共9位成员。通信营有张玉良副政委,通信连杨志勇指导员。下设政宣和后勤组。另外,还有2个片区,王盛华被分到西片当联络员,片长是胡老师。张树田老师是全校幸存的5名党员之一,王硕云是体育老师,高大魁梧。他们每天背着枪,穿着短裤背心,在校园巡逻和察看。师步兵团任务很重,比如338团仅一个营就要负责76个街道,每个街道只有几名战士。

  中午,酷热沉静,大家都在午休。不远处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不久,只听有人呵斥着,“哭什么哭,谁家没死人呀?要坚强!”原来这是张、王老师在制止死难亲属的话语。

  地震开始一段时间内,唐山哭声不多,人民群众把悲痛压抑在心底。(注:到了77的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全唐山哭声一片,此时人们才尽情地宣泄着内心痛苦以及对亲人们的哀悼)

  一个简易的伙房和精巧的炊灶搭了起来。生火一试,黑烟直冲云天,战友们笑说,“这是唐山市第一座冒烟的烟囱。”收工后,队伍走出好远,大家还不住地回头观望那烟囱。这是他们劳动的成果,是子弟兵对人民群众的一份心意呀!

  很多基层党组织已恢复,一些问题也能容易解决了。秩序比前几天好多了,各街道、各单位的群众都集中到一起去住。每住区都有一个医疗点,不像部队刚来时公路两旁,全被灾民的小棚子挤得满满的,伤员呻吟,死人与活人躺在一起的景象了。

  “战天斗地,重建家园”、“天崩地陷何所惧,泰山压顶不弯腰”等口号标语,贴满街道两旁,显示党领导下的人民的豪迈气概。工农兵在各重要地点站岗巡逻,维护社会治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8月10日,接到军里《抗震救灾简报》,截止目前,38军赴唐部队,共救活群众、挖具尸体、外送伤员、埋葬尸体等共计处理79618人次。(以后还会增加新的统计)

  把苹果和米粥让给老百姓

  无线连每人发了2个苹果,陆光望着红苹果,馋的直流口水,但想起灾区人民,他们受了多大的痛苦呀。陆台长征求台里大家意见,一致同意把10个苹果送给一中老师们。东西虽然不多,但代表解放军的心意。当看到老师们拿着苹果时兴奋的目光时,他们颇感欣慰。8月3日葛永龙从保定回来,给他们带来许多东西,而大部分送给了老百姓。

  炊事班谢长录他们把粥煮好了。张副连长叫上陆光、郑群晏、路大宽等人,抬着满满一锅粥,拿出碗筷,寻找小窝棚,给灾民送饭去。见到棚子就说:“老乡们,我们是解放军,给你们送饭来啦。”老百姓们一听,乐坏了,几天没吃东西了,生命垂危。有人兴奋地说:“天无情,人有情。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亲人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啊!”

  晚9点钟,锅里还有些粥,他们向远处找去,见到一个大一点的棚子。张治岭进去拿手电筒一照,里面躺着有气无力的男女8个人,赤身裸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只是拿着破布或毛巾盖着私处,他马上把手电筒关了。当他们听说解放军送饭来啦,立时哭声一片,纷纷说“我们有救了,我们活啦!”

  这时,一名女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说:“我们是一个楼上的,有20家住户,70多人,地震后楼倒塌了,我们从狭小的预制板缝隙往外爬呀,爬呀,衣服全部撕烂扯没了。瘦小的人出来了,胖人出不来,我们就前拉后推。楼里面也没活着的人了。爬出来后,也没希望,喝雨水,只能等死了。。。。。。”指战员们看着灾民们激动地喝着粥,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成就感。

  回到一中连队驻地,王营长听张治岭讲后,说咱们一起去找直工科王树行科长去。汇报情况后,说:“灾民当务之急是缺吃、缺穿、缺药。”王科长即刻向师指挥所汇报。

  31日一早,他们去营部领救灾物资。即有一包新军装和许多军用压缩饼干。王营长说:“张连长,你熟悉情况,带上营部卫生员,赶快给灾民送去并治病!”之后,他还特别提醒,压缩饼干一次不能吃太多,不然加水后肚子会膨胀。

  当他们把饼干送给灾民时,一位古稀的老人还称呼他们为“解放军叔叔”,真让人不好意思。(一个星期后,全国救援物资和医疗队源源不断地开进唐山,灾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

  指战员们运送伤员时,车站前的广场上,满载伤员的汽车一辆接一辆的停在那里,站里轨道上停着两列火车,他们把伤员们用担架小心翼翼地抬到每一节车厢。

  太阳火辣辣的,热得他们遍体流汗,许多伤员要喝水,陆光给一位老大爷弄来水后,又给一位小姑娘弄了一碗水。另一名小战士在担架旁,一口一口地喂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水喝,真像对待自己的亲妈妈一样,情景十分感人。

  担架上火车,门口小,不好转弯,进不去。彭福平等人运送一名骨盆受伤的妇女,因疼不让抬她,只有一点点地移动,很不容易到了座位上。以后索性就从车窗口里抬担架,方便快捷多了。

  上午座谈抗震救灾中的收获,下午帮助群众搭伙房。劳动中,一位小同学给陆光带上一枚“唐山市第一中学”的胸章,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纪念品。

  一中的群众杀了头猪,割一半给部队送来,慰问解放军。盛情之下,只好收下,待以后偿还。说实在的,部队送老百姓东西太多了,都是无偿、应该的。

  连长上午让陆光写一份材料,主要汇总几天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给群众“送苹果”的情节,再突出写写,生动具体些。陆光明白连首长的意图,为台里功。但他想,群众遭受那么大的灾难,作为送苹果,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也是解放军应该做的。

  依依惜别于唐山

  平平淡淡是体验不了一个人的,最能考验人是在危险的时刻,艰苦的环境,在生死关头中不能胆小如鼠。革命军人的真正的气质是泰山崩于前面色不变,这才是英雄好汉。在唐山的日日夜夜里,在轰轰烈烈的战斗中,很有意义,确实弥足珍贵。指战员们愿意长期在这里,为老百姓重建家园贡献力量。

  1976年10月,因38军另有新的艰巨任务,要返回营房。他们为了不给人民群众增加新的负担,对撤离唐山的行动予以保密。同时,也没有给驻地群众打招呼。

  是啊!回想起在唐山战天斗地100天的经历,令人难以入睡。他们挖尸体,救人,帮灾民搭防震棚,抢救国家财产,搬运伤员,给灾民送衣服,送食物,帮他们度过了难关。战士们是那么的可爱,历尽磨难,无所畏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源泉,是基石,是动力。他们夜以继日地战斗,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使灾区人民重新点燃了生的希望和对前程的美好憧憬。

  起床,起床,起床啦!没有军号声,没有口哨声,指战员们小声传递着命令。他们静静地起来,没有刷牙,没有洗脸,饭都没吃(准备了干粮和水在行军中吃),生怕惊动人民群众。汽车发动机响了,他们迅速乘车。

  一辆接着一辆军车在行进!指战员们望着唐山大地,感慨万千,千言万语,但此时却无言,凝视着前方。---第38军从红军长征到延安,从平型关大战到山东,从北打到南,抗美援朝中的“万岁军”。而今,在唐山救灾中,又被人民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当汽车快行驶到唐山的必经之路时,突然看到成千上万的群众守候在道路两旁,不远处还有黑压压人群正在涌来。显然这是唐山市政府指挥部组织的,以及人民群众自发的意愿。他们在巡视着一中老师们的身影,而此时一中群众也在寻找他们。

  看到了,看到了,唐山一中教职员工,也在欢送他们!此时,军民双方的眼神在对视聚焦着,热泪在涌动,这是战斗中结成的友谊,难舍难分。军车缓缓地行进,人民群众向车内扔着食品、熟鸡蛋,以及整箱整箱的水果……

  《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中,是这样记载道: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生忘死,排除救人,清城建房,功高盖世。

  微信中的记忆片段

  该连老兵去年成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微信战友群。今年5月份崔昕去唐山探望母亲时,还参观了地震纪念馆等,并发图片到群里。一时间,40年前唐山大地震战友们的记忆,犹如放闸的洪水,倾泄而下。

  彭福平:唐山大地震后,我38军先头部队112师334团特务连等于28日下午抵达震中!以后各大部队陆续进入唐山。

  《113师无线连赴唐山抗震救灾人员名单》连部:张治岭、李天海。三台:陆光、张明树、刘宜功、彭福平。五台:路大宽、崔继领、马纪元、赵庆连、陶建国。六台:张林。八台:王灿勋、郑群晏、王盛华、屈伯峰、颜承训、莫子伦、牛卫东、赵胜玉。司机班:李跃升、张长坤。炊事班:葛永龙、谢长录。崔昕(8月份大学毕业后去唐山)

  张治岭:救灾结束后,我连王盛华因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1976年9月1日,他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唐山丰南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大会》。我无线电连荣立集体三等功,司机班立集体三等功,李跃升、张明树、张治岭等立三等功,陆光受到通令嘉奖。

  张治岭:余震几乎天天都有,大的余震也不断。一天,师里给我连一头羊,我和几个战士在地上扒羊,突然听到轰隆的响声,大家迅速地爬在地上。炊事班临时搭建的烟囱也倒了。我抬头向远处看去,大地像水的波纹一样,滚动,向前延伸,最后消失在天边。

  中乐,你的亲戚也在唐山找过我们。

  胡中乐:是的,治岭。因我在保定电台值班,没去唐山救灾。我的二伯父、伯母等住在唐山。二伯父是抗战老兵,原67军,后转业到唐山。地震中,大嫂保护小儿子时儿子死亡,二嫂怀孕死亡。记得1975年初,38军在拉练演习中经过唐山,我请假看望二伯父,当时我的军衣破了,二嫂(大家都叫小芬,评剧团的演李铁梅)给我缝军衣的动人场景,历历在目。十分伤感!(注:胡中乐于2009年写成《万岁军》电影文学剧本)

  王盛华:在去北京的车上,我和338团团长郭忠田坐在一起,他的腿也因抱尸体留下的液体被感染,起了许多红斑。郭团长说:“唐山地震,是我打了这么多年仗,见到最惨烈的。”(郭忠田曾在抗美援朝中,荣立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曾随毛泽东主席和林彪元帅赴苏联受到斯大林的接见)

  离别唐山后不到一个月,一中校领导崔绍曾和张树田、王硕云老师,专程去保定看望我们通信营指战员。那天晚上,军民又一次团聚,大家在患难中并肩战斗结成的友谊,无法言表,只能用浓烈味道的白酒,以释心怀!(注:尔后,几十年来我们与一中老师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常式宪:感人呀!战友。患难见真情。

  崔昕:唐山地震灾情惨烈世界罕见,但如同凤凰涅槃,英雄的唐山人民浴火重生,如今的她已面貌巨变,富强美好!为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老战友们决定重回故里。为此,特成立了组委会,并由张治岭、陆光、徐航、彭福平等人负责,(注:崔昕,曾担任无线连指导员、338团政治处主任、师坦克团政委)

  徐航:唐山一中历史悠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在该校读书。李大钊先生于1927年4月28日壮烈牺牲,时年38岁。

  雷鸣:很可惜,当时我留守保定没去唐山。夫人石军燕在军队医院,那段时间里,她们在抢救从唐山运去的大批伤员。我们虽然现在澳大利亚,但决定7·28前赴唐山与战友们共同纪念抗震40周年活动。

  徐建春:父亲是老红军,要继承先辈遗志。当看到纪念文章后,我不禁热泪盈眶,时隔40年,仍然能感觉到壮烈难忘的场面。同时,也给后世留下精品。

  崔智:7·28大地震中,部队迅速分成前方和后方,即唐山一线为前方,留守保定为后方。我积极要求去抗震救灾第一线,但命令如山倒必须服从。我和战友们留在后方,大家昼夜电台值班,殚精竭力,出色地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战备任务。(注:崔智,原38军通信团团长,曾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有勇有谋,荣立二等战功)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