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接连被打脸 其神话究竟是靠什么吹上天的

2017年10月19日 12:16 新浪军事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照宇]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最近的“日本制造”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先是10月8日,日本工业三大主力厂商之一的神户制钢所(以下简称神钢)召开发布会,就其未达标的铝、铜制品向公众道歉。紧接着,有媒体翻出早在2000年中国的三峡工程就差点被日本钢铁坑了的文章。再然后,现实又再一次打了“日本制造”的脸:由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列车在英国首发时事故不断,漏水停电迟到全碰上了……

  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列车在英国首发出现事故

  如果说2010年丰田集团总裁丰田章男先生因其产品质量问题向中国鞠躬道歉,宽容的中国人感叹的是日本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如今面对神钢的诈欺,无需情绪化的妄言“日本制造破产”,倒是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日本制造的机会,神钢董事长川崎博也低头道歉的画面或许会成为日本制造神话破坏的时代符号。

  “神钢事件”的发酵期才刚刚开始

  最近几年,被中国人所熟知的日系大品牌纷纷爆出质检丑闻,从丰田召回门到高田造假案,日本制造的神话剧情面临翻转;同时,对于中国人而言“不熟悉的中小企业”,在日本国内也频频爆出质量危机。日本大型连锁料理店的木曾路公司在其三家门店销售的是廉价牛肉,标注的却是“松阪牛”等。

  平心而论,虽说日本制造业麻烦不断,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制造业在战后的70年里对于世界有着独特的贡献,对于制造业后发国家来说,日本制造的整体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处于第一集团。

  但是,神钢事件如此被关注甚至不可被原谅,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作为工业血液的钢铁行业涉及的行业太多,考虑到神钢的市场占有率问题,相比于丰田车的购买者,高田气囊的上下游企业,东芝电器的发烧友……“神钢事件”足以让普通民众感受到恐惧与潜在的危险。

  就在丑闻爆发后的10月15日,该公司提供给福岛第二核电站的铜合金管道等也被查出指标造假。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负责人已专门约谈该公司总裁,强调其丑闻“有损日本制造业的声誉”。对于习惯暧昧表达的日本人来说,做出如此的表态足以凸显事态的严重程度,而作为日本最有权势官僚部门之一的经产省的深度介入,也让本次事件呈现了一种里程碑式的意义。还有哪些行业会受到牵连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心的松动已经不可逆了。

  “攻心千年”——日本如何编织自己的制造神话

  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快速崛起,制造业对日本的贡献功不可没。直到今天世界500强里的日本企业也多以制造行业为主。当人们关注日本制造业成功经验时,往往聚焦于经产省的产业政策、企业精益求精的制造理念、不断创新的努力以及拥有众多匠人精神的忠诚雇员。实际上,日本制造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其背后庞大的宣传机器为Made in Japan(原产日本)以及Made by Japan(日本制造)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亚地区产生了近乎宗教式的追逐。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对外宣传传统的国家,远至唐宋之际,近到明治维新之后,就有众多日本“宣传干部”活跃在中国大陆,一边收集中国情报,一般在讲“日本故事”。而日本真正体系化地展开对外宣传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来自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失语。1921年8月,日本外务省正式成立了情报部,负责收集整理内外信息,进行宣传活动。此后,日本的对外宣传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不断对外侵略扩张,日本的对外宣传更具煽动性,呈现出“单向性国策宣传”的色彩。

  二战后日本重新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是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更加认识到了对外宣传活动的重要性。2004年8月,日本外务省进行了机构改革。作为改革的一环,“为提升日本的对外形象,并使日本文化的魅力作为软实力在外交中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活用,新设了广报文化交流部,将对外宣传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展开公共外交”。

  随着经济外交逐渐被各国纳入到整体外交战略中,为经济团体站台也自然成为日本外宣团体中重要工作。特别是安倍上台以来,无论是在世界高铁国际会议还是访美访印过程中,都在不遗余力的推广日本的新干线。而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安倍扮成著名的卡通人物马里奥,更是再一次为“日本制造”进行了一次代言。

  除了日本政府以外,日本的媒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74年开始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开放国门迎接日本资本以及日本企业的同时,大量的日本媒体以及智库团体也进入其中,深耕海外舆论市场。而日本人又以精细明察,敏于算计著称,媒体与智库又以微观统计为依据,从不同的视角替日本制造站台唱戏。

  另外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是在日外国人实感带来的“错知错觉”,产生了一批“日本的免费宣传员”。以中国为例,近年来随着赴日旅行渐成中国社会的一股新潮流,无论是跟团出行还是自由行的游客整体上都呈现着井喷式增长。

  中国游客强大的购买力为日本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日本的巧妙安排下“了解日本”。无论是团组的导游还是自由行的攻略,其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杂糅其中。作为世界上知名的服务业大国,实感过“美颜之后”的日本以及感受了“爆买”的日本,回国之后能传递回多少真实的信息也值得商榷。马桶盖的故事或许就是最好的脚注。

  我们只有“抬起头”才能“迈开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完成了从“仿造”、“制造”到“创造”的“三步走”。这也是一个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企业家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使得“中国制造”在与世界水平“失联”多年之后,重新找回了自身定位,仅用20年时间,便完成了世界先进国家用100年才能达到的制造业水平。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巨头企业。

  以华为为例,其手机在欧洲以及非洲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日本所有手机生产商总和。我们已经具备了与日本同等竞争的能力,更不应缺位的是与日本竞争的心态。然而遗憾的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等观念尚且没有被逆转。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工业硬基础做支撑,更需要中国人有笔直的腰板站起来“发声”。

  在过去的两年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先后卷入森友学园以及加计学园丑闻,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而在过去几年里,作为日本制造做重要的品牌代言人却遭到了其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诚信危机,几乎就在同时,日本制造业也多次爆出危机,无论是巧合还是注定,对于神话了的日本都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恰恰是一个给中国制造打气的好时机。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