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学者呼吁印度避免与中国冲突 把重点放在经济上

2017年08月29日 12:26 参考消息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8月28日刊登题为《印度和中国需要某种竞争性合作,而非公开的冲突》的文章,作者为联合国负责亚太地区的前助理秘书长阿贾伊·奇伯。

  文章称,尽管中印经济和金融关系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边界问题仍未解决。随着强大的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区、南海及东海宣示自己诠释的主权,两国边界问题甚至有所恶化。

  ▲相关报道截图

 

  中印两国都会在公开的冲突中失去很多东西。在致力于2030年前使经济总量从2.5万亿美元增长一倍至5万亿美元之际,印度需要把重点保持在经济发展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但目前正凭借其“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投向国外,因此需要印度的合作。在国内不断上升的民族主义的助推下,公开的冲突还可能让众多对中国的日益强势感到担忧的国家抱团。

  中印贸易已经有了巨大增长。两国贸易额在2001-2002年度还不到20亿美元,而在2015-2016年度则超过了700亿美元。但是中国500亿美元的巨大贸易顺差反映出印度的竞争力缺乏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被动贸易和错误的汇率政策。

  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大多是原材料——从2010-2011年度起一直在下降。但是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产品和重型设备——却迅速增加并超过了600亿美元。这对中国而言无关紧要,中国的全球出口额在2.3万亿美元左右。但是由于印度准备迅速发展,它可能会被排除在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之外。

  由于一直无法实施劳务和土地领域的第二代改革,印度的经济增长已经放慢。不断上升的不良资产使投资减速。一次拙劣的废止货币行动也伤害了经济增长。新的商品和服务税曾给人们带来某种希望,但是复杂的结构和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已经削弱了其潜在的好处。

 ▲相关数据显示印度重要经济指标全面下降,这似乎预示着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阵痛期”。(法新社)

 

  印度最近对93种中国进口产品——大多是在钢材行业——征收了反倾销进口关税,并且正考虑在电信和电力行业实施进一步的限制。这些做法被某些人视为中印之间即将到来的贸易战的迹象。气势汹汹的民族主义姿态可能变成一种向下的螺旋,这将对双方都构成损害。

  文章称,印度必须在避免公开冲突的情况下设法以某种方式对付强势的中国。

  中国也必须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它无需动用士兵、金钱和专门技术就能够在印度赢得巨大胜利。某种形式的竞争性合作将是两国今后的出路。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