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美军四大导弹防御武器:萨德已装备部署6个连

2017年10月27日 12:56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编者按:“促进导弹防御成熟的五种途径:面向2017年的评审”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导弹防御与挫败”——新政策评审需要考虑的问题》报告系列文章之一。该文从美国导弹防御能力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可促使美国导弹防御能力成熟的五种途径。本文作者托马斯·卡拉库,系该中心国际安全领域资深研究员和导弹防御项目部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安全、美国核力量、导弹防御等。现将该文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编译整理,供参考。

  ▲托马斯·卡拉库

  美国导弹防御发展已经走过“婴儿期”,目前部署的许多系统性能可以用“青春期”来描述,即美国在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仍有许多工作可做,通过以下五种途经将可使美国导弹防御更趋成熟,并能适应动态变化的威胁环境。

  途经一:对现有系统进行增量改进

  在提高导弹防御能力的所有选项中,对现有系统进行增量改进是最简单、可靠以及最具费效比优势的选择。这包括对现有导弹防御的指挥控制系统、传感器网络以及4种不同类型的拦截弹进行升级改进。

  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

  目前导弹防御局正对GMD系统开展广泛的增量改进工作,包括为该系统研发“重新设计杀伤器”(RKV)、“远程识别雷达”(LRDR)、“多目标杀伤器”(MOKV),2017年底前完成部署44枚地基拦截弹、在美国东海岸准备第三处部署基地等。随着GMD系统改进的新重点逐渐放在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提升上,导弹防御局有必要采用一种更加体系化的、类似过去研发“标准”导弹族那样的增量研发模式。

  ▲地基拦截弹

  “宙斯盾/标准导弹”系统

  该系统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增量改进项目成功的典范。“标准”导弹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目前已发展了“标准-3”1A、“标准-3”1B、“标准-3”2A、“标准-6”等拦截导弹。美国2013年取消“标准-3”2B项目后,没有再安排后续的增量改进计划。实际上,导弹防御局可以通过对“标准-3”导弹的助推器、姿轨控系统、制导系统等实施技术改进,使该导弹能够拦截大气层内高空目标,如高超声速助推滑翔武器,弥补当前海基导弹防御体系大气层内高空区域防御的空白。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

  美陆军目前已装备部署6个连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阿联酋装备了2个连。通过为该系统拦截弹增加一个二级助推器,并对姿轨控系统进行改进,可使其防御区域扩大至目前系统的9~12倍,并能在大气层内高空拦截高超声速助推-滑翔武器。但美国国防部2017财年仅对该系统的后续研发申请了1700万美元预算。

  “爱国者-3”系统

  该系统已服役20多年,目前已装备14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是陆上要点和基地防空的核心装备。“爱国者-3”导弹最新型号已升级至“导弹段增强型”(MSE),其射程、拦截速度有所增加,拦截能力大幅增加,但由于单枚成本过高,只能与早期部署的型号混合配置。该项目自2003年转交陆军之后,资金就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系统采用的部分部件已经使用超过二十年,亟需现代化。“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项目取消之后,“爱国者”项目近期就没有后续发展计划,使美国缺少一种可全方位防御巡航导弹和空中目标的能力。

  ▲“爱国者-3”系统

  传感器

  随着威胁导弹的机动性、隐身性以及弹头机动再入能力的提高,对其进行探测、跟踪、监视和识别所需要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需求也不断增加。导弹防御局正在开展的一系列传感器升级工作,包括研发远程识别雷达、研发无人机机载传感器/系留式浮空传感器、升级“宙斯盾”SPY-2防空反导雷达等,将有效提升导弹防御作战的效能。但美国导弹防御传感器基本上完全依靠地基雷达系统,容易受地球曲率影响,且过度依赖无线电信号。使用红外、光电或其他机理的天基传感器平台能显著提升导弹防御系统整体作战效能。

  巡航导弹防御与防空作战

  尽管巡航导弹防御已成为此次评审重点关注的三大领域之一,但美国各界迄今对发展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关注较少。目前美国防部开展的巡航导弹防御相关工作主要是“间接火力防护能力”(IFPC)项目,该项目下研发的“多任务发射器”(MML)安装在一辆重型卡车底盘上,携带16个模块化导弹发射管,可发射多种类型的导弹,通过与“哨兵”雷达和“一体化防空反导”指控系统配合使用,能有效应对无人机、巡航导弹、直升机以及火箭炮、迫击炮等威胁。构建巡航导弹防御能力应该作为更大范围的防空作战或防空反导一体化作战的一部分。

  途经二:增加现有系统部署数量

  相对于战略环境变化对导弹防御系统的需求,美国当前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数量还远远不够。近些年,美国装备部署的4种类型拦截弹,即“地基拦截弹”、“标准-3”拦截弹、“末段高空区域防御”拦截弹、“爱国者-3”拦截弹都面临采购数量不足的问题。“爱国者-3”拦截弹由于采购数量不足,不得不与老旧型号搭配使用,限制新型号拦截弹作战性能的发挥。“末段高空区域防御”拦截弹原计划要部署12个连,但由于采购数量有限,现在只能部署7个。美海军计划将77艘舰船改装为“宙斯盾”舰,但目前只完成改装34艘,且“标准-3”拦截弹采购数量仅400枚左右。“地基拦截弹”计划2017年底完成44枚的部署,但由于试验消耗,其数量很快会降至40枚以下。在该拦截弹生产线今年停止后,再启动将会异常困难、缓慢且昂贵。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继续以每月1枚的速度生产“地基拦截弹”,并将部署目标设定为100枚。

  ▲“标准-3”拦截弹

  途经三:扩大导弹防御国际合作,让盟国和伙伴国承担更多

  美国应继续推进导弹防御的国际合作,让盟友和伙伴国承担更多工作,以缓解美国在兵力数量和资金上的压力。导弹防御国际合作可以有多种形式,项目合作、军事演习、信息共享、提供基地、军售以及军事援助等等。

  提高导弹防御一体化水平和互操作性

  在导弹防御国际合作方面,美国国会对新评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包括要制定提高美国与盟国导弹防御一体化水平和互操作性的具体目标、阐述导弹防御国际合作扮演的角色等。但在提高美国与其他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一体化和互操作性之前,美军首先应该提高自身已装备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体化水平和互操作性,特别是承担低层防御任务的“爱国者”系统,应加速“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IBCS)的部署,尽快使“爱国者”系统具备与外部传感器、甚至是其他完全不同的系统(如“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宙斯盾”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考虑到导弹防御国际合作在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美国不必构建统一标准的全球一体化的导弹防御体系,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各有侧重的提高一体化水平和互操作性。

  联合研发与生产

  美国与日本和以色列的导弹防御合作是这种合作模式的典范。美国与日本联合研制“标准-3”2A拦截弹,授权日本生产“爱国者-3”;美国对以色列导弹防御研发活动进行持续多年资助,成功开发了包括“箭-2”、“箭-3”、“铁穹”、“大卫投石索”等多种型号的导弹防御系统,可使美国间接获取相关能力或技术。未来,美国可以与更多盟国开展此类合作,如可与韩国开展定向能、电磁导轨炮等技术领域的联合研究,以探测并挫败朝鲜机动型固体弹道导弹威胁。

  ▲美国与日本联合研制“标准-3”2A拦截弹

  协同采购

  推进导弹防御国际化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国外军售的方式,增加盟国和伙伴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采购量。未来几年,国外用户对“标准-3”2A、“标准-6”、“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等新系统的需求很旺盛。日本将大量采购“陆基宙斯盾”系统、沙特极有可能采购多达10个连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这种合作模式在在增强盟国自身防御能力、降低美国研发生产成本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美国有必要发起战略倡议加以推进。

  除上述合作方式外,美国还可以通过国家援助的方式,在导弹防御领域对欧盟中的部分北约成员国、以色列、海湾合作委员会的部分伙伴国进行支持,以维持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良好关系。

  途经四:探索导弹防御作战新概念

  新的导弹防御评审为探索导弹防御作战新概念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以下几种新型作战概念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网络中心:任何传感器,任何射手

  美国当前部署的大部分导弹防御系统,在作战指挥方面实质上处于互相孤立的“烟囱化”状态。一套导弹防御系统基本配置主要由发射装置、拦截弹、雷达和火控系统组成,尽管每个系统都可以从导弹防御指挥控制网络接收信息,但都是本地控制。在实现网络中心作战方面,“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地基拦截弹”基本上可以实现依靠外部传感器在异地指控中心控制发射,“宙斯盾”系统的“标准-3”拦截弹也具备了从外部传感器接受目标指引信息进行拦截发射的能力,但还不够成熟。而“爱国者”、“末段高空区域防御”、“宙斯盾”系统与系统之间则完全不具备“网络中心战”要求的“任何一部发射装置可以依靠网络中的任何一部传感器进行发射”的能力。实现这种分布式的网络化防御作战体系需要大量增加部署拦截武器和传感器系统的数量。

  混合装载:任何射手,任何发射装置

  除“宙斯盾/标准”系统外,美国当前研发和部署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爱国者-3”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都采用专门的发射器,一种发射装置只能发射一种拦截弹。如果转换一种思路,其他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射装置也采用类似“宙斯盾/标准”系统MK41垂直发射装置(该装置既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又可以发射防空导弹和导弹防御拦截弹)那样的模块化、通用化模式,这样一个采用模块化配置的连就可以装备多种拦截导弹,进行分层防御,实现导弹防御能力的极大提升。比如,采用模块化配置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连,由于配备有“爱国者-3”拦截弹,就无需再单独在该连旁边部署一个“爱国者-3”连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连提供低层防御。类似地,可以为“陆基宙斯盾”系统配备“改进型海麻雀”导弹、“标准-6”导弹以及“爱国者-3”导弹等,为前者提供低层防御。

  分布式防御:任何发射装置,任何地点

  美海军提出的“分布式杀伤”概念,主要是指将更多类型的导弹发射装置安装在更多的平台上,使进攻作战更具灵活性。这种概念也可以探索用于导弹防御,通过将导弹防御拦截弹发射装置分散部署在不同的平台上,实现“分布式防御”,提高导弹防御的灵活性。可分散部署、应对复杂威胁的“分布式防御”一种方法是,开发一款类似货运集装箱式的多功能发射装置。这种集装箱价格低廉,内置有发射装置(可选用战舰上普遍装备的垂直发射单元),自带动力系统、通信系统和冷却设备,并具备与外部传感器网络和指挥控制系统进行联通的能力,可根据需要由舰船、卡车、列车或履带车辆运输,进行快速部署。同时,由于其外部特征与普通货运集装箱没有明显差异,可以采用部分装备武器、部分空置的方式,迷惑敌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

  多任务灵活性:任何导引头,任何目标

  针对导弹防御,当前关注和讨论最多的是关于拦截弹的数量问题,简单归结为应对敌方的饱和攻击,而通常没有考虑进攻的问题。但在实战中,导弹防御只是为反击赢得时间,对敌人实施进攻才是挫败威胁的决定性手段。在现有导弹防御系统基础上提高导弹攻防一体化能力的一个可行策略是,探索拦截导弹的多任务灵活性,即一型导弹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尽管每一款拦截弹的导引头和末制导系统都不相同,但随着拦截导弹射程和速度的增加以及部件的微型化,将为实现这种作战任务灵活性提供了可能。美军这种通过导引头和弹体灵活配置实现作战任务灵活性的案例较多,比较典型的有:“标准-6”导弹即采用“标准-2”导弹的弹体,通过配置不同的导引头,可执行防空、末段反导以及反舰等功能;“陆军战术导弹”(ATACMS)通过安装不同的导引头,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打击,并能充当反舰武器;“战斧”Block4导弹通过对导引头的改进,具备了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也将安装类似“标准-6”导弹采用的主动导引头。此类经验可以应用到部分型号导弹防御拦截弹上,比如“标准-3”2A,用其他载荷替换其杀伤器,即可改造为一款中程导弹,执行反舰或对陆打击任务。

  途经五:研发革命性新技术

  随着导弹威胁的持续扩散,以及以动能反导为主的主动防御手段成本的不断增加,美国亟需发展革命性的防御技术以扭转这种攻防成本不对称的局面。其中,最有前景的是非动能拦截技术,包括高能激光技术、高功率微波武器等。(作者署名:国防科技要   ID:CDSTIC)

  来源:美国CSIS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徐丽  臧兴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