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百万大裁军真正原因:一场战争暴露解放军软肋

2016年03月10日 12:27 新浪历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邓小平 邓小平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5年12期,作者:潘宏,原题为:1985年百万大裁军(本文为节选)

  百万大裁军的缘起:战场是部队战斗力的试金石

  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军队建设,何将军认为绕不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何将军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在部队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66年任师警卫连排长,1969年任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参谋,1978年任副团长兼团参谋长,1979年任团 长。入伍不久参加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副团长兼参谋长任上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笔者的采访也是从对越还击作战开始的,何将军这样分析 这场战争: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要在东南亚做霸主,苏联也支持和利用它,金兰湾驻着苏联太平洋舰队,想(对中国)形成南北合围。1979年前,一再在中越边界进行军 事挑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惩罚它。从1978年积极准备,1979年进行有限自卫还击作战。邓小平说过,亚洲的事情自己解决,外部不能帮助。

  这一仗总体来说是杀鸡用牛刀,取得了胜利,证明军队还是听党的话的。……当时“文革”才结束不久,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各部队受“文革”的影响是很大的。紧抵前线的昆明军区派系斗争就很激烈,对战斗力的影响是存在的。

  1979年作战后,只作了总体上的总结,而军事方面的系统总结一直没有完成,但暴露出的问题是明显的。具体战例上,有很多教训。有的作战方向把军队的建制 打乱了。……特别是后撤的时候,组织得很乱。总参为此发了通报,叫我们后撤的时候必须要很好地组织,不能像其他作战方向的部队那样乱。……后来我们采取战 斗员和火力交替掩护的措施,很好地组织了撤退。

  经过十年“文革”,部队的派性斗争严重地影响了战斗力;从硝烟中走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后几十年的和平环境,经过对越作战的检验,暴露出 了人民军队战斗力严重弱化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军委的严重关切。邓小平在1980年中央军委党委扩大会议上极有针对性地指出:“军队有没有战斗力?一旦有事 行不行?我讲的不是像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好应付。如果从我们面临的更强大的对手来说,衡量一下我们的战斗力,可靠性怎么样?”

  战场是部队战斗力的试金石,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出现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军队改革,有关中国军队的领导体制、编制体制、作战训练、官兵比例、干部年龄结构及素质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中央军委聚焦思考的改革内容。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