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称俄因克里米亚危机转向东方 助中国东北经济脱困

2017年04月10日 14:23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4月8日刊发题为《俄罗斯能拯救中国东北经济吗?》的文章称,随着克里米亚危机推动俄罗斯“转向东方”,它将开辟一条通往中国东北的新渠道。

  文章称,曾经是中国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近几年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自2013年以来,东北三省平均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

  出了什么问题?普遍的看法是,制造业为导向的经济结构使东北太过依赖外部市场。这一情况从2011年开始变得显而易见。从那年开始的经济衰退显著降低了市场对钢铁、水泥和煤炭——这恰恰是东北经济的支柱——等产品的需求。

  这可以对东北经济急剧下滑作出解释,但起先是什么导致该地区的结构性失衡?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东北的大部分制造企业是国企。不管管理多么糟糕和赤字多大,它们大部分靠着政府的投资活着。私营部门和服务业尽管是中国东北经济的真正可持续增长点,但在市场份额和吸引投资方面都无法与国企竞争。

  文章称,虽然存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看到切实的进展。随着克里米亚危机推动俄罗斯“转向东方”,它将开辟一条通往中国东北的新渠道。

  2015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该自由港包括俄滨海边疆区15个市(区)和远东南部沿俄中、俄朝边境和日本海沿岸的所有重要港口。自由港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远东的区位优势来提高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

  作为这项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拟修建两条国际运输走廊。这两条走廊到2030年将为俄罗斯国库带来约17亿美元(约合117亿人民币)的年收入。但北京获得的好处更多,因为这两条走廊将把中国内陆省份黑龙江和吉林与日本海几乎直接连接起来。第一条走廊是从哈尔滨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纳霍德卡港和东方港,第二条走廊则把长春与扎鲁比诺港连接起来。

  文章称,眼下,黑龙江和吉林的产品要经由一条长620英里(约合998公里)的拥挤铁路线运往渤海湾,再出口海外。时间和金钱成本使中国东北的过剩产能难以向该地区以外转移。在这两条国际运输走廊的帮助下,这些成本将大幅降低。不仅如此,一旦通过日本海与中国南方主要港口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将能够融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其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两国政府和企业去年开启了有关两条国际运输走廊的正式谈判。一家管理该计划的中俄合资企业也正在组建中。负责远东事务的俄副总理尤里·特鲁特涅夫频繁地与中国政治和商业领袖会晤。这不是负面信号。如果走廊的建设畅通无阻,这将缓解中国东北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而为东北陷入困境的经济带来新的光明。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