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增派战地记者赴前线 强化中方声音

2017年04月27日 13:58 观察者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英媒: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奔赴前线 强化中国声音

 “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奔赴前线”,《环球时报》援引英国《卫报》26日文章, 讲述多名中国驻外战地记者的故事。

  文章指出,自2008年起,中国为了加强对外宣传和战地报道,对官方媒体投入200亿资金,使其声音传递出去,一场东西方话语权之争就此开始。

  外媒质疑中国的战地报道传达“官媒”声音,需要符合中国立场。一位曾赴加沙报道巴以冲突的中国记者表示:“我们只是报道我们所看到的。”另一位曾多次前往中东动荡地区报道的中国记者则毫不讳言:“当然,与西方记者的报道一样,我的报道也‘注入’了中国利益。”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图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袁文逸,多次奔赴前线报道。

 

  原文摘编如下:

  2012年11月,以色列发动代号为“防卫之柱”的军事行动,空袭加沙。年仅24岁的新华社记者陈旭(音)奔赴加沙。当陈旭沿着以色列4号告诉公路要初尝战争体验时,陈旭觉得是儒家哲学令他心情平复。

  当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威胁,以色列的空袭是给自己打开“地狱之门”。陈旭表示,他经过埃雷兹(Erez)检查站时,已经意识到”加沙正起火”,但他却“感到平静”。

  2012年11月,以色列空袭后,陈旭在加沙地区的废墟中

 

  被誉为中国首位战地记者的胡石庵,1911年报道了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自那时其到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冲突中报道的中国记者凤毛麟角。

  但如今,中国战地记者深入战争冲突地区,从伊拉克的摩苏尔到叙利亚的米苏拉塔,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致力于将中国的声音传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写过关于中国战地记者一书的张世新(音)指出,中国记者奔赴冲突前线始于20多年前,当时北上广的媒体开始向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冲突现场派遣记者。

  2008年,中国宣布向新华社、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官方主要媒体投资200亿,致力于将信息传递出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黄有义当时表示:“东西方的冲突应该被世人所知。”

  民营报刊和电视台也纷纷加入,希望借此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2011年,数十名记者涌入利比亚,目睹卡扎菲的倒台。据说对这一冲突的报道,是中国战地记者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批外派的新生代中国战地记者年轻、受过良好教育,以男性为主,也有一部分女性。

  现年29岁的陈旭就是其中之一。陈旭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2009年在新华社开始工作。2010年,“阿拉伯之春”开始的前几个月,编辑要求他去开罗,但他表示自己想去前线报道。2011年2月,陈旭加入新华社拉马拉(巴勒斯坦临时首都——注)2人团队,为中国和世界观众报道巴以冲突。

  陈旭成长于杭州东部的宁静小城,他还记着,当看到加沙200万居民被挤进地中海沿岸27公里的一个“大监狱”时,他感到巨大的震撼,要知道“加沙地带比北京海淀区还要小”。

  他出国后的第二年就首次体验了战争,他表示,当时准备不充分,“连拍照都不怎么会。”

  陈旭记录了8天的“防卫之柱”军事行动,死亡人数约170人——包括6名以色列人和167名巴勒斯坦人。

  他参加了一个小孩的葬礼,并赴加沙最大医院拍摄了一个遇难家庭——一对父子在以色列空袭中失去了9名亲人。

  陈旭和库尔德武装人员合影

 

  有一个下午,陈旭与两名巴勒斯坦记者聊天,但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去世了,他们的汽车被以色列的导弹击中了。陈旭回忆,“连尸体都看不到,只有灰烬。”

  袁文逸是这一代中国战地记者中少数的女性记者。袁文逸曾主动请缨报道利比亚冲突,并前往乌克兰和叙利亚战场报道。袁文逸表示“我的眼睛帮助我的观众目的真正的战争和冲突”。

  张世新表示,中国新生代战地记者和西方同行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中国记者还承担着一种“政治角色”,报道需符合中国对世界事务的立场,“他们必须符合外交政策。”

  陈旭对此表示:“我们只是报道我们所看到的。不同于其他同龄人,我见过大场面。我不仅看到北京的生活,也看到了全世界的现实生活。“

  另一位曾多次前往中东动荡地区的记者则表示:“当然,与西方记者的报道一样,我的报道也‘注入’了中国利益。”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