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俄国家战略深度对接 美国人会抓狂吗?

2016年06月24日 19:10 综合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独家高端智库特约之: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GSAC)

  原题:普京又来中国了,美国人会抓狂吗

  作者:风起青萍

  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6月24日消息,本月25日,俄国总统普京将访华。也将一如既往地签署诸多文件,除了航空、高铁、农业、航天、军事等领域之外,最大的看点是中俄双方的大区域经济对接项目的具体措施,即“大欧亚伙伴关系3.0版”的内容。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围绕中俄大区域合作及对大国关系的未来影响、中俄国家战略的深度对接以及中方“一带一路”与俄倡导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走向等问题,写一点看法。

  一、 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战略解析

  1、 俄地缘政治困局与经济困境,只有“东向走实”可解

  自美国将海上反导分别前推部署到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开始,此问题就成为长期激化美俄的战略矛盾,而北约不断东扩、乌克兰危机定时引爆、叙利亚战乱长期化为标志,战术得利而战略失据的俄国被美欧全面制裁,使得俄经济雪上加霜,战略腾挪空间被压缩,来自西部的军事压力就愈来愈大,自此美俄、美欧关系进入了长期冷冻期,而且短期美俄关系不会有大的改善。

  为改善俄总体战略环境与重振经济,俄国曾在不同阶段分别提出“北南走廊计划”、 “欧亚经济同盟”、以致当前的“大欧亚伙伴关系”,中间曾几经周折改头换面,直到与中国“一带一路”相遇才真正可能修成正果。而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与丝路基金,以及在俄国困顿之下对其的战略支撑之表现,本身既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互为大后方的真正内涵,也是两国长期战略利益的最大契合点。

  对俄国而言,普京“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新提法,意义与之前的北南走廊计划、欧亚经济联盟计划有较大不同,可称之为3.0版的俄国战略经济规划,其背后,现实地缘政治困境与经济发展预期、培植国力、与华战略深度融合是俄国的主要意图。

  2、 回溯“欧亚经济联盟”的前世:先看看俄国当年的“北南走廊计划”

  这是新世纪伊始俄国的1.0版,还在美国的“新丝路计划”之前俄国就提出的方案。该经济走廊的主要内容是:将印度西海岸港口与伊朗阿巴斯港连接(这是在巴国后来“不参加”的情况下之修改案),通过铁路运输送到伊朗的里海沿岸,再通过高加索国家进入中亚、俄国直到欧洲地区。

  这个计划,从南亚-西亚-高加索-中亚-俄国-欧洲的先海后陆、再由陆下海、最终上岸的“海陆联运”货运通道,计划倒也很丰满,也很宏伟,但很折腾。包括了俄国(坐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南亚国家连接中亚及南高加索直到欧洲。可是它的命运或许比美国人当年的“新丝路计划”更糟:美俄计划的相同点都是“能源南下、商品北上”,排他性的思维决定了美俄计划最终各自“千秋”。

  原理看,这是俄国带头大哥搞的“拉郎配”,伊朗受困于伊核问题因此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巴国直接不看好,印度起始也不积极。另外看看这个“走廊”,其“装修与建筑”之协调水平,本就没什么经济前景,所以一早就基础不牢四处漏风。

  首先,这是俄国出于与美国相同思维指导下的排他性的经济战略产物,这就决定了其政治层面的风险;

  其次,资金不到位、各自心思重,十年修修补补等于集体“踏步走”;

  第三,最聪明的还是伊朗和巴铁。伊朗人一早就冷眼旁观,退出的巴国则是因为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美俄双方计划都与中国相冲突”。。。

  第四,印度与巴铁巨大的战略死结,使得这件计划“穿越巴铁”的陆上战略风险导致连印度都直哼哼。而印巴关系的改善乏力决定了此陆上计划的必然夭折。

  后来某一天,印度忽然脑洞大开积极与俄运筹这个不断“下海上陆”的海路方案,甚至连伊朗境内的道路设施都主动拍胸脯愿意“包圆”了,但是时移世易,回头看双头鹰却手持AK47全神贯注于西门篱笆安危,一脸凝重且面露菜色。

  3、“欧亚经济联盟2.0版”的出台

  2010-2011年,俄国似乎已经抛弃了“北南走廊计划”,另起炉灶搞了个“欧亚经济联盟”,即以俄白哈三国为基础的2.0版(加上后来的中亚三国共六个),大家捆在一起建立类似欧盟的“独联体经济体”,意图建立涵盖1亿七千万人口的“三流”(资金、人口、物贸)大市场。

  客观的说,无论是北南走廊计划还是欧亚经济联盟,俄国均有地缘政治与经济整合的思维。区别是2.0版本从“北南走廊计划”里汲取了教训,收缩了盘面、降低了风险因素,先图恢复俄对于周边地区(主要是独联体国家)的战略主导权与经济整合先手,从2010年之后加快整合看,成效还是很大的。

  去年5月普京访华时,中俄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确认了相互支持与建立工作小组并启动协议谈判。

  从此版本开始,俄国终于主动与中国的“一带”谈判对接--这样显得块头大、筹码多。客观的说,这个还是较为现实,因为只有合力与中国“一带一路”积极对接才能搭车得利,而“集体搭车”与单独与中国谈判显然是不同的。

  深层看,这是俄国在“利益最大化”下最终认清形势与中国合作的正确之举,虽然还存有私心与幻想,但是在大方向上得到了中国的理解与正面响应。(但是,并不代表中国完全认同它的“原始设计”)

  4、目前的“大欧亚伙伴关系3.0版”反映了俄国的“新思维”

  从俄方的表述看,这个3.0版的计划,是在WTO框架下的“欧亚经济联盟”6国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以及与俄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或组织,甚至不排除TPP/TTIP国家成员参加。

  我们分解下看。

  --国际贸易规则下的开放性经合框架

  --中俄双方已达成的战略对接协议范围

  --前述俄国首倡的“北南走廊经济计划”所有成员

  --未来域内外国家

  几天前,从普京总统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会议上的部分表述来分析,可以看出此3.0版本新计划几点新颖之处:

  首先,对俄有极大的战略利好,且在国际贸易规则上具有最大限度的法理性与包容性,而非美国TPP/TTIP拉帮结派的排他性。

  其次,计划“分阶段建设”的3.0版,以俄中为主,先期就已经涵盖了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中亚国家、独联体各国、中东欧国家。此一范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正是麦金德、布热津斯基反复鼓吹的世界岛之心脏地带,除中东、西欧之外几乎涵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它完全体现了中俄的战略契合,也符合中俄利益,如果以此为分水岭,中俄各自的整合范围可能开始逐渐趋于“利益重合”。

  第三,长期看,吸引欧盟、亚太各国参与,实施对美国的TPP/TTIP的“定向破功”。以此观察,中俄下步必然是在欧亚大陆建立更大范围的“全面经济伙伴合作计划”。

  第四,其范围再次囊括了“北南走廊计划”所有国家,不仅使得俄此前的计划“换了个活法”,从而为以后南亚中东战略布局预留了先手,而且将之纳入了更大的新局。

  二、 中国对于中俄大区域合作持开放姿态,但是取舍之间应“有度”

  1、俄国懂得“形势比人强”

  俄国的新计划3.0版,对俄国而言是个终于成熟的庞大的经济战略计划,中俄两国此前也会在外交层面有沟通协商渠道,中国的“一带一路”之“一带”已经开始在中亚、南亚、中东欧迅速推进,这一局面的快速形成反过来或许催生了俄国新计划的出台。

  以前在“北南走廊计划”上,俄国的地缘政治考虑似乎占据主要因素。相比叙利亚这个前哨对于俄国地中海存在的意义,俄国对于印度洋的长远兴趣相信更大,但是最后1.0版的结果得出了另外感受。此后在俄国“欧亚联盟计划”与中国对接问题上,俄国一如既往地部分延续了中俄石油马拉松谈判的翻覆手段与患得患失心态。

  对于中国经济与影响力不可阻挡地进入中亚,俄国是另有一番滋味的,但在大势之下,俄国看出了合作才能互利,因为自身除了军事之外,各个方面均被中国甩出了十条街以上。另外就是俄国占据了欧亚地利之便,而这个“地利”在当今国际化背景下已经不复有当年阿拉伯人的坐地收金之大利。在俄国经济多年来人口、油价、经济低迷之下,现实的急迫性就恰好应了俄国首任联合国大使卢金的预言“过去俄国虽然落后于欧洲,但却自认为比亚洲先进。但从那以来,亚洲发展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发现自己不再处于”现代化的欧洲“和”落后的亚洲“之间,而是处于”两个欧洲“之间的一个奇怪的‘中间地带’”

  --这算是麦金德早期“心脏地带理论”的自我解嘲吗?

  2、经济整合主导权,中俄要有双赢思维

  普京当政以来,在中俄关系多年来的历程中,在联合国、叙利亚、乌克兰、两核等国际重大问题上,中俄均有默契与有效合作,近几年来双边合作也更加提速,一系列重大协议得以达成,不仅将对方视为外交首位,而且在战略层面成为事实上的“准盟”,这一切,为中俄关系建立了稳定的、良好的基础。

  中俄之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是双方的经贸水平与两国战略合作关系“不成比例”,因此,如何从两国经济层面扩大乃至整合欧亚核心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对接战略,应在中俄之间达成最大的共识基础,而这与中国同样西进欧亚地区的“一带”经贸合作战略,表面看似乎本身存在着争夺地区经贸发展主导权的矛盾,但是如果要提前预防中俄对相关经济区域主导权的争夺,就应该提前在中俄间建立更高的“中俄合作伙伴新机制”或“大欧亚伙伴计划”框架来管控与整合,另外,中国要善加利用上合组织各项功能来为中俄双方加一把“安全锁”。

  新伙伴关系不代表双方在各自所有利益上完全一致,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求同存异”,这个最大公约数在于双方于谈判中相互利益点的契合,从中俄近年来各项协议的分别达成历程看,可以找到这个利益共同点。

  当然,时至今日,只剩一张核牌的俄国,“东向”走实尚需更大诚意。

  3、中俄利益之分野与中国利益能否最大化

  我们可以先从“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衔接原理看。俄国希望通过发展独联体区域经济合作,发掘出前苏联国家共同拥有的经济基础之潜能,在能源资源输出的同时也能提升更大的贸易与投资以及市场化水平,这在客观上对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大欧亚计划3.0中,最大难点可能在于南亚(主要指印度),而所谓“中国利益能否最大化”,事实上已经与俄国共同拓宽了经济合作视野,更准确地说:无论印度是否响应这个计划,中俄都会持续推进之,即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如果印巴伊等南亚西亚国家加入,则上合扩容就成为现实必需,大家“集体转正”或是选项,这个可能性较大。俄国如此热心地希望加入三国,除了加大自身权重,意图还要再看。但是从中国角度看可以考虑缓行,原因有二。

  1,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以及孟缅中印四国经济走廊始终疑虑重重而搁置,但中印真正的战略互信达成这应是个前提。

  2,中巴经济走廊早已先期如火如荼展开(即中国“一带”之南线重点),换句话说,如果印度不上末班车,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抱残守缺作茧自缚,那么自家西出、北向就均被挡在中巴国门之前,被“屏蔽”的滋味一定不爽,那就只好在半岛玩“四季计划”,--这绝非虚言。

  三、 “大欧亚伙伴关系”对中美关系会有冲击吗

  1、中俄区域经济关系的任何进展,都与美国人无涉

  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网络媒体上唱衰中俄关系的一些人,被事实不断反抽。

  这些另类言论,从诸如俄国狼子野心,夺华领土、到诸多历史争端不一而足,却无一例外地意图挑唆中俄战略合作大局。

  美欧20年前,起始并不看好中俄相互猜忌的关系,长期对中俄合作袖手微晒,但后来却越来越笑不出了,如今只怕笑容已经僵在脸上。中俄从当年的苏27破冰、初级边贸到如今的大规模全方位深度合作,其势头依然不减,直到现在可能即将启动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这对于美国的冲击自然是重大的,而这一切始作俑者正是美国人的首功。看到中俄战略伙伴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国心里想必极为不爽。

  但是,“我就喜欢看你对我不爽,但却奈何不了我的样子。”

  2、中俄的“大欧亚伙伴计划”,会成为倒逼美国吐利的一件战略利器

  中俄伙伴关系携手前行的战略底线,在于中美、中欧关系不被完全破坏,反过来看,中美中欧关系也不能以牺牲中俄关系为代价。

  因此,在中俄正常的伙伴关系互动与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寻找最大的利益均衡点,更重要的是形成并维护中国与这“三对重要伙伴”的战略关系并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或者称为方向不同、层次不同但各自利益点持续深化的重合状态。这样“长期化”的结果,就是我方与各个关系始终处于螺旋上升态势下,如此,即使一对关系出现重大危险,也会因双方、或多方利益深度交相融入之因素而可能化解,而且在当今各方战略态势下,中国蕴力薄积而后发,明显占据很大优势。

  以中俄“大欧亚伙伴关系”为例,中俄本就是欧亚大棋盘上的历史大玩家,无论合纵连横这一点却从无更改,在国际化与多极化背景下,双方国家利益交集与领导人个人魅力均交汇于漫长历史的这一瞬,实在是奇观。

  那么,美国人会敏感吗,他们会有何动作吗?

  他们是否敏感且不谈,我们却不要太敏感。毕竟对手多年来对中俄早已使出浑身解数(包括上不得台面的)尚不能消解自家颓势,而今日中俄联手开了大饭店,何须担心大肚客?

  这个话题,放到下一个问题深谈。

  四、大棋局上“三个半”对手多方博弈,中国“势”为第一

  1、欧亚大棋局上,“三个半”大玩家:中美俄、欧盟只能算半个

  在美国战略导师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的观点看来(尤其是后者在乌克兰之局中的“四点建议”中)是要通过威逼把俄国纳入西方轨道,而后集火对付中国。但是通过两年多来的俄国应对看,明显普京不吃这一套,即使战略环境险恶也不肯屈服。对于中俄互为“战略大后方”的现实,美国人初始设计失败。于是导师们转换思路,已经在考虑如何把中俄纳入自己设定轨道。

  布尔津斯基的眼中的“世界新秩序”是这样的:(也是很可能实施的)

  --在美国实力无法维护全球主导的现实下,应以美国为首建立新的“世界均势”即建立美俄中新三角(单极与多极格局主张之间的“新三角格局”),而后带领泼皮“联众斗地主”再分拆中俄使得一家与自己“完全合作”;

  --美国在远东与欧洲针对中俄之布局绝不收缩。远东与东欧设局分别困中俄于亚欧大陆两翼(画地为牢),择机将中国“七版块”或将俄国“砍三段”,(美国战略之理想状态)其间邀中俄“进入中东”即陷于沼泽;

  --设置与营造“中东黑洞”(战乱与暴恐)为美国世界新棋局中之“关键棋眼”:三国共商中东事务(包括多方)为美国中东利益火中取栗(解套),因为这是美国理解中的大家的共同“利益攸关区”,而且大家同涉浑水在中东乱局中可相机为中俄设置矛盾争议或引发两国与穆斯林国家势力的矛盾。

  综上,美国势力的衰落现实状况,已经是连自家教师爷都看的清楚,部分与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川普重拾“光荣孤立”之治国理念有重合,但是要想付诸实施,只有待川普当选后再次聘为安全顾问了。

  美国联合三心二意的欧盟,未必能达成制衡中俄之目的,而联合中俄之一家,却认为基本能达成全球战略目标,因此,分解中俄已经或即将成为美国说不得的要旨。那么问题来了:导师爷们的新设计,是可行呢还是痴人说梦?--要说美国人看不透俄国,有点不相信,但是要说美国人明白中国人的中华文明基因,真的难为他们了。

  美国认为欧亚大陆不能出现主导型的国家,更别说同时出现两个了。现在恰恰是欧亚大陆两端同时出现中俄,这种情况却是它无力同时对付,于是在战略犹疑取舍不定之下、在中俄抓住“战略机遇期”紧固关系之后,美国人终于基本确定了:先重点打击俄国。

  中俄在欧亚大陆棋局布下的“一字长蛇阵”,历久弥新而愈加圆融,双双借力且首尾呼应,战略上则多头出击,密切分工。使得美国这个超强在多极持续冲击下难以同时应对。今日的中国战略也将围棋“势”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引用笔者多年前的观点:“。。。。如果这种情况出现,那么以中俄为核心的上合彻底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打造世界岛两强融合新格局相抗美欧日,或许会达成西自东欧、高加索、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一线,东到中俄远东地区、中朝一线的超级陆上一体化联盟,从而形成中俄背靠背相抗美欧日集团的国际政治安全新局。”

  2、历史印证下的“国霸必衰、好战必亡”规律

  我们把世界大棋局转换到2300多年前。战国七雄的首霸是魏国,被六国共尊为强国。而穷兵黩武的魏惠王在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居然能把大好国家干成一个“破鼓众人锤”的烂摊子。

  魏秦少梁大战,弱秦惨胜,由此引发国丧、孝公继位、商君变法三件大事。矢志报仇的秦国在变法初期只有区区200万人口,少梁大战中甚至紧急征兵三万尚不可得。在孝公、商君治国下,抓住难得之战略机遇期,韬光养晦,在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变法使得六国眼中的“弱秦”成了天下一等强国,人口超过600万,秦国新军5万锐士战力在收复河西、函谷关、离石要塞的战役中展现了无坚不摧的强大的进攻战力,大破魏军步骑14万,其时秦国征兵40万早已不在话下,此一战迫使强魏自安邑迁都大梁以永避秦国锋芒。自此,终孝公一代,秦国平定西陲,收回函谷关天险,西据黄河,东望山东六国,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再看魏国,利益集团把持朝政,君主无道,对外以霸主自诩,不断奉行干涉主义进攻山东诸国,终于在魏韩中原大战中为齐国孙膑两次击破,分别败于桂陵。马陵道,自此魏国一蹶不振,并在河西大战中几乎覆灭,此后战国一百多年,魏国再无翻盘机会。

  当年的中原大棋局印证今日的世界大棋局,看看历史的教训,当以秦国富国强兵为要,而魏国坐拥地利却将一个大好强国毁于一旦,是否值得美国人反思?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